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學叢書 小學教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17550
- 條形碼:9787533417550 ; 978-7-5334-175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學叢書 小學教育學 本書特色
《小學教育學》(作者:田本娜)力求體現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使觀點明確,論點清楚。從我國小學教育的實際出發,認真總結新中國建國以來、尤其是新時期以來的小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經驗,吸取成熟的研究成果,實事求是地論述我國小學教育學的理論體系,突出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教育學叢書 小學教育學 內容簡介
《教育學叢書:小學教育學》力求體現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使觀點明確,論點清楚。從我國小學教育的實際出發,認真總結新中國建國以來、尤其是新時期以來的小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經驗,吸取成熟的研究成果,實事求是地論述我國小學教育學的理論體系,突出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教育學叢書 小學教育學 目錄
**章 小學教育概論
**節 小學教育發展簡述
第二節 小學教育的性質和任務
第二章 小學教育的目標與組成部分
**節 小學教育的目標
第二節 小學教育的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
第三章 小學生
**節 小學生的生理發展與教育
第二節 小學生的心理發展
第三節 小學生的學習品質和道德規范
第四章 小學教師
**節 小學教師的任務和職責
第二節 小學教師的素質
第三節 小學教師的學生觀和工作特點
第五章 小學的課程設置
**節 我國小學課程發展簡述
第二節 現行小學課程設置
第六章 小學教學過程
**節 小學教學的構成因素、功能與任務
第二節 教學是特殊的認識過程
第三節 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
第七章 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指導
**節 小學生學習的認知過程及指導
第二節 小學生學習的非認知過程及指導
第八章 小學教學基本原理
**節 小學教學原理概述
第二節 小學教學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 小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模式
**節 小學教學方法
第二節 小學教學手段
第三節 小學教學模式
第十章 小學教學藝術
**節 小學教學藝術概述
第二節 小學課堂教學藝術
第十一章 小學各科教學概述(上)
**節 小學思想品德科教學
第二節 小學語文科教學
第三節 小學數學科教學
第十二章 小學各科教學概述(中)
**節 小學自然科教學
第二節 小學社會科教學
第十三章 小學各科教學概述(下)
**節 小學音樂科教學
第二節 小學美術科教學
第三節 小學體育科教學
第十四章 小學復式教學
**節 復式教學概述
第二節 復式班的課堂教學
第三節 復式班教學的組織工作
第十五章 小學課外活動
**節 小學課外活動概述
第二節 小學課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第三節 小學課外活動的指導
第四節 小學少先隊活動的輔導
第十六章 小學班主任工作
**節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內容
第二節 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法
第三節 小學生班集體的形成與教育
第十七章 小學教育評價
**節 小學教育評價概述
第二節 教育評價的原則和程序
第三節 小學教育評價的基本對象
第十八章 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協調
**節 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協調
第二節 學校與社會教育的協調
第十九章 小學學校管理
**節 小學學校管理概述
第二節 小學學校管理范圍
第三節 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第四節 小學校長的素質及其領導藝術
第二十章 小學教育改革實驗
**節 小學教育改革實驗概述
第二節 小學教育改革實驗的程序
后記
教育學叢書 小學教育學 節選
一小學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小學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要了解小學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及任務,首先還得從教育學談起。 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及其一般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簡言之,教育學是以研究人的教育活動為對象的。人的教育活動的外部表現為教育現象,而其發展的內在聯系的本質為教育規律。教育現象是多種多樣的,人們比較熟悉,凡接受教育的人大都有一定的感受和體驗。但是對于教育的本質規律,并不是人人熟悉、易于掌握的。即便是多年的教育工作者,盡管他們在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并不一定都能自覺地認識到其工作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哪些做法符合了或違反了教育規律。教育學的研究任務,就是通過對教育現象的分析研究揭示教育的本質規律。教育學既研究教育的一般規律,也研究教育的特殊規律。 人類在長期的教育實踐活動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教育經驗;人們根據不同的認識世界的方法,逐漸將對人類教育活動的現象及其規律的認識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就稱之為教育學。我國的《學記》(約公元前403一前211)就是論述我國古代教育經驗的論著,也是世界上*早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教學的書籍。但它多為片斷的結論,尚未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不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不少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廣大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經驗,這為后來的教育科學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教育學史上,一般認為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所撰寫的《大教學論》(1632年)可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教育學。而1806年出版的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著述的《普通教育學》是*早的以教育學命名的專著。 19世紀后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教育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使教育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0年代,由教育家楊賢江撰寫的《新教育大綱》,就是我國**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育專著。新中國成立后,40多年來,教育科學理論界為建立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學,做了大量工作,雖然歷程曲折、艱苦,但終于出現不少有較高水平的教育學專著。目前,面臨新興科學的挑戰,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都促使教育學向更加科學化方向發展。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