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明清小說文本形態生成與演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87537
- 條形碼:9787532587537 ; 978-7-5325-87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小說文本形態生成與演變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將明清時期小說,包括選本和不著名的文本,聯系到當時政治文化生態中的各個方面,通過對明清小說文本的創作、選編、批評、刊刻、傳播和接受這些過程的研究,來揭示文本生成和演變的內部動因、外部環境,剖析了小說發展演進的斷代史。全書分為5章,*章“作者”、第二章“評點者”、第三章“書坊主”、第四章“編選者”、第五章“讀者”,從五個不同的行為發出者,來研究不同的源頭對明清時期小說文本的影響。如作者的角度,有“作者的炫才心態”,有著意“主體抒發”,有“著書者之筆”等決定小說不同的文本形態。而到書坊主,則有書坊主影響、加工,甚至干擾到小說文本的創作,如他們的創編與作偽等等。身份單純的編選者對小說文本的影響又與書坊主不同;而*后的影響源來自讀者。同時,全書以明清小說中的插圖作為“副文本”研究,附于全書*后。
明清小說文本形態生成與演變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將明清時期小說,包括選本和不有名的文本,聯系到當時政治文化生態中的各個方面,通過對明清小說文本的創作、選編、批評、刊刻、傳播和接受這些過程的研究,來揭示文本生成和演變的內部動因、外部環境,剖析了小說發展演進的斷代史。全書分為5章,靠前章“作者”、第二章“評點者”、第三章“書坊主”、第四章“編選者”、第五章“讀者”,從五個不同的行為發出者,來研究不同的源頭對明清時期小說文本的影響。如作者的角度,有“作者的炫才心態”,有著意“主體抒發”,有“著書者之筆”等決定小說不同的文本形態。而到書坊主,則有書坊主影響、加工,甚至干擾到小說文本的創作,如他們的創編與作偽等等。身份單純的編選者對小說文本的影響又與書坊主不同;而很后的影響源來自讀者。同時,全書以明清小說中的插圖作為“副文本”研究,附于全書很后。
明清小說文本形態生成與演變研究 目錄
明清小說文本形態生成與演變研究 作者簡介
陳才訓,山東大學文學博士,北師大博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教授,博導。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二十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通志》、《古代中國教育與文學的生成、發展及傳播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明清小說文本形態的生成與演變研究》等。在《文藝研究》、《明清小說研究》、《天津社會科學》、《北京社會科學》、《南京師大學報》、《求是學刊》等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著有專著:《源遠流長:論對古典小說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古代小說家、評點家文化素養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