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153517
- 條形碼:9787504153517 ; 978-7-5041-535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 本書特色
本書是孟繁華老師給廣大教師提出的要求——請賞識你的學生。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愛,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賞識和喜愛優等生是每個教師都能輕而易舉做得到的,但是,面對數量更多的“中等生”甚至“差生”,如何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他們信心,賞識并關愛他們,是每一個教師的必修課。閱讀本書,不僅幫助智慧地解決教育現場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面對“中等生”甚至所謂的“差生”的各種問題,而且能提升讀者心靈的溫度,做一個智慧的、溫暖的老師。 本書處處充滿了智慧和溫度,又落在實處。有問題有對策,有科學的方法也有無私的愛。
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 內容簡介
一個好的老師,足以廉頑立懦,改變人的一生!對那些自認為拿了一手“壞牌”的學生,教他們用實踐證明壞牌不一定輸;對那些標榜“我本差生”“我們是弱智”的學生,就讓他們把老師難住作為樂趣吧,也不要吝嗇多夸夸他們將來會如何如何有出息;對那些動不動就說“我不能”“我不會”的學生,帶著他們一起來給“我不能”舉行葬禮吧! 全書精選70篇文章,字里行間流露出愛、賞識、鼓勵、支持,教讀者站在學生的視角,站在“差生”的立場,看到每一個鮮活的個體,成為那翅膀下面的風,托起學生,撥亮他們前行的路。
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 目錄
**章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3
一位母親寫給世界的信/7
第二章老師,您聽我說
老師,您聽我說/13
這條小魚在乎/17
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20
新一代書生/23
壞牌不一定輸/25
要幫助,不要教訓/27
第三章每個人都是天才
我以性命擔保她行/33
我曾是智障者/42
每個人都是天才/47
熊家的兒子/51
誰錯了/53
特迪的禮物/55
“老師是一只青蛙”/59
翅膀下面的風/61
信念/64
“我也可以當詩人了”/67
第四章一生的感謝
師恩浩蕩/73
一束鮮花/76
華盛頓先生/79
讓孩子擺脫噩夢/84
報復與報答/93
難忘的八個字/100
我本差生/103
優點單/107
他要感謝那只手/111
幸運的77/113
美麗的回報/117
布倫托老師,您給了我自信/120
我心中永遠的神/124
第五章就這樣被你感動
就這樣被你感動/129
有種水果叫香蕉/133
為“我不能”舉行葬禮/137
關于吻豬的諾言/141
爬行上班的小學校長/143
難忘的體罰/145
老師的眼淚/148
她跪下了左腿/150
遲到的理由/153
特級教師/156
再加兩個蘋果/158
春天在雪花的后面/161
老師無法拒絕美/163
老師的淚/166
粉筆盒里的“特殊獎品”/169
第六章師心深處
老師的懺悔/175
女教師的祈禱/177
臨別贈言/179
大師的學生/182
美麗的歧視/184
從3分到73分/187
寬容讓我如此美麗/190
我們是弱智/193
內疚/196
不會唱歌的人/199
喜歡教書/202
兩毛錢/205
“收服”頑皮老龔/207
開火車/210
特批作文/213
王奕當上了班長/215
沒白背的“黑鍋”/218
“老師不好”/221
四顆紅棗/224
“兵法”實踐/226
第七章恨,鐵就能成鋼嗎?
