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與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34442
- 條形碼:9787565034442 ; 978-7-5650-344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與探索 內容簡介
本論文集旨在從大學生成長成才這一視角向大家展現池州學院學生管理和思政工作的特點, 通過相互交流、學習和借鑒, 對這方面工作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上向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過程中起到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與探索 目錄
何種正義不羞辱
——兼論馬克思的正義觀
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問題與發展
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價值定位與路徑思考
《反對本本主義》對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啟示
論鄧小平的群眾觀及其當代價值
高校美育的瓶頸及其突破分析
案例式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實踐教學中有效運用研究
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教學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就業指導課教學實效性思考
淺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輔導員隊伍建設與學生管理篇
虛擬學習共同體:高校輔導員專業成長的新路徑
輔導員工作需要雙重目標管理
基于有效性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于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反思
基于道德視角的輔導員工作創新
新升格本科院校輔導員工作探討
輔導員如何為實現中國夢助力
三位一體:高校主題班會的整合創新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教育的整合
我國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原因及對策研究
輔導員工作視域下的高校貧困生關愛教育
高校班級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初探
校園主流文化建設與就業指導篇
新時期高校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研究
高校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及應對策略探析
高校學生社團的法治化建設研究
高校和諧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研究
高校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大學生選秀對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啟示
高校就業指導中的人生理想教育
目標管理在大學生職業規劃中的運用
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思考
——基于學生工作案例
……
實踐情境模式創新與實證分析篇
后記
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與探索 節選
《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與探索》: 二、案例教學法在“原理”課中的運用現狀 案例教學*重要的是要以授課教師為主導、以教育對象學生為主體,教師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案例的討論,并將其和課本的相關原理、觀點相結合,這樣才能發揮案例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從“05方案”實施至今,案例教學法在“原理”這門課中已經得到實施,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原理”課教師對案例教學方法認識不到位 從“05方案”實施以來,教育界和理論界出版了相關的“原理”課實踐教學案例百例或相關叢書。案例教學在“原理”課中的運用已經經過了幾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經驗。但就“原理”課來看,大部分教師在“原理”課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比例不是很高。本課題組針對“原理”課的案例教學對安徽各高校發放問卷共計1000余份,從收回的問卷來看,其中:對“您在‘原理’課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次數”的回答,有38%的教師選擇沒有使用過,43%的教師選擇部分章節使用。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案例教學在“原理”課中的運用還有待加強,究其原因仍是高校教師要加強對案例教學的認識,對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要充分了解。在問卷調查中,有的老師把案例教學等同于帶學生參觀實習、看視頻錄像教學片這類形式的教學,弱化了案例教學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教師必須提高對案例教學的認識,并且積極主動地組織案例教學。本次問卷針對安徽各高校進行調查,數據顯示,從事“原理”課教授的教師,青年教師(35歲以下的)占整體教師比例的58%,但由于青年教師在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中難以掌控整個局面,導致部分青年教師回避案例教學這一有效的方法,而以簡單的學生參觀考察、課堂播放視頻教學片取而代之,這也是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固化教學模式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原理”課實踐教學的教學弊端。 (二)“原理”課教師在選擇案例中的困境 案例教學要發揮其特有的教學實效性,*終還是要看教師針對具體章節選取的案例。馬克思曾經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對于課堂教學的對象——大學生來說,有時代代表性且能引起大學生共鳴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學案例解析》是隨課本下發給高校教師的教輔材料,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該教材的大量案例因其內容陳舊,已不適應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變化需求,不能正確地反映新時期的特點,不能發揮該教輔教材的有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在教學中選擇案例時的捉襟見肘。 目前,“原理”課中使用的案例的針對性不強,也是案例教學的突出的問題之一。“原理”課教師由于受到時間及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采用案例時通常是“拿來主義”,這樣就導致了案例聯系“原理”課的實際效果減弱。問卷調查顯示:對“您在選擇案例時主要突出哪些方面”的回答,有35%的教師選擇了趣味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原理”課案例教學的現狀。部分教師為迎合當代大學生的喜好,選擇趣味性強的案例而忽視了其相關原理的理論性講授,這也使“原理”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
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與探索 作者簡介
俞念勝,男,1984年生,安徽貴池人,池州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池州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安徽省哲學學會會員。 近些年來,一直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安徽省社科聯項目、安徽省教育廳人文重點項目和安徽省振興計劃名師工作室等項目。在《學習與實踐》等CSSC1和高校學報上發表教科研論文二十余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