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說武當秘技系列:武當密傳短棍
-
>
國際象棋入門 修訂本
-
>
西北八門拳技蹤述
-
>
健身氣功圖解: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六字訣
-
>
實用武術擒拿訓練教程: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
>
武當流通門技擊闡秘
-
>
武當流通門武功闡秘
太極魚文庫太極拳經典拳論評注/太極魚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957690
- 條形碼:9787500957690 ; 978-7-5009-576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極魚文庫太極拳經典拳論評注/太極魚文庫 本書特色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氣宜鼓蕩,神意內斂。 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 ——武禹襄 ★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 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 秤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 權彼來之長短,毫發無差。 ——李亦畬 ★輕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 ——楊健侯 ★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里藏針之藝術。 身軀宜中正而不倚,脊梁與尾閭宜垂直而不偏。 ——楊澄甫 ★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 ——郝月如
太極魚文庫太極拳經典拳論評注/太極魚文庫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四個章節。章為太極拳譜概況,重點圍繞李亦畬生平闡述了“老三本”產生的歷史,考證了舞陽鹽店得“王宗岳太極拳譜”的來歷,論述了《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的變遷,解讀了經典拳論作者、拳譜的篇章結構、“太極拳”名稱的演化以及“老三本”的價值。第二章為“郝和本”拳論評注,系統圍繞《太極拳論》原著、《十三勢架》《身法》《刀法》《槍法》《十三勢:一名長拳,一名十三勢》《十三勢行工歌訣》《打手要言》《打手歌》《四字不傳密訣》《太極拳小序》《五字訣》《撤放密訣》和《走架打手行工要言》等,逐一進行詳盡評注,內容浩繁,論述精當,學術價值頗高。第三章為附錄,主要圍繞武秋瀛的《釋原論》和《打手論》,武酌堂的《結論》,李啟軒的《球之喻》《“敷”字訣解》和《太極拳走架白話歌》等經典拳論加以評注。第四章則為太極拳文化思考,高屋建瓴,突出宏旨,通過對太極拳理論文化奠基人武禹襄其人武學思想的深度探源,為我們描摹了其來龍去脈:一是引文入武——傳統文化與傳統武術相互融合的產物:二是軍事思想對武禹襄太極拳理論體系的影響:三是水文化對武禹襄武學思想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而對太極拳文化這個大的文化命題進行了全面科學的詮釋。
太極魚文庫太極拳經典拳論評注/太極魚文庫 目錄
**節 李亦畬太極拳譜介紹
一、李亦畬生平簡介
二、解讀“老三本”
第二節 舞陽鹽店得“王宗岳太極拳譜”考
第三節 《山右王宗岳太極拳論》的變遷
一、“丁丑本”中的《王論》
二、“王恭甫本”中的《王論》
三、“王鏡清本”中的《王論》
四、《太極拳使用法》中的《王論》
五、《太極拳釋義》中的《王論》
第四節 解讀“老三本”
一、拳論作者
二、拳譜的篇章結構
三、 “太極拳”名稱的演化
四、“老三本”的價值
第二章 “郝和本”拳論評注
**節 《太極拳論》評注
一、《太極拳論》原文
二、《太極拳論》評注
第二節 《十三勢架》評注
第三節 《身法》評注
第四節 《刀法》《槍法》評注
一、《刀法》
二、《槍法》
第五節 《十三勢:一名長拳,一名十三勢》評注
第六節 《十三勢行工歌訣》評注
第七節 《打手要言》評注
一、《打手要言》原文
二、《打手要言》評注
第八節 《打手歌》評注
第九節 《四字不傳密訣》評注
第十節 《太極拳小序》評注
一、《太極拳小序》原文
二、《太極拳小序》評注
第十一節 《五字訣》評注
一、《五字訣》原文
二、《五字訣》評注
第十二節 《撒放密訣》評注
第十三節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評注
第三章 其他評注
**節 武秋瀛拳論評注
一、《釋原論》
……
第四章 太極拳文化思考
后記
武林閑人——記當代太極拳史論家、武式太極拳名家楊志英
太極魚文庫太極拳經典拳論評注/太極魚文庫 作者簡介
楊志英,1965年生,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人。現任中國廣府太極拳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武派太極拳養生協會秘書長、邯鄲太極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北美洲武(郝)派太極拳聯盟顧問、永年郝為真太極拳學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職。 師從胡鳳鳴、吳文翰習煉武式太極拳。當代著名太極拳史論家、武式太極拳家,永年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式太極拳)傳承人。藝理俱佳,勤于著述,人譽“永年太極一支筆”。發表武術文章161)余篇,出版專著《解析太極拳檔案》《董英杰太極拳釋義》等,,曾做客河北電視臺《燕趙大講堂》欄目,錄制系列節目《永年太極拳》。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