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2106
- 條形碼:9787516422106 ; 978-7-5164-221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企業管理者、相關專業學生、教師本書作者在紫金礦業集團參與過多起海外并購項目,有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又從事項目管理方面的學術研究,作者在書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細致入微地解析了中資礦企海外并購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及其相關處理方法。內容豐富全面且具有實踐指導性,特別適合從事礦企管理工作、礦企管理相關專業的師生作為學習首冊。且書末還提供了礦企海外并購中常用的術語、近年來國際上金、銀、銅礦項目,具有很高的資料價值,是相關行業工作人員的好幫手。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內容簡介
本書對當前主流并購理論-烏普薩拉模型的理論體系進行了辨析, 梳理出其經濟學和管理學淵源, 指出模型是演化經濟學-企業理論-模型理論體系中的基礎工具。該書主要內容包括: 國際化模式案例研究 ; 礦業基礎知識 ; 估值 ; 盡職調查 ; 法務等。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目錄
**章國際化模式案例研究
一、文獻回顧 (一)范式 (二)烏普薩拉模型 (三)演化經濟學 (四)企業理論 (五)結論
二、研究方法 (一)數據收集 (二)編碼
三、案例研究 (一)概述 (二)編碼分析 (三)烏普薩拉改進模型(AU 模型)
四、結論、啟示與研究局限
第二章礦業基礎知識
一、項目階段性 (一)國內項目階段劃分 (二)西方項目階段劃分 (三)中外分類對比 (四)礦業項目價值 / 風險變化 (五)總結
二、礦業企業分類
三、地采選基礎知識 (一)地質 (二)采礦 (三)選礦
四、黃金成本標準
五、資源量與儲量標準 (一)國內標 (二)西方體系 (三)體系對比
六、項目技術簡報 (一)結構 (二)公司概況 (三)交通、基建與地理 (四)歷史工作與礦權沿革 (五)區域地質(簡述) (六)礦床地質(簡述) (七)礦體地質(重點) (八)采選礦總結 (九)其他資產概述 (十)估值 (十一)風險分析 (十二)結論與建議
七、并購流程 (一)一對一交易 (二)招標
八、并購架構 (一)考慮因素 (二)主要形式
九、融資
第三章 估值
一、方法概述
二、現金流法 (一)框架公式 (二)估值思路與數據基礎 (三)分項說明 (四)公司基本面分析 (五)報價模型
第四章 盡職調查
一、基礎知識 (一)盡職調查框架與流程 (二)盡職調查人員與結論 (三)盡職調查的作用
二、業務調查
三、法律調查 (一)公司事務 (二)礦業法 (三)礦權 (四)重大合同與訴訟 (五)人事信息 (六)交易審批
四、財稅調查 (一)財務調查 (二)稅務調查
五、社區調查
第五章法務
一、非約束性報價函 (一)文件名稱 (二)文件篇幅 (三)相關概念 (四)內容分解
二、股權購買協議(Share Purchase Agreement) (一)價格(Price) (二)陳述與保證(Representations and Warranties) (三)對價調整機制(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四)先決條件(Condition Precedent) (五)不招攬、不談判條款(No Shop,No Talk) (六)承諾條款(Covenants Clause) (七)交割(Closing/Completion) (八)公告(Public Announcements) (九)披露(Disclosure) (十)重大不利變化( Material Adverse Change ) (十一)保護機制:分手費與反向分手費 (十二)保護機制:未來盈利定價機制(Earn Out) (十三)保護機制:其他機制 (十四)賠償(Indemnity (十五)終止(Termination) (十六)語言與解釋(Language and Construction) (十七)其他條款 / 一般性條款(Miscellaneous Provisions) 三、其他法律文件 (一)保密協議(CA /NDA) (二)顧問聘用協議(Engagement Letter) (三)股東協議(Shareholders Agreement)
附件
附錄 1礦業并購專業術語 附錄 2全球在產銅、金、銀礦項目匯總
參考文獻
