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叢書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教育社會學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536409
- 條形碼:9787040536409 ; 978-7-04-05364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叢書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教育社會學卷 內容簡介
本書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育社會學領域的學科發展,并分別總結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和進入21世紀后教育社會學學科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及主要研究議題,精選了這段時期此領域一些重要的學術論文。本書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改革開放后我國教育社會學學科的重建與發展歷程,為教育社會學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提供重要素材,也為彌補當前中國教育社會學界經典文集缺乏的情況做出貢獻。本書是關注我國教育社會學發展并把握其思想脈絡必不可少的重要參考材料。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叢書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教育社會學卷 目錄
改革開放40年教育社會學代表性論文
西方“學校社會學”研究(上)
西方“學校社會學”研究(下)
社區教育的理念
略論社會分化與教育分流
王小剛為什么不上學了——一位輟學生的個案調查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研究
我國小學課堂交往時間構成的社會學分析
也論教育之適應與超越——對魯潔教授“超越論”的商榷
當前中國城鄉人口社會流動與教育之關系
班級:社會組織還是初級群體
教師的階層身份、社會功能與專業化——西方馬克思主義關于教師的研究
社會階層分化與高等教育機會均等
教育不平等的年代變化趨勢(1940-2010)——對城鄉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再考察
高等教育擴展與入學機會差異:1978
回歸生活世界的教育學
精英的選拔:身份、地域與資本的視角——跨入北京大學的農家子弟(1978-2005)
略論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從局限編碼到曼布利諾頭盔:聾教育的社會學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出版說明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叢書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教育社會學卷 節選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教育社會學卷》: 在教育社會學研究中,運用社會學理論來分析教育制度是一個重要趨勢。對教育制度進行分析是許多教育社會學出版物的主題,這種情況既見諸歐洲(包括東歐),也見諸北美。 但是,在一段時間里,把學校作為一個完整的組織,并把學校這一復雜的組織作為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來加以分析的著作,相形之下為數較少。近年來,這已引起人們的關注且已開始加強研究。另外,通過對學校的研究來思考教育改革,也日益成為必要。于是,形成了教育社會學研究中的一個新趨勢或日新領域——學校社會學。 著重對教育系統中學校這一層次進行分析,這是學校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具體地說,學校社會學主要研究學校組織的特性和學校組織的社會環境。 對學校組織進行研究,可以使用不同方法。實際上,學校處于幾種逼近法的交合部。歐美學校社會學中使用的方法,按其性質基本上可以分為“組織分析”“制度分析”和“系統分析”。這樣,也就形成了歐美當代學校社會學的三大學派。 我們在此不可能全面評述歐美學校社會學的各個側面,僅就幾個問題予以討論。 一、學校應是一個優先得到研究的層次 1.學校是一個*重要的“中觀系統” 在許多教育系統中,各種不同要素諸如教學計劃、學校設置、學生人數、設備標準、培養目標乃至師資培養等,一般都在全國性決定作出之后,才能有所變化。但與此同時,即使全國性決定制約著實際的教學和教育工作,教師在實際活動中也還是由自己作出某些決定的。這些決定多半以一個班級中收集到的信息為基礎,因此,通常只涉及~個班級的學生。整個國民教育系統,就是通過全國每天在極不相同的情況下每個教師作出的“微觀決定”而在運轉的。這是彼此有聯系但又有區別的兩級決定,一級由教師用教學和教育方法來處理,另一級往往在教育規劃和確定國民教育系統方向時才涉及。 可是,人們經常忘記了不僅存在著上述兩級決定,在這兩級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層次”,而其中*重要的一個“層次”就是學校本身。由學校作出的決定,既可以同高于學校的領導機構,也可以同教師在班級里作出的決定加以區分。在這三級決定中,確實,無論哪一級都不是完全獨立的:高一級領導機構的決定制約著(至少影響著)學校的決定,學校的決定又制約著教師的“微觀決定”的行動范圍。但不能因此把學校的決定同其他兩級決定相混淆。因為,學校的決定基于整個學校中收集到的信息,這些信息是學校行動的依據;學校的決定所要解決的又是每所學校特有的結構問題。 所謂學校的結構問題,意謂僅僅依靠改變教師行為所不能解決的困難。在一般情況下,改進教師行為足以解決教學和教育上不少問題。例如,剛擔任教師的人如要借助他的提問來保持學生的注意,那他首先應當向全班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再向一名學生提問。教學和教育的方法論中包含了大量的“技巧”,掌握它的教師就能事半功倍。但必須看到,學校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的解決,比教師行為的改變要困難得多。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更難發現這一類問題,還由于人們不時在用傳統的方法加以實驗。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叢書改革開放40年中國教育學科新發展:教育社會學卷 作者簡介
鄭新蓉,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族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語言和文化適宜的教育學、農村教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與支持、教師口述史、性別教育。主要代表作有《現代教育改革的理性批判》《性別與教育》等。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