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孫常敘著作集中國語言文字學綱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74575
- 條形碼:9787532574575 ; 978-7-5325-745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孫常敘著作集中國語言文字學綱要 本書特色
著名學者老講義。 著名詞匯學家孫常敘先生古漢語語音講義,提綱契領、深入淺出,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孫常敘著作集中國語言文字學綱要 內容簡介
本書為已故語言文字學家孫常敘先生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所授課程講義之整理本,凝聚了孫常敘先生多年的漢語教學經驗,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可惜當年僅有校內油印本,未能廣泛流傳。現重新排印出版,以饗讀者。作者以促進語言的規范化和系統研究為宗旨,將傳統訓詁學與中外語言學理論相結合,對現代漢語語音、詞匯、語法以及漢語、漢字的起源等方面進行了綱領性的闡述,其中既有共時角度的描寫分析,又有歷時角度的縱向剖析,在建國初期的語言學界,可謂是一部拓荒之作。從中亦可窺見建國后漢語語言文字研究之發展脈絡。另外,孫常敘先生的《詞典使用法》由于篇幅較小,不便單行,這次整理也一同收入本冊。該書原為1961年9月吉林師范大學函授教育處內部排印刊行的“吉林師范大學中文函授教材”《古漢語文言詞匯》(后正式出版時易名為《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概論》)之“前編”部分。半個多世紀來,我國的辭書編纂、出版之面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其中介紹反切變讀、四角號碼用法和選取詞義的一些技巧,仍然具有參考價值。
孫常敘著作集中國語言文字學綱要 目錄
**章 我們的發音行爲和記號 7
**節 發音器官 7
第二節 發音行爲和它們的記號 9
一 、 元音 9
二 、 元音的邊界 15
三 、 輔音 18
第三節 元音和輔音的各種配合 29
一 、 輔音化的元音 ——— r 29
二 、 元音後面配輔音 ——— 聲隨 30
三 、 輔音後面配元音 ——— 拼音 31
第四節 聲調 34
一 、 聲隨和陰 、 陽 、 入三聲 34
二 、 陰 、 陽 、 入三聲和 “ 四聲 ”、“ 平仄 ” 34
三 、 北音 “ 四聲 ” 35
四 、“ 四聲 ” 和語意有關 35
五 、“ 四聲 ” 常隨語音變化 36
六 、 輕重音 39
第二章 我們的語言 41
**節 漢語的親族關係和它的方言分類 41
一 、 中國語言的親族 41
二 、 漢語方言系統 41
第二節 東北方言 44
一 、 東北方言的音素特點 44
二 、 東北方言的語彙特點 45
第三節 音變 46
一 、 音變的原因 46
二 、 音變的種類 47
三 、 四呼和音變 49
四 、 元音音變 51
五 、 輔音音變 55
六 、 複音詞的音變 58
七 、 研究音變的意義 62
第四節 語彙 65
一 、 語言是從勞動中産生出來的 65
二 、 我國現在已知的*古的語彙的約數 67
三 、 隨著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向前發展 , 語彙在不斷地增長 67
四 、 隨著社會發展 , 舊語詞被改進或消滅 69
第五節 語法 95
一 、 不是先有語法後會説話 , 而是從會説話就有語法 95
二 、 語法並不是公式 ——— 它隨語言的不同而有差異 95
三 、 語句的發展和詞類的發生 96
第三章 勞動創造了語言 124
**節 勞動身態的語言發展 124
第二節 手勢和手勢語 127
一 、 手勢語和形語 127
二 、 我們現在還使用著的手勢語 127
三 、 從文字裏所看到的中國古代手勢 128
第三節 口勢和發聲語言 ——— 從 “ 音句 ” 到 “ 音字 ” 的發展 136
一 、 語言的起源 136
二 、 人類發展的三個階段 137
三 、 勞動身態和音句 139
四 、 音句的推測 143
五 、 口勢和音字 145
六 、 音字的推測 ——— 中國語原的探究 149
第四章 勞動也創造了文字 180
**節 文字發展的階段 180
一 、 從圖畫到圖畫文字 180
二 、 象形文字和標音文字 181
三 、 助憶物和助憶符號不是文字 181
第二節 圖畫和圖畫文字 182
一 、 圖畫完成在新人時期 182
二 、 借國外的材料作參考 183
三 、 我國的圖畫文字 193
四 、 圖畫文字是氏族社會公有的 196
第三節 象形文字 198
一 、 象形文字的出現 198
二 、 象形文字的種類 200
三 、 象形文字的標音化 ——— 標音文字的胚胎 219
第五章 象形文字的演變 254
**節 象形文字流變圖譜 254
第二節 歷代象形文字 258
一 、 殷墟貞卜文字 ——— 龜甲獸骨文字 258
二 、 殷周金文 261
三 、 戰國文字 265
四 、 秦漢金文 268
五 、 秦 、 漢石刻文 275
六 、 東漢 、 三國石刻文 278
七 、 漢 、 晉木簡 282
八 、 晉 、 南北朝 、 隋 、 唐石刻文 287
九 、 晉 、 南北朝 、 隋 、 唐寫本 289
第三節 書本上的歷代象形文字名稱 290
一 、 古文 291
二 、 大篆 ( 籀文 )小篆 292
詞典使用法目録
緒言 299
**章 查字 303
**節 如何從部首查字 303
第二節 如何從韻部查字 317
第三節 四角號碼檢字法 326
第二章 定音 332
**節 反切的一般方法 333
第二節 定音應以現代漢語語音爲準 343
第三章 取義 353
**節 憑什麼條件選取詞義 353
第二節 選義示例 ——— 查字 、 定音 、 選義的整體關係 363
第四章 幾部舊的古漢語文言詞典 403
**節 舊詞典的類型和詞的關係 403
第二節 綜合性的古漢語文言詞典 407
第三節 以單音節詞爲主的古漢語文言詞典 410
第四節 以雙音節詞爲主的古漢語文言詞典 418
第五節 兼收古漢語文言詞彙的現代漢語詞典 423
孫常敘著作集中國語言文字學綱要 作者簡介
孫常敘(1908-1994),字曉野,我國著名漢語詞匯學家、古文字學家。曾師從高亨,問學羅振玉。歷任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吉林省文史館館長。先生畢生鉆研甲骨、金文與文獻考證,并致力于語言文字的教學與研究,其提出的寫詞法等理論體系對漢語詞匯學的建立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先生不僅精于文字訓詁,且工于書畫篆刻,其主要著作有《漢語詞匯》、《古-漢語文學語言詞匯概論》、《孫常敘古文字學論集》、《〈楚辭·九歌〉整體系解》、《耒耜的起源及其發展》、《龜甲獸骨文字集聯》、《孫曉野書畫集》等等。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