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逐根:中西哲學雙軌下的形式理論構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9273
- 條形碼:9787516429273 ; 978-7-5164-2927-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逐根:中西哲學雙軌下的形式理論構建 本書特色
《逐根:中西哲學雙軌下的形式理論構建》是一部杰出的學術著作,系統地探討了東西方哲學在科學研究中的雙軌應用。作者以中國景德鎮陶瓷產業為例,通過扎根理論方法論的創新應用,深入剖析了文化與歷史對產業集群的影響。書中不僅詳細比較了中西方哲學的異同,還提出了多種新的理論模型,對學術界在科學哲學和質性研究方法上的探索提供了重要貢獻。本書對從事哲學、管理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者來說,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逐根:中西哲學雙軌下的形式理論構建 內容簡介
哲學是一個深奧而晦澀的研究領域,它與現實世界追逐的“實用性”有一定的距離。在日趨商業化和自動化的當代世界,其生存的土壤瘠薄,其重要性日益式微,加之其學習與研究進程漫長而艱辛,是“短平快”的對立端,所以其不為主流研究者所喜。尤其在商業研究領域具備哲學底蘊的研究者越來越少,將其運用在學術研究中的人更少。然而,運用哲學思辨考量商業問題,從歷史和空間的大格局出發思辨國家與時代大格局與戰略方向,才是其真正重要的治學價值。中國有著千年的哲學智慧與體系,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博大精深,許多現代西方企業管理思想都能從流傳兩千多年的以儒道法為核心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找到共鳴。但由于東西方哲學體系生成土壤不同,在西方研究模式的學術世界里,東方哲學的立場與智慧的價值被嚴重低估。因此,推進中國哲學走向世界,不斷提升中國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勢在必行。本書作者早年便確立了堅定的志向,耗時十余年潛心鉆研,旨在從知識體系、研究發現和商業戰略層面為學術界做出有益的研究探索。本書從難得一見的東西方哲學范式對比起筆,探討扎根理論在不同文化體系中的實用性和實現途徑。本書作者更是以被稱作世界“活遺產”的中國景德鎮陶瓷產業為研究對象,扎根產業,田野調研,并赴多國考察研討,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數據,*終應用其開發的、更新的哲學范式和扎根理論方法論,以景德鎮陶瓷產業為主體,以多個文化體的對比為輔助驗證,總結得出眾多極有價值的產業集群相關理論。無論從學術上來說,還是從實用戰略上來說,本書都對學者研究與政府施策有所啟示。在學術方向和研究技術、產業集群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未來、政府的干預與支持、集群自身生態系統的共生進步機制等方面,本書從理論和實用層面做出了許多重要闡述,相信各層面的讀者都能從中獲益。
逐根:中西哲學雙軌下的形式理論構建 目錄
1.1 研究定位
1.2 目標貢獻
1.3 本書結構
第2章 哲學背景綜述
2.1 西方哲學范式
2.1.1 西方哲學背景
2.1.2 社會學的三大支柱
2.1.3 西方哲學范式比較
2.2 東方哲學范式
2.2.1 東方哲學背景
2.2.2 中國主要哲學家
2.2.3 東方哲學范式比較
2.3 哲學范式的個人偏好
2.3.1 本體論偏好
2.3.2 認識論偏好
2.3.3 文化立場偏好
2.4 小結
第3章 方法論背景綜述
3.1 社會現象理論化進程
3.1.1 西方的社會現象理論化進程
3.1.2 東方的社會現象理論化進程
3.2 實質扎根理論方法論
3.2.1 扎根理論方法論在商業研究中的背景
3.2.2 實質扎根理論方法論路徑
3.3 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
3.3.1 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中的韋伯(新康德)流派
3.3.2 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路徑
3.4 扎根理論方法論的文獻使用
3.4.1 扎根理論方法論中的文獻討論
3.4.2 理想類型在社會研究中的使用
3.5 小結
第4章 研究設計
4.1 社會現象理論化進程設計
4.1.1 韋伯(新康德)思想框架的設計
4.1.2 社會現實、社會現象理論化進程與社會現象理論化進程的設計
4.1.3 社會知識建構模型的設計
4.2 實質扎根理論方法論設計
4.2.1 Lehmann和Fernández的實質扎根理論方法論設計
4.2.2 “我”的實質扎根理論方法創新
4.2.3 納入實質扎根理論方法論的數據收集方法
4.3 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設計
4.3.1 4種三角測定和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設計
4.3.2 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設計的演變
4.3.3 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設計
4.3.4 現有形式扎根理論方法論與韋伯(新康德)流派的系統比較
4.4 在扎根理論方法設計中的文獻使用
4.4.1 靜止鋒效應設計
4.4.2 靜止鋒效應模型中的理想類型
4.4.3 靜止鋒效應中的文獻數據圖書館
4.4.4 靜止鋒效應中的田野筆記庫
4.4.5 靜止鋒效應的研討會
4.5 小結
第5章 數據收集與分析
5.1 數據收集
5.1.1 數據收集:經驗田野數據庫
5.1.2 數據收集:文獻數據庫中的歷史編纂法
5.1.3 數據收集:田野筆記庫
5.1.4 數據收集:研討會
5.2 數據整理與分析
5.2.1 社會現象理論化進程四階層次模型的準備工作
5.2.2 正式理論化的數據準備:景德鎮07/08
5.2.3 形式理論化的數據準備:景德鎮14/15和歷史編纂法
5.2.4 形式扎根理論方法準備
5.2.5 數據分析:景德鎮14/15的實質(點)理論化
5.2.6 景德鎮瓷器產業集群團形式化(線)理論
5.3 小結
第6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研究結果
6.1.1 景德鎮14/15的實質(點)理論
6.1.2 古代景德鎮陶瓷集群的形式(線)理論
6.1.3 景德鎮陶瓷產業集群的形式(線)理論(當代)
6.1.4 景德鎮陶瓷集群的形式(線)理論(普遍性)
6.1.5 景德鎮陶瓷產業集群分析中浮現的理論總結
6.2 討論
6.2.1 理論與文獻的空間維度比較
6.2.2 理論與文獻中的人維度比較
6.3 小結
第7章 結 論
7.1 總結與貢獻
7.1.1 哲學維度
7.1.2 方法論維度
7.1.3 理論維度
7.2 局限性與未來研究方向
7.2.1 哲學維度
7.2.2 方法論維度
7.2.3 理論維度
7.3 個人反思
附 錄
參考文獻
致 謝
逐根:中西哲學雙軌下的形式理論構建 作者簡介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管理學博士、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教師、科研能力養成社群聯合創始人、中華臉譜計劃、元宇宙課堂和質性研究論壇發起人。在國內外高校授課課程包括《質性研究方法與人工智能》《數據素養與商業決策》《商業與社會:文化、審美與創造力》《研究方法》等。2007年起從事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質性研究,2016年起在海外專職教授研究方法課程,2018年起在國內各高校(北京郵電大學、中南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和科研平臺(IACMR)講授扎根理論方法論。組織編撰《學術能力養成指南》(2024)。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