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魚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43391
- 條形碼:9787559643391 ; 978-7-5596-4339-1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魚之卷 本書特色
自江戶海量的博物名畫圖譜中精心遴選180幅筆觸細膩、色彩柔美的圖片恰到好處、簡潔易懂的文字說明華麗而縹緲的日本之美與知性一同撲面而來1.本書系網羅花草、菜樹、鳥類及魚類,貼合了近年來動植物圖鑒類圖書大受歡迎的潮流。 2.本書系所介紹的皆為日本、中國常見的動植物,配以自江戶名畫圖譜中精心挑選的圖片及恰到好處的說明文字,不僅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還可以在欣賞日本和風之美與文化的同時,學習掌握相關的博物知識。成人和兒童都可以通過閱讀此書增長美學鑒賞力,增加見識。 3.本書系由獲得多次出版文化類獎項的工作舍精心編纂,裝幀精美,令人賞心悅目。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魚之卷 內容簡介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為由多次獲得出版文化類獎項的日本工作舍編纂的一套博物圖集,包含《花草之卷》《菜樹之卷》《鳥之卷》《魚之卷》四卷。 書中圖片皆遴選自江戶時代海量的名畫圖譜,精致細膩,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圖片下方還配有簡潔易懂的文字說明。通過閱讀此書系,不僅可以鑒賞感知大和之美,還可以拓寬視野、增廣見聞。 本卷《魚之卷》從江戶時代的魚類圖鑒中精選180幅魚圖片,分門別類介紹其分布、特征、效用等,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色彩,栩栩如生地展現魚之美。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魚之卷 目錄
《魚譜》 005
后藤光生《隨觀寫真》 026
毛利梅園《梅園魚品圖正》 039
毛利梅園《梅園魚譜》 070
奧倉辰行《水族寫真》 086
藤居重啟《湖中產物圖證》 087
栗本丹洲《魚譜》 092
栗本丹洲《栗氏魚譜》 102
栗本丹洲《異魚圖纂?勢海百鱗》 176
栗本丹洲《異魚圖贊》 180
栗本丹洲《王余魚圖匯》 181
[ 以上均為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解說 多樣的魚類是食物的寶庫 185
索引 189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魚之卷 節選
解說 多樣的魚類是食物的寶庫 本書以海水魚為中心,收錄了大量江戶時期的彩色魚類插圖。鯨在這里也被作為魚類家族的一員。如果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即使是現在的人來看,也會把鯨當作一種巨大的魚類。總之日本的海洋是一個極具多樣性的生物圈,這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數的。本書在圖版收集和整理上得到了株式會社堀場制作所的大力協助。環境與多樣性這兩大主題,也是堀場制作所作為一個分析儀器制造商一貫堅持的企業理念。 本書開頭部分摘自《魚譜》一書,這本書的復制者和復制年代均不詳,但可以看出它在很多地方引自高松藩主松平賴恭(1711—1771)的《眾鱗手鑒》和《眾鱗圖》。《隨觀寫真》是后藤光生(1696—1771)手繪本在幕府末期的抄本。《梅園魚品圖正》和《梅園魚譜》是出自毛利梅園(1798—1851)之手的系列魚類圖鑒。奧倉辰行(?—1859)的《水族寫真》,*初擬定編繪一部綜合魚類圖鑒,采用了(套色)多色印刷,但*終只完成了“鯛部”。而且收集到的魚類也并非全部是分類學上的鯛。本書中的“小丑炮彈魚”就被以“曼波鯛”之名記載其中。彥根藩士藤居重啟(生卒年不詳)的《湖中產物圖證》是一本以琵琶湖、余吳湖淡水魚為中心的淡水博物志。 本書的后半部分全部選自栗本丹洲(1756—1834)的《魚譜》等作品或其作品的手抄本。栗本丹洲作為本草學者田村藍水的次子出生于江戶神田紺屋町,二十二歲時成為幕府醫官栗本昌有家的入贅女婿,改姓栗本。為了給藥學打好基礎,他潛心研究本草學,是江戶著名的博物學者之一。除了《魚譜》以外,丹洲還為后世留下了《千蟲譜》《鳥獸魚寫生圖》等大量彩色動物圖譜。 “船底以下皆地獄”。對漁民們來說,水界不僅是一個充滿了危險的場所,更是一個與陸地截然不同的異界。一根釣絲垂入異界深處,有時甚至會到達龍宮。幸田露伴的《幻談》、落語的《野外垂釣》都是一種以垂釣的幻想性為主題的作品。對于垂釣者來說,有時也會釣到目標之外的獵物,人們把這樣的獵物稱作“外道魚”。外道本來在佛教上用來指異端或者惡魔。雖然從加工好的魚塊或者魚制品上,我們已經很難想象它們原來的面目,可是在海洋世界的大家族里,的確有不少名副其實的奇魚怪魚外道魚。如果在魚網中發生破損,或因水壓變化而變形,那么就更是要變得容貌怪異、面目全非了。當然還會變臭。所以只要聽到哪里捕到了什么罕見的魚,江戶的畫師和博物學者們就會立即趕到港口或者魚市,繪制魚圖。而*終要完成一部精確的魚譜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包括這些外道魚在內,日本人迄今為止吃過的魚不計其數。就連劇毒的河豚也吃。傳說中的八百比丘尼據說就是因為吃了人魚(即皇帶魚)的肉活到了八百歲。在人們的心目中外道自有外道的存在價值。日語中魚的發音為“さかな(SAKANA)”,漢字也可以寫成“酒魚”,酒魚也就是“肴(さかな)”。所以說“な(NA)”既代表“魚(な)”也代表“菜(な)”,是一個用來指谷物以外所有食物的詞語。歸根結底,對日本人來說凡是能吃的東西,都可以叫作“さかな(SAKANA)”。 (工作舍?米澤敬)
江戶博物文庫系列魚之卷 作者簡介
日本工作舍 1971年成立于東京。以設計大師杉浦康平和編輯工學開創者松岡正剛所創立。在創社之初,就以罕見的華美裝幀以及強烈的視覺風格廣為人知。曾以雜志《游》、書籍《全宇宙志》等名作深刻影響了日本的文化、藝術、設計以及出版領域。 近年,出版主要圍繞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文學和藝術等書籍為中心展開。制作出版的書籍曾獲得眾多出版文化類、設計類獎項。如第35回、45回日本翻譯出版文化賞,第70回每日出版文化賞等。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