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職場突圍:總經理成長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2991
- 條形碼:9787516422991 ; 978-7-5164-2299-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職場突圍:總經理成長之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正在努力晉升和自我成長的職場青年。《職場突圍:總經理成長之路》就像一本職場的MBA案例集,也像你身邊的一位老友,在娓娓訴說著職場的故事。
職場突圍:總經理成長之路 內容簡介
本書記述了一個家境貧寒的大學畢業生,走出迷茫,不懈拼搏,從技術工人成長為一家中型企業總經理的歷程。
職場突圍:總經理成長之路 目錄
目錄
緣起:我是如何再次燃起斗志的
**篇 征程
生產系統階段
1 交期縮短21.6%,是命運一不小心錯給的送分題
2 這么多年的現場管理方法,原來都錯了
3 事故向左安全向右,你卻只知道向前向后
營銷系統階段
4 撤職又遭遇艱難清欠
5 “菜鳥”智闖三關見“大咖”
6 逆風飛揚,讓市場起死回生
職場岔路1:在不對稱競爭中競聘人資經理
人資系統階段
7 從部屬不服到一呼百應的蛻變
8 從敷衍到賦能,中間都經歷了什么?
9 與名企的校招之爭
10 擇強汰弱,喚醒沉睡員工
職場岔路2:“狼”來了,求穩還是求變?
副總階段
11 四面楚歌下的力挽狂瀾
12 打造真正的執行力
13 降維看生產管理的誤區
職場岔路3:從“隆中對”到“出師表”,他受命時年僅31歲
總經理階段
14 抓不住關鍵點,新官上任四把火也沒用
15 你以為走出了經營的困境,太天真了
16 一次撤退:總經理辭職信與回信
第二篇 感悟
17 職業成功基因
18 四個管理段位
19 你所不了解的總經理風光的背后
20 一張表看透一家企業的命運
21 永遠在路上……
第三篇 工具包
工具包之1 職場黑馬識別對照表
工具包之2 如何成功面試進入心儀公司
工具包之3 如何一眼看透對方的心思
工具包之4 如何瞬間打開對方的心扉
工具包之5 如何培養職場高情商
工具包之6 筆跡分析,看這一篇就足夠了
工具包之7 領導眼里的“紅人”都長什么樣子工具包之8 如何接手不同業績部門的管理
工具包之9 空降兵如何落地生根
工具包之10 成功者的思維方式
工具包之11 你一生的成就,取決于人生的這四個階段
工具包之12 復雜職場生態下的21條生存法則
職場突圍:總經理成長之路 節選
“你寫這個手冊是干什么用的?你強調的質量、工藝是什么目的?經銷商*在意的是什么?終端消費者*在意的又是什么?這些問題你都想明白了嗎?”“狼之劉”的提問如連珠炮一般。 李剛瞠目結舌,他確實沒考慮這么多。 “無論對經銷商還是對消費者,產品只是工具,產品質量也只是橋梁。經銷商通過你的產品,想獲得贏利,想得到便捷高效的供貨,想滿足他們核心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且希望產品便于安裝,售后麻煩少。你這里面連*基本的都沒提煉出來。即使對消費者而言,任何一個指標背后都是一體兩面,關鍵在于能否滿足他的核心訴求。例如,質量越好的汽車,價格往往越高;油耗低的汽車,往往安全性能偏弱;而功能越多,質量也就越難保證。任何產品,都很難做到十全十美,關鍵要看接受你產品的那部分群體*在意的是什么。市場上有那么多同類的產品,消費者憑什么要買我們的?建議你先深入了解市場,回過頭再做這個手冊。” 李剛一直自恃名牌大學畢業,傲氣十足,除了老師楊成坤能讓他佩服,很多人他都沒放在眼里,只是嘴上沒說而已。哪怕對一向挑剔的“狼之劉”,李剛之前也沒看得起。但“狼之劉”的短短幾句話,卻讓他醍醐灌頂:以往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并膚淺地認為自己很快就能超越“狼之劉”,現在看來是多么的愚蠢可笑! 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設計,簡直就是一堆廢紙。 “狼之劉”并沒急著要招商手冊。李剛則主動要求增加工作量,一邊調研市場,一邊參與市場開發。 他進入市場后,才真正理解了業務員的艱辛,說活著必須要有尊嚴的人,一定不會去做普通企業的業務員。 他對業務員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甚至有些懊悔當初在生產部時,只考慮自己部門的利益,把營銷部的要求看成是“刁難”。其實,如果不能提供質量穩定的產品和服務,業務員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李剛白天做市場調研,晚上就構思產品手冊,甚至連吃飯睡覺時都在思考。公司的產品屬于行業第三四位品牌,上面有幾個品牌壓著,下面受眾多小規模廠家的圍追堵截。他反復思考:經銷商憑什么經銷我們的產品?經銷我們的產品能有什么好處?他突然想起那家500強外企,如果自己是這家企業的老總,會考慮哪些因素? **,產品能為對方帶來利潤嗎?這顯然沒有問題,單品贏利空間要比**二位品牌更有優勢。 第二,產品適合他們的消費者嗎?他們一般出口到國外,客戶大多是高端客戶,需要的是隨時適應市場變化的定制類產品,而自己公司的柔性生產線正好可以滿足。 第三,能高效便利地供貨嗎?生產訂單系統改造后,供貨效率已大幅度提升,甚至明顯超越了**二位品牌。他們淡季時給經銷商供貨周期為5天,而自己公司能做到低于4天;旺季他們*快11天,而自己公司能做到8天。這些都是明顯的優勢。正是當初生產系統的改造,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因此今年的訂單數量相比同期出現了顯著的增長。 第四,安裝便利嗎?這一點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盡管公司對所有組裝孔進行了標準化改造,但錯漏裝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在隨箱配件的數量上總是出錯。如果在包裝箱內加幾組小包裝,每個小包裝都用防呆空格處理,同時要求上游標準件廠家按規定數量封裝,這既解決了錯漏裝問題,也提高了效率。李剛在客戶那里實地安裝了幾套,感覺在標準化安裝方面還有幾個地方需要改進,但都非常容易解決。 第五,售后有保障嗎?其實根源在于良好的質量。為了獲得經銷商的信任,可以把內外部的主要質量控制環節與普通競品廠家進行對比,并告知經銷商,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控制這些工藝參數。 第六,能獲得信任嗎?客戶的“信任狀”來自落地的承諾和親眼所見。因此,可以將現場照片放到手冊的*后一頁,并承諾:歡迎新老客戶參觀,任何時候入廠,只要發現現場不如圖片上的整潔,所有路費、住宿費用等都由本企業承擔,并另外獎勵一萬元。有了這種利益承諾,就能有效消除對方的擔心。 按以上思路設計完草稿后,李剛先征求了幾位業務員的意見,做了修訂后,上交給了“狼之劉”。
職場突圍:總經理成長之路 作者簡介
宋子義,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心理咨詢師、《企業管理》雜志專欄作者。資深職業經理人,曾在外企及國內知名企業擔任高管,在任總經理期間成功推動兩家企業的品牌躍升為行業名牌。 根據實操經驗,形成了獨立的有關企業戰略、營銷、生產、質量、成本、人力資源、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思想。撰寫文章近百篇,分別被《企業管理》《管理科學》《商界導刊》《職業經理人周刊》《中國商人》《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教育策劃與管理》《銷售與市場》《市場營銷案例》和《機械政工與文化》等雜志刊載。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