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難得糊涂里的大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9470
- 條形碼:9787515829470 ; 978-7-5158-294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難得糊涂里的大智慧 內容簡介
難得糊涂里有大智慧。一個人越早明白糊涂于人生的意義,就越早坐上開往春天的列車。 糊涂是明白的升華,是心中有數卻不動聲色的涵養,是超脫物外、不累塵世的氣度,是行云流水、悠然自得的瀟灑,是整體把握、抓大放小的運籌,是甘居下風、謙讓豁達的胸懷,是百忍成金、化險為夷的韜略。其實“糊涂者”哪里是真的“糊涂”,他們只是因為看清了、看透了,明白與清醒到了極點,在他人的眼里才成了“糊涂”。
難得糊涂里的大智慧 目錄
“糊涂”一點也挺好
“健忘”是一種福
嘗試一次“聽不到”
看透而不說透
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二章 “糊涂”有時是一種人性回歸
不刻意,不精心
活得累,只因不夠“糊涂”
一分“糊涂”,一分灑脫
該糊涂時就糊涂一些吧
“糊里糊涂”的人受歡迎
生活四大“糊涂”法則
糊涂的高明之處
處處精明不如難得糊涂
第三章 糊涂些,會悠然自得
千金難買我高興
多為自己找歡喜
糊涂地笑對生活
裝糊涂有時是一種高明手段
交友“糊涂術”
第四章 生存之本是隨其自然
“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
習慣失去,隨遇而安
得未必得,失未必失
亦此亦彼、互相依存
看破生與死的區別
返璞歸真的莊子哲學
正確對待失落
保持平常心,別患得患失
不要過于看重得失
第五章 “舍得”之中有真味
因為珍惜,所以放手
放下是為了拿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減省幾分,便超脫幾分
舍小救大,屈一伸萬
貪慕虛名容易迷失自我
扔掉多余的行李,輕松前行
……
第六章 破除執念,擁抱糊涂
第七章 低姿態方為高境界
第八章 難得“糊涂”的生活哲學
第九章 玩轉職場的“糊涂功”
第十章 練就一口“糊涂口才”
難得糊涂里的大智慧 節選
《難得糊涂里的大智慧》: 什么是得?得到嬌妻是得吧,但是在你得到的同時,意味著你要失去單身時代的無拘無束。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得吧,但是也意味著你失去進入其他更好工作的機會……世界上任何一個得到,必然伴隨著失去。同理,世界上任何一個失去,也意味著會重新得到。其實,得與失之間是亦此亦彼、互相依存、互為轉換的關系,“塞翁失馬”寓言中,已經對此作了形象的展現。然而,生活中不乏有人看不透徹,想不明白。那些自以為精明的人*容易患得患失。患得患失的人不僅為失而痛苦,還會為得而憂慮。失去了官位會痛苦,而得到了官位也未必開心起來,他們會為如何保住官位而憂慮,或為再往上走而傷神。這種人處心積慮、挖空心思,甚至巧取豪奪,整天生活在這樣的心態之中,即使*后官做得再高、財產豐富,也沒有什么生活的高質量? 人的情緒與行為很容易被得失所左右。人的一生,總是在不停地經歷得與失。得到自然高興,失去就會難免悲傷——這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但深諳“糊涂三味”的人,是不會輕易為了得失而費心費神的。 羅君從高中起就一直暗戀同學周艷,在他青春的日記上,有太多關于周艷的文字。他簡直無法想象自己如果不能得到周艷,以后的一輩子會如何度過。他得到了嗎?沒有,在大學畢業的那年,羅君向周艷坦言了自己的心事,卻遭到了委婉的拒絕。羅君感覺天快要塌下來了。天真的塌了嗎?肯定沒有,十年后的同學聚會上,羅君一家三口和周艷夫妻兩人相聚了。他們各自有了自己幸福的家。 類似羅君的經歷,我們不少人一定也有過,曾經那么地深愛一個人——比如初戀,認為對方是如此攸關自己一生的幸福。但初戀又有幾對能成的?不能成的,大家不還是照樣該幸福的幸福嗎?該找自己夫君或妻子的找夫君或妻子。而那些從初戀如愿走向紅地毯的幸運兒們,后來不是也有幸福的也有痛苦的嗎? 人會記得自己在兒童時代因為丟失了一個漂亮的鉛筆盒傷心哭泣,少年時為一場球賽輸了而徹夜難眠,青年時因為失業痛苦異常。這些事情,在當時的自己心中是何等重要!但事過境遷后的今天,也許你會發現那些事情其實都不怎么重要。所以,當你在成年后再次遇到“很嚴重”的事情時,你會努力告訴自己:沒關系,這事沒有那么要緊,就像我小時候丟失的文具盒或看一場輸了的球賽一樣,并不會對我人生造成多大的影響。這樣一想,心里就豁然開朗了。反過來看,當你突然得到一個驚喜時,也不必過于高興,因為,得到的也許就是兒時類似的鉛筆盒而已。 人一旦想通了,再遇上什么得失就會不怎么放在心頭了。民國時期著名的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曾說:“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的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是他在追求陸小曼時說的話。他得到了陸小曼,但為了滿足陸小曼奢靡的生活,他頻繁地往來于南北授課,*后將自己34歲的生命獻給碧藍的天空——他死于1931年的飛機失事。他終于輕輕地從陸小曼的身邊走了,正如他輕輕地來,輕輕地揮手,沒有帶走陸小曼身邊的一朵云彩。 看了上面這個小故事,我們難道還不明白得與失的辯證關系嗎?徐志摩得到了陸小曼,但他的生命因陸小曼在風華正茂中凋謝,這到底是“得之我幸,還是不得我命”呢?我們不知道答案,亦此亦彼、互相依存,大概是更好的答案。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