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0493
- 條形碼:9787568060493 ; 978-7-5680-604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本書特色
180多年前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什么決定在印度種植茶葉? 英國人是如何在印度開發和締造一個紅茶大國? 英國人羅伯特?福瓊真的如同媒體中所說憑一己之力令茶葉種植業在印度大陸安家落戶,終導致了中國茶產業的衰落嗎? 這段現已湮滅無聞的歷史在中文資料中難以找到完整系統的答案,本書作者深入追溯和研究19世紀英國人曾經在印度創立的輝煌茶產業歷史,為讀者還原一段完整的印度茶葉發展史,也為茶葉文化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文字和圖片。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內容簡介
▼ 學術研究與文學敘事相結合本書查閱研究了縱橫180年的文獻、期刊、史料,考證1800個地名、機構、專業術語,記述540位有名有姓的歷史角色,將英國種植茶葉的起源和歷史事件按照時間的進程和空間的拓展加以敘述和詮釋,力求為讀者提供準確和通俗易懂的大英帝國茶園發展歷史。▼全面解析帝國茶園的歷史?帝國茶園的起源?19世紀30年代,英國在印度大陸開啟了一場對抗中國的茶葉商業戰爭。在喜馬拉雅山脈、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和南印度高止山脈的罌粟花、藍靛、黃麻和棉花種植地之中,英國人開始了一場重構世界茶葉商業格局和秩序的“芳香事業”。?占領阿薩姆地區?19世紀3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宣布將上阿薩姆地區全部納入英國殖民地版圖,歸屬于孟加拉管轄區,上阿薩姆地區被劃分為錫布薩格爾區和勒金普爾區。曾經統治阿薩姆地區 600 年的阿洪王朝正式滅亡。?阿薩姆茶葉商業大開發?20 世紀 40 年代,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茶葉總產量已經達到了21 多萬噸,其中阿薩姆地區占總產量的一半。廣袤肥沃的阿薩姆平原成為了綠意蔥蔥的帝國茶園。▼ 精裝典藏從全書品質到裝幀設計,作者均親自把關,嚴謹校訂。裸脊鎖線精裝,潘通色印刷,進口雅質紙,以松木紙漿為原料,擁有植物纖維,紙色護眼,精致雙封呈現。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目錄
**章 帝國茶園的起源
一、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印度 001
二、打破中國茶葉供應壟斷 006
第二章 發現阿薩姆野生茶樹
一、神秘的阿薩姆野生茶樹 021
二、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阿薩姆 036
三、英緬戰爭后的阿薩姆地區 051
四、科學家考察上阿薩姆地區 067
第三章 戈登中國茶區竊取之行
一、潛入福建安溪茶區 083
二、武夷山茶區冒險 098
第四章 阿薩姆茶葉試驗場
一、帝國**家茶葉試驗場 108
二、**批阿薩姆茶葉送往倫敦 128
三、布魯斯兄弟和景頗部落比薩首領 138
四、薩地亞鎮和茶布瓦茶園 154
第五章 阿薩姆茶葉商業大開發
一、**家茶葉種植公司——阿薩姆公司 161
二、**個種植茶樹的阿薩姆人 201
三、阿薩姆地區茶葉開發狂熱 208
四、察查和錫萊特地區茶葉種植 223
五、阿薩姆地區茶葉的運輸 232
六、二戰和印度獨立時期的阿薩姆茶區 248
第六章 喜馬拉雅雪山下茶葉種植
一、庫馬盎和加瓦爾茶葉試驗場 255
二、岡格拉山谷茶葉種植 282
第七章 羅伯特?福瓊中國竊取之行
附錄1 單位換算
貨幣 309
重量 310
面積 310
長度 310
附錄2 十九世紀英國生產的茶葉等級名稱311
紅茶(Black Tea) 311
綠茶(Green Tea) 312
主要參考文獻313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節選
帝國茶園的起源 18 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英國茶葉消費的流行,英國國內市場對茶葉的需求量快速增長。由于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了與中國的茶葉貿易,一直安享著壟斷茶葉貿易帶來的巨大利益,英國政府也從茶葉的貿易中攫取了巨額的財政收入。到18 世紀末,英國東印度公司茶葉貿易額超過貿易總額的60%。從1711 至1810 年,英國國內茶葉消費量從182.2 萬磅增加至20434.5 萬磅,增長約111倍,英國政府從茶葉貿易中征收的稅款達到7700 萬英鎊。1840 年,英國國內茶葉消費量達到34441.8 萬磅。 英國喝茶時尚引領著整個歐洲大陸,也影響了其他殖民地和美洲大陸。茶葉成了緊俏的商品,但是英國只能從世界唯一的產茶國——中國進口茶葉,中國壟斷了全球的茶葉供應。