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茶與書 本書特色
《茶與書》是一部散文隨筆集。作者戴榮里是一位對生活有著深度思考的作家。他透過茶與書,觀察與書寫這個世界,既有充滿真摯情感的流露,又有對客觀問題哲學性的思考?旃澴嗟纳钪校y得有一位智者愿意慢下來品讀人生,帶我們在文字的世界里聽風聽雨,看山看水,品茗吟詠,在清風明月間曉見人生的真諦,找回自己心靈的棲息地。
茶與書 內容簡介
《茶與書》作者戴榮里。書稿分為茶篇與書篇兩部分,共收入90余篇散文、雜談等文章。茶篇,作者通過自己對茶的觀察、對茶文化的解讀,以及自己所經歷的與茶相關的事情的記述,來表達自己對于茶本身和茶所延伸出來的事物或事件的看法與思考。書篇,主要記述了作者關于閱讀、寫作、文學的一些所思所想,以及由書所引發的一些人生思考。作者筆調細膩,對事對人觀察入微,描寫細致,富于聯想,引人入勝,讀之有一定的代入感。一些篇目中關于茶與書所引發的思想闡釋有一定深度,是一部思想性與可讀性兼具的作品。
茶與書 目錄
茶篇
茶與地鐵 / 003
出租車司機與茶 / 005
端一杯茶乘車 / 007
茶與行走 / 009
茶與男人 / 011
女人與茶 / 013
愛與茶 / 015
茶與歌 / 017
茶場偷酒 / 019
茶里茶外 / 021
酒與茶 / 023
喝茶人的個性 / 025
茶與水 / 028
中外茶道的區別 / 031
作家與茶 / 033
梵高與茶 / 036
茶與文章 / 038
讀書與喝茶 / 040
茶串《紅樓夢》 / 042
茶篩之夜 / 045
茶的價值 / 047
老茶新喝 / 049
茶禪一味 / 051
喝茶的經濟學 / 053
茶桌上的經濟學 / 055
陽光與茶 / 057
茶與黃河 / 059
安化黑茶的穿透力 / 061
胡侃贛茶 / 064
山中一日 / 069
夜游古鎮 / 071
婺源印象 / 073
喝茶人的個性 / 076
書篇
回憶那些悄然逝去的溫暖 / 081
一個人的心胸 / 085
尊重孩子 / 088
無貢獻不交流 / 091
文學的邊界 / 093
文學與說話 / 096
男人的霸氣 / 098
作家說話的方式 / 100
讀書之達 / 102
貓 / 106
看過的風景 / 108
茶道的自然 / 115
安陽印象 / 117
包容與決絕 / 120
吃 相 / 122
存在感 / 126
讀書妙生活 / 128
佛坪的水 / 130
孤寂之美 / 133
孩子的眼睛和大人的眼睛 / 135·004·
河邊轉圈 / 137
回到少年 / 140
酒 / 143
垃圾人 / 146
老 街 / 148
冷 晨 / 152
冷兄,走好! / 154
鬧中取靜 / 157
螃 蟹 / 160
恰 好 / 163
且 寫 / 165
趣 活 / 167
人生時時是清晨 / 170
散文的真善美 / 172
剩余六分之一 / 174
書是什么 / 177
她已化作天邊的白云 / 181
泰山石 / 184
天下有多少鳥兒 / 187
鐵瓦寨 / 190
文學有時是一個人寂寞的行走 / 194
文學與說話 / 197
文 身 / 199
無理而活 / 201
熊貓是*古老的禪者 / 203
意 義 / 207
與虛有關 / 210
植物園里的遐思 / 213
茶與書 節選
茶與地鐵 喝茶在北京逐漸盛行,讀書人喝茶,商人喝茶,引車賣漿者也喝茶。身邊談茶文化的朋友多了起來,不讀幾本茶書,就有點顯得沒有文化。茶又成了中外交流的媒介?磶讉外國人竟然把日本人的茶道講得比中國人講中國茶道還要好,遂覺慚愧。我不喜歡喝茶——這是少時家窮喝不起茶的緣故——但對中國茶文化不了解,對一位寫作者來說,不能不算一種悲哀。所以在聽過幾次茶文化講座之后,也找來幾本茶書看看,困而學之嘛。 中國的茶文化,自有一番味道。畢竟喝茶于我而言,純屬外行的外行?床钑*好的時光就應該以業余的業余來打發,自然,上下班乘坐地鐵,看一些茶書,一來攢一攢茶知識,二來打發一下閑散時光。卻不料,這一看, 真是驚嚇得不得了。 茶的歷史展現了中國的經濟史。中國學者寫茶文化的書很有意思,多從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寫起。其實,中國茶的歷史一直在向前推,史料記載是*初的證據,繼而的考古發現又是證明。很多資料表明,世界*初的茶葉產自中國的西南地區。茶葉從陸路和水路向外延伸,由此打開了全國喝茶的歷史。外國學者也從中國茶的發展中看到農業文明的傳播、城市文化的興起。日本學者和英國學者對中國茶發展史的研究值得中國學者借鑒,從茶的傳播分析中國歷代經濟的發展,很有趣味。其實,茶的使用可能在人誕生后不久就有了,起初人們對茶葉進行咀嚼,方式是簡單的,后來越來越復雜,從偏僻之地到富庶之地,從鄉村到城市,經濟史的軌跡還是很明顯的。 茶的歷史展現了中國的對外交流史。日本所派出的遣唐使團,得以讓茶文化在日本生根。至今日本保留的茶文化,仍有盛唐遺風。*早的茶葉輸入到歐美國家,據學者們介紹是在十六世紀初期,*初傳往英國的茶并不是紅茶。英國后來把中國的茶籽播撒到英國殖民地,讓中國茶的傳播范圍更加廣闊。明朝茶葉外貿成為中國對外經濟收入的大頭,到了清朝末年,茶葉再次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角。中外交流,茶功不可沒。 茶的歷史也展現了中國的交通史。中國茶葉的傳播在國內外也依賴各種運輸方式。在茶馬古道上,人們能從遺跡中感受當年的馬蹄聲聲;漂洋過海的帆船讓中國茶走向更多國家。當代鐵路運輸為中外茶貿易做出了更大貢獻。研究茶與交通之間的關系,也有無限空間。 茶的歷史也展現了中國的文化發展史。像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保留了中國早些朝代茶文化的歷史基因。細膩、優美的茶藝表演,讓每一位感懷歷史的人都會不勝感慨。 在地鐵上閱讀這樣的茶書,像喝茶一樣享受。中外學者不同的研究方式,不僅客觀展現了中國茶發展的歷史,也讓人在歷史的隧道里感受了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書,比茶濃厚。在熙熙攘攘的地鐵上,與茶書相伴,就如與茶相伴, 讓我暫時忘卻世間的一切,從一個隨意的地鐵站,抵達另一個地鐵站,喧囂的城市,就會變得寂靜下來。
茶與書 作者簡介
戴榮里,1964年生于山東臨沂蘭陵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科技哲學博士,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散文作家,曾出版散文、報告文學著作近四十部。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