恨,鐵就能成鋼嗎?/231
誰刺痛了誰/236
不敢忘記/239
難愈的傷痛/241
自尊無價/243
后記
教育的意境/246
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 節選
《賞識你的學生》:如果在幾年前,你問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我會斬釘截鐵、大言不慚地回答:“恐怕在20萬個父親中,你才能找到一個像我這么了解孩子的人!”說這樣的大話是有根據的。在女兒的整個初中階段,我們父女倆之間經常進行有趣的談話,老謀深算的我,常使女兒驚訝地大叫:“怎么我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呀?”女兒進入高中后,我算是領教了什么叫“高考戰車”。每天5點半,她就要起床,自己匆匆吃點東西,6點多就出門了。晚上,我們只有晚飯的十幾分鐘可以聊聊,吃完飯她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關門,做作業直至深夜。我和女兒從容談話的時間急劇減少。我漸漸感到“信息短缺”,以往“特別了解”女兒的信心開始動搖了。事實上,除了議論一下每次測驗或考試的成績,我們幾乎來不及再聊點別的。在女兒上高二時,沒有和我商量,她告訴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報了文科”。我心頭一震,心想“大事不好”,這意味著女兒對自己的理科前景作出了否定評價。在理性上,我是堅決反對中學分什么文理科的(我甚至認為大學本科階段也應該是“通才教育”),誰有權這么早就強迫一個孩子只能學什么呢?憑什么這么早就認定一個孩子不具有多種發展的可能呢?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怎么可能對自己“適于”學什么作出正確判斷呢?我小心翼翼地問女兒:“你為什么這樣選擇呢?”女兒說:“老師說我沒有數學腦子……”這話讓我怒火中燒,一個為人師者,怎么可以這樣摧毀學生的自信呢?“再想想怎么樣?我認為老師說得沒有道理,你很正常,并沒有偏科……”“你說沒用,反正我得選一個!”我默然無語。家長和學生,竟只能這樣屈服于現存的教育制度而毫無反抗的余地——哪怕它是如此荒唐!我讀過不少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深知“評價”和評價的方式在一個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因此,哪怕孩子在某次考試中成績不好,我也總是說:“這沒關系,沒準兒比全對還好,因為錯過的東西印象更深!”但是我也感到,家長的鼓勵對孩子的影響越來越小,因為你不“專業”、不“權威”,孩子做不出來的題,你通常也做不出來;你指導的作文,通常還會被判低分。很明顯,在學校里,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有時我深感恐懼:我幾乎已經完全不了解女兒了——每天能和她有效相處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她一天要在學校待10個小時,要說“了解”,恐怕沒有人能比老師更了解孩子了?墒呛苓z憾,無論是每學期一兩次的家長會,還是學期結束時老師給孩子的評語,都絲毫不能增進家長對孩子的了解。我相信與我同感的家長很多,那家長會實際上就是“動員會”,動員家長與學校一起來給學生施加壓力,無論哪一科的老師說話,都是形勢多么多么“嚴峻”,希望家長“督促、督促、督促”——每次家長會后,都有幾個被點名留下的男人女人,那篤定是沒有好果子吃的……每個學期結束后,成績單上照例有老師的評語,本來就是一個使家長了解孩子的大好機會,可惜,每次都是那寥寥二三十個字,幾乎是年年相同的套話——兩三個詞兒的優點和兩三個詞兒的缺點——有一次的評語絕對是學生的字體,看來老師自己根本就沒有寫評語的興趣,干脆讓學生干部代勞了。有一次女兒回家后很不情愿地告訴我,班主任老師讓我晚上10點鐘給她打電話。我誠惶誠恐地掐著表準點打過去,不出所料,那是一大堆“必須及時改正”的缺點——老師大義凜然,刀刀見血,聽得我頭皮直發麻!女兒問:“老師說我什么了?”我猶豫了一下:“嗯,沒什么了不起的……”考慮到老師對家長說話多少還客氣一點,我難以想象這些話當面對女兒說出來時是個什么氣勢,我不能再雪上加霜。盡管我對女兒很有信心,覺得她是一個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沒有什么必須矯正的缺陷,但她的理科成績確實有江河日下的趨勢,老師對女兒的評價開始影響我。也許女兒真是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也許她真是缺乏邏輯思維能力?也許她學習真的不夠努力?我自己都感到在給女兒打氣時有些言不由衷了。終于有一天,女兒遲疑地對我說:“爸,我厭學了……”“是嗎?”我沉默無語,內心涌起一股可怕的絕望。我明白錯不在女兒,是什么讓她苦苦掙扎到高三,卻突然喪失了自信和學習興趣?她曾是一個多么快樂和不甘人后的女孩兒呀……所有這些,大概就是當有可能脫離這種教育的機會來臨時,我和女兒都沒有猶豫的原因!
賞識你的學生(最貼心的教育藝術) 作者簡介
孟繁華,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入選北京市社會科學“百人工程”中青年學者,兼任全國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研究中心評估部主任,全國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會理事等社會職務。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