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陶行知教育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844189
- 條形碼:9787540844189 ; 978-7-5408-4418-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陶行知教育文集 內容簡介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眾詩人、大眾教育家和社會學家于一身的行動理論家。他隨著西學東漸的大潮,以民主、創造以求共各,進而為探索、推進中國現代化乃至全球現代化奮斗終生。早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立志:“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經由教育而非經由軍事革命創造一民主國家。”1923年,他在給妹妹陶文渼的信中講到他們共同肩負的使命:“這使命就是運用我們全副精神,來挽回國家厄運,并創造一個可以安居樂業的社會交與后代。這是我們對于千萬年來祖宗先烈的責任,也是我們對于億萬年后子子孫的責任。”他不辱使命,躬親實踐,終生不渝,創立了適合中國國情又順應世界現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論。為適應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別是受教師教育者)的需要,特從四川教育出版社修訂再版的《陶行知全集》(1—12卷)中精選出207篇編成這棲《陶行知全集教育文集》。文集的*前面選了兩封信,用以表明陶行知的經歷和終生志愿。其余均以時間為序分段編排。
陶行知教育文集 目錄
創造一個四通八達的社會——給文渼的信(1923年11月13日)
1912年
金陵大學學生陶文濬的信仰自述(節選)(12月21日)
1913年
《金陵光增刊中文報》之緣起(2月)
為考試事敬告全國學子(5月)
1914年
嗚呼某校(1月)
共和精義(6月)
1916年
中國的道德和宗教教育(節選)(11月)
1917年
中國在轉變中(3月)
試驗主義之教育方法(下半年)
1918年
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1月15日)
師范生應有之觀念(5月)
以科學之方新教育之事(9月27日)
1919年
教學合一(2月24日)
試驗教育的實施(4月14日)
**流的教育家(4月21日)
新教育(7月22日)
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10月)
1920年
關于教育廳長產生問題的意見(11月25日)
1921年
地方教育行政為一種專門事業(7月)
教育者之機會與責任(7月7日)
活的教育(8月)
1922年
中國女子教育之既往與將來(3月8日)
對于參與國際教育運動的意見(3月)
市鄉教育分治與南京教育(11月5日)
1923年
教育與科學方法(1月15日)
《中國之教育統計》前言(5月)
清華教育的背景(5月15日)
學生與平民教育(11月13日一27日)
1924年
預備鋼頭碰鐵釘——給吳立邦小朋友的信(1月5日)
談詩——答吳立邦小朋友的信(2月6日)
……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附錄: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活動記略
陶行知教育文集 節選
我的學歷及終生志愿——致J.E羅素
親愛的羅素院長:
2月11日手示敬悉,欣喜何似。所囑就自身曾受訓練及終生事業之計劃向利文斯通獎學金捐助人作一簡略報告,自當樂于從命。
余現年二十有二,生于徽州,此乃一鮮與外界交往之地。余之早期漢學教育受業于家父及其他師長,至十四歲始入一中華耶穌內地會學堂,受教于唐進賢師(Mr.Gibbs),彼當時為僅有之西學教員也。兩年后,該學堂因唐進賢師返回到英國而停辦,余乃不得不冒險前往杭州意欲習醫。旋以醫學堂嚴重歧視非基督教徒,甚至事關學科問題亦然,余乃撤回注冊,而入學僅三日耳。余于失望之余,仍返徽州專習英文,復經一年,然后前往南京入金陵大學,校中基督教徒與非基督教徒均受歡迎,此乃余今日仍樂于稱道之事也。三年后,一次革命爆發余返徽州,任徽州議會干事甫及半載,回南京復學。蒙學友之助及大學當局之信任,余倡辦《金陵光》學報中文報并任主筆。1913年,余成為一基督領先因得包文博士(Dr.Bowen)、漢克博士(Dr.Henke)之指導,復因詹克教授(Prof.Jenk)講授“基督教義之社會意義“予余印象至深,有以致也。1914年6月,亦即余就學于南京之等五年末,余獲學士學位。……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