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小學語文教學入門50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896318
- 條形碼:9787532896318 ; 978-7-5328-963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學語文教學入門50問 內容簡介
本書站在理論與實踐的中間,從教學具體問題出發,尋找相應的理論依據與有效的解決辦法。力求從小學語文基本理念的解讀及具體問題的解決兩方面,為年輕教師的教學提供切實的幫助,作出有效的指導,提高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入門50問 目錄
小學語文教學入門50問 節選
《小學語文教學入門50問》: 三、正確理解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其一,生成的前提是預設。生成是建立在預設的基礎上的,預設的程度越高,生成的水平也越高。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在準備理解的基礎上多元解讀教材,力求從不同維度開發教材。同時,要研究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準確定位,從而在課堂生成有所預設。可以這樣說,只有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設,才能避免課堂上低水平的生成。 其二,預設的方向是生成。預設強調教師課前的計劃和安排,體現教師在課堂的主導地位。課堂生成是指教師根據課堂中的互動狀態即時調整教學的思路和教學行為,從而達到臨時的教學目標,它彰顯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即時性、不確定性。但這種即時性與不確定性,并不是隨意而為,老師只有在對課標、教材、學生認知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即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達到有效生成。 四、走出生成性課堂的誤區 我還想強調一下有關生成的幾個問題。一是我們的生成是順承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呈現出來的,不是牽強附會,刻意生成。生成性課堂強調開放生成,強調把課堂還給學生。但并不是我們教師就此退出講臺,強調生成性不是說我們就此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配角,失去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我們仍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與學生一起共同構建開放式、動態生成式課堂是我們的目標。那種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缺乏教師有效引導的課堂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如《司馬光》一課,教學片斷: 師:你覺得司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嗎? 生1: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來,只有司馬光的辦法又快又好。 生2:我覺得司馬光的辦法不好,砸壞了公園的缸,還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傷。 師:你們覺得第二位同學說得有道理嗎? 生3:對,小石頭都會砸傷人,這么大的石頭真的會把缸里的小朋友砸傷。 生4:缸片飛起來,還會把外面的小朋友砸傷。這辦法危險。 師:這幾位小朋友真會動腦筋。 教師的這個問題本來是要引導學生學習司馬光臨危不亂、急中生智、挺身救人的精神。而通過課堂生成,學生們卻把司馬光批得體無完膚,這完全背離了文章的中心大意。正是因為教師的無效引導、盲目生成才導致好好的課本被學生誤讀。 其二,預設比生成更重要。葉瀾教授曾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課堂的動態生成,但并不主張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信馬由韁式地展開學習,而是要求教師對教學過程多做假設,學生會怎么說?我又該如何引?不妨多模擬一些情景,多考慮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我們強調課堂的開放和活躍并不是天馬行空,更不是脫離課標、教材,想怎么上課就怎么上。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學必須依靠幾個步驟完成,課堂教學的環節和步驟必須提前設計。充分預設后,教師才能心中有數,才能從容不迫地面對學生,才能與學生胸有成竹地對話,才有可能收獲許多未曾預約的精彩。 生成是新課標倡導的一個重要觀念,是師生、生生在互動中心與心的交流中,從思與思的交流中,從情與情的觸摸中滋生出來的。而這美好的情境是建立在充分預設基礎之上的。只有充分地備課后,我們才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抓住教育教學契機,跳出備課設定的思路,開放教學動態,尊重學生的思考與發現,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美麗、精彩! ……
小學語文教學入門50問 作者簡介
成秀,1974年生,正高級教師。山東省威海市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威海市小語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教學能手,威海市優秀共產黨員,首屆威海名家工作室主持人,首屆威海市小學語文名師,市學科帶頭人,區首屆火炬名師。在《現代中小學教育》《現代教育報》《學苑教育》《基礎教育改革論壇》等報刊發表文章二十余篇。多次執教省市級優質課、公開課。研究成果獲山東省十一五規劃精品課題,威海市優秀創新成果獎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