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吳宓研究的新拓展和新突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90529
- 條形碼:9787510890529 ; 978-7-5108-905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吳宓研究的新拓展和新突破 本書特色
吳宓先生學貫中西,文博古今,是中國現代文化名人、愛國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當年留美“哈佛三杰”之一,清華國學院創辦者,1942年就已經是英國文學“部聘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外國文學、翻譯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教育家、詩人、紅學家和國學大師。 本書運用新發掘資料,從新的視角,對吳宓的生平交游、思想觀念及教育實踐等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和創新,敞明去蔽,進一步確證吳宓會通中西、傳承文明的博雅人生及其學術貢獻。
吳宓研究的新拓展和新突破 內容簡介
《吳宓研究的新拓展和新突破》為西南大學“紀念吳宓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所收論文主要圍繞吳宓與《吳宓日記》、吳宓與新人文主義、吳宓與國學教育、吳宓與雜志編輯、吳宓生平思想等論題作討論,力圖有所突破和創新,特別對吳宓先生的生平交游、思想觀念及其教育實踐等方面,敞明去蔽,進一步確證吳宓先生會通中西、傳承文明的博雅人生及其學術貢獻。
吳宓研究的新拓展和新突破 目錄
《吳宓日記續編》與吳宓的精神世界
大文學視野下的《吳宓日記》
《吳宓日記》,為何而作?
《吳宓日記續編》中的、
《吳宓日記續編》中的魯迅
文教中華終是夢 懇求免為人民師
新世紀吳宓研究的新亮點
吳宓與新人文主義
吳宓的1937
吳宓的身份想象:“人文主義者”與“圣人”
道德中心主義:吳宓文學觀的當代審視
新人文主義與吳宓的紅學研究
吳宓與國學教育
科學與人文之間的抉擇
吳宓、唐君毅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比觀
博雅精神的傳承者
論吳宓的國學教育思想及意義
試論馮友蘭“負方法”對維特根斯坦“不可說”論的借鑒與發展
吳宓與《紅樓夢》研究管見
吳宓與雜志編輯
學衡派的“新詩”文體觀及其傳統根脈
吳宓與《學衡》:整合的文化現代性理路
論學衡派的文學觀
吳宓的編輯實踐與編輯思想
吳宓的文化與翻譯態度:堅守與適應
吳宓主編《武漢日報·文學副刊》的初步考察
《武漢日報·文學副刊》總目錄
《武漢日報·文學副刊》作者生平索引
吳宓生平思想
共和國時期吳宓的詩歌創作及精神困境
交會與誤會:吳宓與“戰國策派”
論共和國時期吳宓的政治思想
學侶重逢*愛君
往事與隨想
從吳宓愛情觀看五四“新”“舊”矛盾
鄒蘭芳與張宗芬:建國后吳宓愛情中的兩位女性
許伯建與吳宓
從安吳堡走出的國學大師
紀念吳宓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編后記
吳宓研究的新拓展和新突破 作者簡介
王本朝,文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自1990年至今,在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和西南大學文學院工作。1993年破格提為副教授,1998年評聘為教授。現為西南大學人文學部部長,二級教授,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出版學術著作7部,主編教材、著作8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刊物全文轉載40多篇,被學術研究界評論和引用800多篇次。 占如默,西南大學文學院教師,在讀博士。主講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國學概要、宋詞專題、經典誦讀等課程,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唐宋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主持教育部社科規劃青年項目、重慶市社科規劃培育項目“《吳宓留美筆記》手稿整理與研究”,與人合作出版專(編)著7部,在《文獻》《現代中文學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篇。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