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管理學實務(高等職業教育經管平臺課精品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2523
- 條形碼:9787518432523 ; 978-7-5184-325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管理學實務(高等職業教育經管平臺課精品教材) 本書特色
《管理學實務》是一本典型的校企“雙主體”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教材,教材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按真實的管理活動過程、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編寫的一本典型的校企合作教材。 《管理學實務》主要為滿足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各專業教學的需要,根據近年來管理學的發展和實踐情況,以及編者多年經驗編寫而成。
管理學實務(高等職業教育經管平臺課精品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按真實的管理活動過程、學生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編寫的一本典型的校企合作教材,設計了基礎理論、基本職能和綜合應用共3個模塊,包含8個項目、28個分享任務、8個工作任務和8個思政討論主題。項目分別是:管 理學認知→管理思想演進→計劃職能→組織職能→領導職能→控制職能→實現激勵→有效溝通。任務由單一到綜合,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
管理學實務(高等職業教育經管平臺課精品教材) 目錄
模塊一:基礎理論
項目1 走進管理的世界——管理學認知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1.1 初識管理
任務1.2 分析管理系統
任務1.3 管理學研究內容和方法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1 對企業管理人員實地調研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項目2 管理學的前世今生——管理思想演進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2.1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任務2.2 管理理論產生過程
任務2.3 現代管理理論
任務2.4 當代管理理論新發展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2 公司利潤下降調研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模塊二:基本職能
項目3 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職能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3.1 編制計劃
任務3.2 計劃工作原理和方法
任務3.3 目標管理
任務3.4 決策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3 撰寫決策方案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項目4 整體大于各個部分之和——組織職能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4.1 組織概述
任務4.2 組織結構設計
任務4.3 組織文化
任務4.4 組織變革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4 組織運行分析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項目5 強將手下無弱兵——領導職能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5.1 領導概述
任務5.2 解讀領導理論
任務5.3 領導者的領導藝術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5 訪談企業領導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項目6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控制職能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6.1 控制概述
任務6.2 識別控制類型
任務6.3 分析控制過程
任務6.4 選擇控制方法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6 查克停車公司的兩項業務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模塊三:綜合應用
項目7 如何讓員工跑起來——實現激勵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7.1 激勵概述
任務7.2 解讀激勵理論
任務7.3 激勵機制與方法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7 李科長發獎金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項目8 如何提升執行力——有效溝通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德育目標
項目導言
項目任務
任務8.1 溝通的過程和要素
任務8.2 識別溝通的類型與網絡
任務8.3 實現有效溝通
任務實施——工作任務8 不會溝通,從同事到冤家
任務評價
項目圖示
項目檢測
思政討論
參考文獻
管理學實務(高等職業教育經管平臺課精品教材) 節選
一、什么是管理 在今天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活動中,“管理”都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管理所了。特別在我國,古代就有了比較豐富的管理思想和一些很有實效的管理方法。只可惜我們沒能形成系統的管理理論。真正把“管理”提升到科學高度加以研究,應該開始于西方。但是由于管理問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時至今日,大家也還沒有形成對管理的統一認識。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學者對管理有著不同的描述。 在這?對管理的研究和解讀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W·泰羅(1856~1915)從管理的工作任務和結果這個角度,認為:管理是確切地知道要干什么,并使人們用*好、*經濟的辦法去干。 “一般管理理論之父”亨利·法約爾(1841~1925)從管理過程出發,認為:管理就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 “組織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1864~1920)認為:管理就是協調活動。 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1916~2001)從管理的目標角度,認為:管理就是決策。 “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1909~2005)認為:管理是把一群烏合之眾變成一個有效率、有目的、有生產力的特殊過程。 美國管理協會對管理下的定義是:管理是通過他人的努力來達到目標。 我國南京大學周三多(1933~)教授認為:管理是社會組織中,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以人為中心的協調活動。 可以說,他們都是從不同的側面、不同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義。借鑒中外學者對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把管理的定義明確為:所謂管理,就是在特定環境中,管理者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協調以人為中心的組織資源與職能活動,以有效實現目標的活動過程。 這個定義包含著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管理的載體是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可以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學校、一個家庭等等,總之,是一個有特定目的的組織而不是個人。 (2)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人。雖然管理也要涉及對物、財、信息、時間、技術的管理,但是,只有通過對人的管理,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活動。在某種意義上說,企業的競爭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上的競爭,有了好的制度,沒有人才也能把人才吸引過來;反之,沒有好的制度,即使暫時有了人才,也難以長久地留住人才。決定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乃至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因素,就是人才。知人善任,用其所長,揚長避短,是人才配置的要訣。 (3)管理的基本職能是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管理的職能就是管理者為了有效的管理必須具備的功能,或者說管理者在執行其職務時應該做些什么。也就是說,這四項職能在工作中是相互關聯和相互依賴的。 (4)管理的本質是協調。在一般意義上說,管理的任務就是通過采取某些具體的手段和措施,創造一種環境,包括組織內部和外部的環境,使所有管理對象在特定的環境中,做到協調而有序地進行活動。 (5)管理的目的或任務是實現組織目標。 (6)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不同組織以及同一組織的不同時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不同,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的管理必須充分考慮組織內、外的?定環境條件。 (7)管理的活力在于創新。管理是一個動態的活動,沒有章程可循,要達成組織目標需要具有一定的創造性。 【課堂活動1-1】你認為管理概念多樣化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你對管理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給管理下一個定義。
管理學實務(高等職業教育經管平臺課精品教材) 作者簡介
陳鴻雁,教授,二級國家心理咨詢師,長期從事高職教育與企業物流管理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淄博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教師,主講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企業物流運營》《組織行為學》《采購與供應管理》《管理心理學》等課程。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