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傳統職業教育斷代工程研究:基因譜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2217
- 條形碼:9787520332217 ; 978-7-5203-322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職業教育斷代工程研究:基因譜系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的維度來介紹中國的職業教育,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靠前部分 匠人,分別為靠前章匠士,第二章農人,第三章百工,第四章商賈;第二部分 匠制,第五章治事之學,第六章職官制度,第七章修業學館,第八章勸課農桑,第九章學徒制度,第十章藝徒制度,第十一章 箕裘相繼;第三部分 匠道,第十二章通藝通道,第十三章德藝兼求,第十四章維新守庸,第十五章強勉拙誠,第十六章民生天下。
中國傳統職業教育斷代工程研究:基因譜系 目錄
**章 匠士
第二章 農人
第三章 百工
第四章 商賈
第二部分 匠制
第五章 治事之學
第六章 職官制度
第七章 修業學館
第八章 勸課農桑
第九章 學徒制度
第十章 藝徒制度
第十一章 箕裘相繼
第三部分 匠道
第十二章 通藝通道
第十三章 德藝兼求
第十四章 強勉拙誠
第十五章 維新守庸
第十六章 民生家國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傳統職業教育斷代工程研究:基因譜系 節選
《中國傳統職業教育“斷代工程”研究:基因譜系》: 唐時專科學校發達,并且已有成熟的教材。以算學為例,唐代算學課程有《九章》《誨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五經算》《綴術》《緝古》《記遺》《三等數》等。②初唐高宗時,在官學中頒行了李渾風等人編著的“算學十經”,這是有史以來**套由官方頒布的算學教科書。在其他科技學校中都詳細規定了教科書的書目。歷算類書463卷,《算經十書》集以往古算之大成,其中《九章算術》是*重要的一部,它對以后中國古代數學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正像古希臘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對西方數學所產生的影響一樣。這10部算書中不少內容在數學上的成就具有世界意義:聯立一次方程的解法,早于歐洲1500多年;《孫子算經》的“物不知數”解法,已包含了現代數論中著名的剩余定理的基本形式;《綴術》又記載了早于歐洲1000余年的祖沖之的密率……李淳風編撰《算經十書》,也正是由于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才能超過前人,糾正了“南北兩地相距千里則日影長相差一寸”等錯誤結論。再有,書學有《說文》《字林》等③,律學主要有《律》《令》《格》《式》《法例》亦兼習之。④在天文歷算方面,崔良佐曾撰《歷像》《渾儀》等論著,據《疇人傳四編》記載:“盧肇.宜春,舉進士**。肇始學渾天之術于王軒,軒以王蕃之術授之。后因演而成圖,又法渾天作《海潮賦》及圖。”唐太史令庾儉,出生于天文占星世家,祖上四代皆長于天文歷算。其先祖庾詵是著名數學家,曾著《帝歷》,其曾祖庾曼倩曾著《七歷術》和一些數學古籍,其祖庾繼才原為周太史,后為隋代的著名天文學家。至唐代,該家族則造就了一位諳熟天文歷算的庾儉。⑤隋唐兩代的道教人士中,多有傳授科技知識者。誠如對傳習天文知識起重大作用的《步天歌》,就出自道士之手。①再如李淳風的父親李播“棄官為道士,號黃冠子”②,曾撰寫過《大象元機歌》三卷及《大象歷》等,據清人黃鐘駿稱“皆《步天歌》之類也”③,亦為傳天文知識所用。醫學領域,當推孫思邈。孫思邈(541-682年),耀州區孫塬鎮孫塬村人。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七歲就學,日誦千余言。少年時就博涉諸子百家,被稱為“圣童”,青年時即沖破世俗,不入仕途,立志學醫,終成隋唐時代偉大的醫藥學家。孫思邈一生著作頗豐,代表作即《急備千金要方》(30卷)及《千金翼方》(30卷),被譽為中國*早的醫藥百科全書:一是首創復方治病;二是主張婦科、幼科獨立設科;三是首創養生保健理論,創老年醫學;四是提倡辨證施治;五是提出了針與灸綜合治療方法;六是創立了先進的醫學預防思想;七是治病從營養上找原因;八是診斷手段上首創蔥葉導尿術,其法早于西方1000多年,他采用的“驗透膈法”是全球*早的透視診斷法,他的下頜脫臼復位法代表了當時世界*高水平;九是在心理治療和心理影響等醫療心理學上也有獨到建樹;十是規范醫學職業道德**人,其中《大醫精誠》至今仍可稱為醫德論述之圭臬。孫思邈重醫術,更重醫德,提出了“人命至種,有貴干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的基本行醫準則。④ ……
中國傳統職業教育斷代工程研究:基因譜系 作者簡介
路寶利,男,1969年生,河北香河人,教育學博士,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職教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河北省研究生指導委員會哲教思政分委會委員,河北省教育學會理事,河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思想史、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論。近年來,主持完成教育部、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級課題15項:主研國家、省部級課題20余項:獲省級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獎3項:在CSSCI來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等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已出版學術專著4部:主編、副主編、參編教材與辭典5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