后記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節選
二、業務調查 業務調查也稱技術調查,其目的有四個:一是分析地質資源是否可靠,實務中買方應特別關注鉆探類型(巖心鉆或 RC)、組合樣與特高品位處理、鉆孔外推距離、鉆孔封閉情況(涉及資源潛力);二是分析采選礦的方式是否合理、經濟、安全,特別關注高品位礦石的集中度、難選冶礦石情況、工業場地布局;三是分析環境與基建的友好性,特別關注環評進度、運輸條件、物資供給;四是分析項目服務年限,需要特別關注電、油、耗材價格與渠道。 業務調查的功能也有四個:一是根據資源潛力,為戰略并購提供遠期盈利可能性和超額盈利的依據。并購的動因很多,但盈利往往是各種動因歸攏的結果。并購除了在各種假設可靠和事實真實前提下期望金屬價格上升、成本因有效管理下降、折現率與融資成本差額拉大,以便帶來盈利外,資源潛力是未來(超額)利益的保證,也是投資方必須注意的要點。二是調查結果為確定交易定價提供各種價格與成本數據。三是為合同設計提供完善相關條款的依據。四是為并購后的運營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 業務調查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地質盡職調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書面研究內容,包括收集普查、詳查、勘探地質報告,區域、礦區地質圖,物化探報告,地表樣平、剖面圖,鉆孔柱狀圖,樣品分析表等。二是現場考察內容,包括鉆孔、巖心與坑道、剖面研究,地表查看和追索,掌握礦體控制程度、礦床類型與規模、找礦前景、驗證數據誤差、核算采區資源儲量。其中資源量與儲量的估算是核心內容,需要明確坐標系統和估算范圍,確定估算方法(大型斑巖型穩定礦體多用傳統法或距離平方反比法,類似 VMS 等復雜多細脈礦體多用線性地質分析法,復雜且明顯塊金效應礦體多用指標或多指標克里格法),分析估算參數(組合樣和特高品位處理情況、變異函數建立方式、搜索橢球體半徑和產狀、主塊體和次塊體細節等)和報告參數(三帶劃分、邊界品位與體重等),選擇軟件(二維矢量、建模、地質統計、資源量計算)。 采礦盡職調查包括兩方面:一是書面研究,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水文或工程地質資料、生產報表。二是現場考察內容,包括檢查礦體頂底板圍巖穩固性,礦體的產狀、厚度、埋藏深度及夾石分布、采空區情況,地/露采核心比率(采掘比與剝采比),地表水與礦坑涌水數據,坑道與井筒數據。 選礦盡職調查包括兩方面:一是書面研究,包括研究選冶試驗報告與生產報表,分析礦石有益/有害成分含量、礦石可磨性、可選性、技術經濟數據。二是現場考察,包括考察選廠與設備情況、工藝與試劑、尾礦庫安全性與容量、礦山 生產數據。 環境盡職調查側重于書面研究,調查內容包括環境基線研究與批文、“三廢”處置合法性文件、環保合規記錄、環保投資資料、環保監管機構政策與法規、目標公司環保評估報告的持續記錄。 基建盡職調查包括兩方面:一是書面資料研究,包括地形地貌、運輸系統布置、水源與電源地、居民分布、采選工業場地、尾礦庫庫址。二是對上述要點進行現 場考察。 技術經濟盡職調查主要包括采礦相關數據核實(機油、輪胎、柴油、炸藥、雷管、 導爆管、電、人工、鉆頭、鉆桿、鋼絲繩等)和選礦相關數據核實(鋼球、襯板、 油脂、膠帶、石灰、絮凝劑、起泡劑等)。 麥肯錫咨詢公司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頻率進行了分類統計,具體頻率如下:地質、資源估算為17%,地質分析為 9%,礦山設計為 32%,選礦試驗為15%,礦山設備選擇 4%,選廠設備設計與選擇為12%,成本估算為7%,水文為 4%。澳大利亞冶金礦業協會(AUSIMM)對可能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了歸納:礦山設計上容易出現生產計劃過于樂觀、不考慮學習曲線等問題;資源量與儲量方面容易出現對個體多樣性關注不足、統計與模型有違常識等問題;選礦方面容易出現試驗基于沒有代表性的樣品、試驗用水有別于選礦實際用水等問題。
中資礦業企業海外并購理念與實務解析 作者簡介
張源,山東濟南人,里斯本大學學院管理學博士、山東大學法律碩士、格林威治大學項目管理碩士。曾任職于國家機關,現任紫金礦業集團秘魯白河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研究方向為企業國際化理論與實務。在大型跨國礦業企業從事海外礦業項目的法務和技術經濟實務工作,參與多起百噸級黃金及百萬噸級銅項目跨國并購;目前聚焦于海外大型銅礦項目管理,有長期海外項目公司綜合管理經驗。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