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新人類時代:新時代精英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89449
- 條形碼:9787514389449 ; 978-7-5143-894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人類時代:新時代精英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 本書特色
☆日本新一代趨勢專家山口周,即《美意識》之后又一力作! 日本銷量超100,000冊!世界變了,競爭方式亦發生了很大改變。解析6大時代趨勢如何造成人才需求的轉換,帶你行為思想大升級,成為開創世界未來的「新人類」! ☆不管你身處什么樣的領域,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新時代,你都必須知道的趨勢變化! “找出正確答案的能力”已經失去價值!能尋找、發現及提出問題的人才是未來的新人類。一味地尋求傳統「問題解決」的顧問公司是沒有用的,在現代,能提出新問題的人或單位,才是未來世界所需要的。★ ☆職場生存**,新時代菁英人才指南! 現在的社會大多還把「解決問題」當成“優秀人才”,但日本新一代趨勢專家山口周提出新觀點,「解決問題」、「專一執著」這些過去認定的人才素質已經不值錢,而且要落伍了。我們應該跟著時代變化,全面更新「人才」、「菁英」的定義,才不會努力半天,結果還是變得一文不值。 ☆別再當過時的舊人類了,新人類的思考和行為模式一次解鎖! 《新人類時代》是作者山口周各種論點的集大成之作,包含「為什么商業精英都在培養美感?」、「哲學是職場上有效的武器」。這些論點在日本及中國都引起廣大回響。在本書中,山口周重新梳理所有論點,新時代精英可學習操作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內化成習慣,在迷霧般的世界走出自己的不敗道路。
新人類時代:新時代精英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 內容簡介
世界變了,競爭方式亦發生了很大改變。現在的社會大多還把「解決問題」當成“很好人才”,但日本新一代趨勢專家山口周提出新觀點,「解決問題」、「專一執著」這些過去認定的人才素質已經不值錢,而且要落伍了。我們應該跟著時代變化,全面更新「人才」、「菁英」的定義,才不會努力半天,結果還是變得一文不值。《新人類時代》是作者山口周各種論點的集大成之作,包含「為什么商業精英都在培養美感?」、「哲學是職場上有效的武器」。這些論點在日本及中國都引起廣大回響。在本書中,山口周重新梳理所有論點,化成新時代精英可學習操作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內化成習慣,在迷霧般的世界走出自己的不敗道路。
新人類時代:新時代精英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 目錄
新人類時代:新時代精英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 節選
什么是六大趨勢 眾所周知,“符合人們希望的人才必要條件”取決于當時的社會結構和科學技術。 那么,究竟是怎樣的變化促使“一直以來符合人們希望的人才必要條件即 Old Type(舊人類,即傳統型人類)” 轉變為“今后人們需求的人才必要條件即 New Type(新人類,即新型人才)”呢?下面我將從六大趨勢來進行解讀。 趨勢 1 飽和的物質與枯竭的意義 趨勢 2 問題稀少化與正確答案商品化 趨勢 3 垃圾工作越來越多 趨勢 4 社會的 VUCA 化 趨勢 5 規模效益消失 趨勢 6 壽命延長與事業短命化 趨勢 1 飽和的物質與枯竭的意義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化社會,幾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唾手可得,這些生活必需品能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安全又舒適。 在半個世紀以前的 20 世紀 60 年代,“三種神器”備受人們尊崇,因為它們象征著人人傾羨的富裕生活。所謂“三種神器”即電視機、洗衣機和冰箱這 3 種家用電器 , 可是到了今天,要找到沒有這些電器的家庭反而是件難事。 僅僅過去了半個世紀,人們“憧憬”的東西就已經全面普及,這就是當今社會。過去的人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時代, 而如今,所有必需品我們都唾手可得。 但另一方面,許多人一面過著“極度便捷”的生活,一面又產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失落感。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都是“不擔心生存”,盡管很多人已經實現了,但總覺得缺少了什么,似乎丟失了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如今,物質匱乏問題已基本解決,那人們要怎么做才能找到“活著的意義”呢?歷史上首次提出該問題的是德國哲學家尼采,他在 150 多年前就曾預言現代人會“喪失意義”并被虛無主義控制。 什么是虛無主義?尼采將其定義為“無法回答‘為了什么’這個問題”,這正是“喪失意義的狀態”,即虛無主義 的本質。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過剩但意義匱乏的時代”,“物質”過剩導致物質價值下降,而“意義”匱乏則令意義價值攀升,這就是 21 世紀的時代特點。 在這樣的時代,Old Type 一成不變地繼續生產著“有用的物質”,所以它在失去價值,而 New Type 卻在賦予世界“稀少的意義”,所以它在不斷創造巨大的價值。 趨勢 2 問題稀少化與正確答案商品化 “物質過剩化”導致“問題稀少化”。在物質過剩的世界里,日常生活中已經幾乎沒有事情會令人明顯感到不滿、不便或不安。也就是說,如今的時代正處于“問題稀少化” 的狀態。 如上所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催生了商業貿易。因此,兩者之中“較少的一方”常常會成為社會瓶頸, 而能突破這個瓶頸的人或組織就極具價值。 關于“問題”和“解決方法”,我們通過回顧過往就會發現,自原始時代到 20 世紀后半期,過剩的常常是“問題”, 而匱乏的則是“解決方法”。很多人在物質層面感到極強的“不滿、不便、不安”,正因為如此,能夠解決那些問題的個人和組織就集中性地擁有了財富。 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解決問題者”自然在勞動力市場受到極高評價并能獲取高額報酬。 但一旦所有物質都過剩從而導致“問題”稀少化,那么瓶頸就會從“解決問題”轉變為“發現問題”,而“解決能 力”則會陷入供給過剩的狀況。 在這樣的世界, 曾經獲得高度評價的“ 問題解決者 =problem solver”作為 Old Type,其價值會大大下降,而“問題設定者 =agenda shaper”作為 New Type 則會產生極大價值,因為他們發現了誰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并在經濟性框架中提出了解決方案。 趨勢 3 垃圾工作越來越多 “物質過剩化”和“問題稀少化”這兩大趨勢交織導致了前所未有的狀況,即“沒有意義的工作 = 垃圾工作越來 越多”。 人們普遍認為“工作”是“有價值之物”。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對“沒有工作”這種狀態備感愧疚,所以失業率上升成為一個需要處理的重大社會問題。 但如果物質已經過剩,需要解決的問題正在稀少化,那我們倒不如認為“失業”是提高生產率的*終環節并為之高興。 實際上,近來各種統計及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自己的工作對社會毫無價值。可以說這是“物質過剩化”和“問題稀少化”導致的必然結果。 其實,如果工作原本的目的是“制造有用的東西”或“解決重要的問題”,那么在物質過剩、問題稀少的社會中,工作需求理應減少,但我們的勞動時間和 100 年前相比卻幾乎沒有變化。
新人類時代:新時代精英的24種思考·行動方式 作者簡介
山口周 1970年生于東京都。獨立研究者、暢銷書作家、公眾演說家。 雷布尼茲株式會社代表。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哲學科、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結業。曾任職于日本的顧問公司「電通」和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 憑借《為什么世界精英都在培養“審美意識”?》 一書榮獲2018商業書籍大獎銀獎、HR Award2018優秀獎,此外還著有《成為武器的哲學》《提高智慧戰斗力的獨門絕技》等作品。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