-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明和諧與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066327
- 條形碼:9787308066327 ; 978-7-308-0663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明和諧與創新 內容簡介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其在全球化時代的創新,也是本次論壇關注的重要內容,有多篇文章討論中國文化的自身特點與內在矛盾,探尋它對世界文明的可能貢獻及其在當代復興和創新的出路。
**,中華文明涵蓋廣闊,是世界上的主體文明之一,它有自己豐富的歷史資源和現實基礎,也從各方面受到世界文明的深刻影響,是在不斷自我反省、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在與世界其他文明對話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文化,特別是其中的儒學,主張倫理孝道、天人和諧,它為今天構建和諧社會、追求文明和諧提供了許多思想資源。和諧是創新的至高律法,也是個人幫社會生活的*高理想。因此,中華文明的不斷創新不僅是自身發展的要求,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中國文化在當今時代復興的可能與出路。中西方文明之間的關系是既有差異沖突,又能共存發展。一些文章具體探討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特別是儒家和基督教在基本信念上的差異。全球化給中國文化的自我反思與復興帶來了挑戰和機會。但中國文化包含著許多內在矛盾,要求我們既要有文化上的主體意識,發掘其中所具有的普遍意義和特有價值;又要在貫徹普世價值與重視中國社會的特殊性之間,在發展科學技術與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之間,建立必要的張力;更要善于吸收西化文化和其他各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給它新的詮釋,在當前人類面對的*大課題即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上,為世界文明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三,西方學者正從多方面來思考當前其面臨的文化危機,以適應全球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尋求文化的未來發展。
文明和諧與創新 目錄
當代中國文化的內在沖突與出路
中國文化的一些特點及其對世界可能的貢獻
關于儒學復興的思考.
儒家和諧論:兼論全球和平的六層次
中國的世界責任:以“天下人”的立場觀“天下”
《文明的;中突?》再反思
“文明沖突”還是“文化盟約”?
跨文化交往和世界文明共同進步
救世理念與歷史唯物主義
和諧與創新
復雜的文明
變革中無法抹去的影像
如何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
文明和諧創新之路
建設一個多元文明的社會:一個西方的觀點
不同文明間對話的模式:一種有效對話的先決條件.
基督教面臨挑戰的拓撲分析
宗教多元論與社會和諧
上帝之眼、法與公私之辨
文化與人權
在民族心智與文化差異之后
詮釋學視野中的創新與傳統的悖論及其和諧可能性
公民權與正義社會:羅爾斯公民觀念的當代意涵
一種與全球化相呼應的政治哲學
全球社會中的公民教育
普遍領域和個體領域的必要結合:權力和感覺
試論章太炎對現代性的反思
現代社會宗教和諧模式的個案:香港宗教界之動態與關系
文明和諧與創新 節選
中國文化的一些特點及其對世界可能的貢獻
一、我們面臨的復雜局面
人類生活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轉折。這和過去從狩獵轉向農耕,從農耕轉向機械生產,從機械生產轉向初期信息時代,都是完全不可比擬的。首先是軟件和計算機革命、全球互聯網、移動通信革新(海選,群發集會,博客,一般大眾可以向任何人發言,在某種意義上成了自己意愿的主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大超越了過去所受的時空束縛;特別是新一代人的成長脫離了繼往開來的代際傳承,他們在網絡的交互影響中長大,自我成長。我們不懂得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會對我們的未來深感迷茫。
另一方面,由于生物工程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人甚至對他自己的血肉之軀的存在前景也迷惘困頓。生命本是宇宙大化千百萬年的亙古造化,但是,現在可以通過轉基因、干細胞、克隆、體外受精等人為的手段復制、改變、優選。人存在的意義、人性的自我定義都受到了根本的挑戰,也就是說所有關于意義的領域都將面臨沖擊。
還有納米技術,*終使人類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縱單個原子和分子,開辟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新層次。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