英國政府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與中國清政府和中國茶葉商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已經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共識,即“與其現在容忍中國政府的供應,不如采取一些能更好保證茶葉可持續供應的措施”。英國人認為:在世界上,中國人不應該獨占這種具有巨大利益的茶葉生產資源,必須想方設法打破中國茶葉生產的壟斷。盡管如此,由于英國國內茶葉需求旺盛,為了眼下的巨大利益,英國東印度公司只能繼續從中國進口茶葉,眼睜睜地看著白花花的銀子流向中國,卻無可奈何。 為了扭轉貿易逆差,英國東印度公司想盡了一切辦法,終于發現鴉片在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英國東印度公司可以通過在印度大力推廣鴉片的種植和加工,然后出口鴉片到中國,從而獲取巨額的利潤。1758 年,英國議會授予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生產制造鴉片的壟斷權。1773 年,英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將鴉片的非法貿易搶了過來。1776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出口60 噸鴉片到中國。至1830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出口了近1500 噸鴉片。英國東印度公司用印度生產的鴉片出口至中國,獲取的利潤已足夠支付購買茶葉的費用。鴉片戰爭爆發前的1833 年,中國進口的鴉片總值已經達到1500 萬兩,而出口茶葉的總值才900 多萬兩。但英國東印度公司并不滿足,英國人擔心中國清政府頒布實施的禁煙令。同時兩國之間的政治和貿易關系上云譎波詭的緊張狀態,也使得東印度公司預測到非法的鴉片貿易不會長久。而長期以來,中國清政府對英國人的忽視和偏見,清朝官員的貪得無厭和腐敗,中國茶葉商人自大傲慢的態度,以及中國茶葉質次價高和摻假等行為惹怒了英國人,他們認為中國的行徑嚴重傷害了大英帝國擁有的文明優越感。 “對于東印度公司而言,長期以來,任何國家,更何況是‘落后的東方諸國’中的一員,膽敢如此明目張膽地無視一個擁有震懾全世界的強大海軍的國家所發出的貿易倡議,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英國植物學家納桑尼爾?瓦里奇博士在遞交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報告中也明確認為,“當務之急是,文明生活的舒適和享受不能依賴于這個專橫國家反復無常且任性的供應。由此,英國東印度公司從心底里希望盡早擺脫中國茶葉供應的壟斷狀況。 阿薩姆茶葉商業大開發 20 世紀 40 年代,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茶葉總產量已經達到了21 多萬噸,其中阿薩姆地區占總產量的一半。廣袤肥沃的阿薩姆平原成為了綠意蔥蔥的帝國茶園。英國茶葉種植園主和茶葉公司的職員們正悠閑地享受著茶葉帶給他們的財富和舒適的生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破了偏于一隅的阿薩姆茶區的寧靜的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阿薩姆茶區成為了英國茶葉的主要供應地和美國、英國、中國等盟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基地及大量難民的庇護地。 1941 年,在歐洲戰場上,英國抵抗德國法西斯的戰爭進入到危急的階段,德國不斷地持續轟炸倫敦,英國陷入彈盡糧絕的危險境地之中。1942 年英國政府不得不四處大量采購物資,英國政府采購訂單大物資,按照重量計分別是子彈、茶葉、炮彈、炸彈和炸藥。當時的英國食品部全權負責茶葉的采購和供應,德國高統帥部完全理解破壞英國茶葉供應的重要性,所以德國轟炸倫敦的重要目標就是被稱為“茶葉街”的明辛街。據當時的記錄,明辛街遭到了德國轟炸機的猛烈轟炸,茶葉、金融、貿易、財務業務全部停止,昔日繁華的明辛街道和貯存的 3000 多噸茶葉全部被轟炸摧毀,迫使英國政府采取了嚴格的食品配給制,每周每人配給兩盎司黃油和奶酪、八盎司糖、四盎司培根和兩盎司茶葉,一天三杯茶,配給制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可見當時茶葉在英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帝國茶園:茶的印度史 作者簡介
羅龍新 茶學研究員。現任深寶華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華南農業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茶葉加工技術研究和茶葉歷史研究。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制茶研究室主任。發表專業研究論文6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0多項,9次獲得省部級科學進步獎。著有《茶葉加工》《制茶》《聞著茶香去旅行——斯里蘭卡紅茶故事》《尋茶斯里蘭卡》等著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