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的意義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3698816
- 條形碼:9787553698816 ; 978-7-5536-98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的意義 本書特色
對教育學研究者而言,這本書是研究巴特斯教育哲學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對廣大讀者而言,巴特勒在這些演講中所展現(xiàn)出的淵博知識和廣泛的興趣將讓人受益匪淺。無論是教育學研究者、教師,還是廣大普通讀者,都能夠從這本書中受到啟發(fā),從而對教育的基本輪廓有一個新的認識。只要你愿意跟隨巴特勒的思路去思考,這一篇篇精彩的演講都會為你開啟一個全新的思想領域。
教育的意義 內(nèi)容簡介
《教育的意義》這本演講集中的每一篇文章和演講稿都表達了過去15年中以各種形式出現(xiàn)的、關于教育學科的堅定信念和觀點,這些觀點的受眾主要是教師,他們成百上千,幾乎遍布美國的每一個州。支配這些文章和演講的信念有三個方面:首先,我是從廣義上使用教育一詞的,教育是對人類的利益具有重要影響的事情,因為它涉及文化的保存和我們繼承、擴大、發(fā)展文化的效率;第二,我們能夠用而且應該用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這一對人類具有重要影響的事情;第三,至少在民主社會中教育是失敗的,因為它本身與公民的責任和機會不相關。 因此,教育與更為狹義的教學領域有明顯的區(qū)別,而教學反過來比學校生活領域更為廣泛。如果要在我們的思想中賦予教育恰當?shù)牡匚唬覀兙蛻獙⑵渑c普遍的生活法則,尤其是那些從進化論的立場來看待的生活法則相聯(lián)系。為達到這一目標,我打算擴展人們普遍接受的幼兒期理論,盡管這一理論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但多虧了約翰·菲斯克先生,這一理念得到了明確的表述和例證。它提供了迄今為止教育所缺少的內(nèi)容,即生物進化的事實與社會進化的事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性。 接下來,我們必須找到一種能夠評價教育過程及其影響價值的標準。從這個標準當中,我們既可以總結(jié)出自然的本質(zhì)*終要用能量來解釋,也可以歸納出,能量反過來只能由意志構(gòu)建,而意志是精神生活的基本形式。上述結(jié)論無論是在好的哲學中還是在非常合理的科學中都是一樣的。 我將這兩個結(jié)論作為教育哲學的基礎。基于這兩個結(jié)論,我已討論了不少具體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于教師來說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對于有思想的家長和有責任心的公民來說也頗具價值。
教育的意義 目錄
引言
1.教育的意義
2.什么知識*有價值
3.是否存在一種新型的教育
4.民主與教育
5.美國的學院和大學
6.中等學校的作用
7.美國中等教育的改革
教育的意義 節(jié)選
《教育的意義》: 再次探尋希臘人的思想源頭,我們開始逐漸理解,真正的制度化進程存在于上述兩個端點之間。制度化生活的概念在于真正將我們每個人視作一個個體,但同時也將個體視作整體的一部分——我們雖有自由的權(quán)利,但其必須限制在法律范圍內(nèi)。基于對人類歷史和人性的研究,我們已經(jīng)把制度化生活作為政治哲學的*后一課。法律約束下的自由概念,允許人類的每一種活動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不斷發(fā)展與豐富,人與人之間所有的合作都朝著一個共同目標進行,這樣的概念詮釋了人類的制度化生活,它比任何哲學家或?qū)W識膚淺之人的極端理論都好。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制度化生活是如何發(fā)展的。我們看到關于私有財產(chǎn)權(quán)、普通法、政府、教堂、新聞自由、教育的重要制度一項接一項地從不確定性的迷霧中出現(xiàn),并在現(xiàn)代生活中發(fā)揮作用。如果缺乏對上述制度的理解,我們立即判斷出要實施自由教育是不可能的。兒童必須領會到,他不僅僅是一個個體,還是一種政體和一種制度化生活中的一員。在制度化生活中,他必須奉獻與索取、遵守與服從、適應并與他人聯(lián)系,沒有上述這些就不存在文明和進步。我們從歷史中發(fā)展了這種制度化生活,如今,它正走進文明世界所有兒童的教育中。通過這種生活方式,兒童被賦予了制度傳承。如今從幼兒園到大學,在學生能夠接受良好教育的任何地方,他們不僅學習那些容易被教授、有關其權(quán)利的見解,還學習那些容易被遺忘、關乎其義務的見解;同時,他們還學習制度化生活中的責任、義務和在實現(xiàn)崇高理想的過程中合作的必要性。 *后是兒童的宗教傳承。任何一名研究歷史的學生都不懷疑它的存在,任何一個人性觀察者都無法低估它的重要性。但我們?nèi)匀粵]有充分理解宗教在塑造我們現(xiàn)代文明方面無可匹敵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部分是因為宗教本身的普遍性,部分基于這樣的事實:在構(gòu)建我們現(xiàn)有的上層建筑的時候,宗教傳承無疑成為人類主要的興趣。盡管它曾在多數(shù)情況下存在于狹隘、偏執(zhí)、無知的頭腦中,但現(xiàn)在,它已在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19世紀一系列事件的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宗教在教育中的影響力——一開始,宗教對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近來這種影響則明顯減小。所謂的政教分離原則不斷增強,它被更準確地描述為人類政治和宗教勢力的相互獨立;與此同時,公共教育意識的發(fā)展讓國家承擔起大部分的教育責任,并將宗教元素排除在公共教育之外。在法國和美國,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法國的公共學校系統(tǒng)從1882年以來就擯棄了宗教教育;在美國公立學校中,宗教教育很難通過不正規(guī)的宗教活動或教學立足。 這種情況的結(jié)果是,宗教教學很快被完全排除在教育之外。過去有教養(yǎng)的人都熟悉英文版的《圣經(jīng)》并把它視為*經(jīng)典的語言,認為擁有它是一種財富,而現(xiàn)在卻早已過時。人們就這個問題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國家應該認可學校中現(xiàn)存的各種形式的宗教教學,并為此預留出教學時間;二是國家應該通過經(jīng)濟資助的方式,幫助宗教機構(gòu)或其他機構(gòu)維持其學校的運作。由于不同教派之間的神學斗爭令人苦不堪言,美國人目前無法順利地接受其中任何一種建議。然而,除非人們想削弱宗教勢力,使其支離破碎,否則人們不可能把宗教完全排除在教育之外。人們必須將宗教教育移交給家庭和教會,讓兒童接受宗教教育,并保持他們對宗教的見解,避免其消亡。從教育的角度看,家庭和教會想要順利地挑起這個擔子的話,就必須變得比現(xiàn)在更為高效。這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但問題的切入點并不在此。只要點明人類文化的宗教因素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就足夠了。 ……
教育的意義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1862-1947),美國著名教育家、政治家,193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正式定名后首任、校史上第12任校長。巴特勒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一職長達43年,是該校歷史上迄今為止任職時間非常長的校長。巴特勒獲得了諸多榮譽和美稱,他與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喬治·桑塔耶那(George Santayana)齊名,被稱為美國偉大的三位思想家,還被譽為美國“所有中學生都應該知道的五十名美國人”之一。 祝賀,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教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教育史、兒童史。2011-2012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qū)訪問學者.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國家青年課題等各類課題4項,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7項。在《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教育發(fā)展研究》《學前教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1部、教材2部。 江丹,丹麥奧爾堡大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PBL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為基于問題的學習(PBL)以及工程學生的學習適應與過渡。碩士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研究方向為美國教育史。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jīng)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