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孤獨為友-如何獲得內心世界的輕松和愉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96893
- 條形碼:9787550296893 ; 978-7-5502-9689-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孤獨為友-如何獲得內心世界的輕松和愉悅 本書特色
《與孤獨為友:如何獲得內心世界的輕松和愉悅》是一本從專業心理學角度分析孤獨內心,教你如何獲得幸福和價值之書。 一個人的時間就是人生中*重要的思考時間。我一直很孤獨——這樣的我是為何、怎么從孤獨中逃離了出來? 總是很擔心如果不跟風會被朋友排擠掉。本書獻給擁有這種想法的你,不要因為害怕孤獨而不敢跟朋友、家人對立。要坦蕩蕩的對自己的內心說“我就是我”、創造屬于我的未來。
與孤獨為友-如何獲得內心世界的輕松和愉悅 內容簡介
日本心理學大師、暢銷書作家和田秀樹傾力巨獻。被稱為“內心與身體的醫院院長”,在日本極受歡迎。著有《養成9個好習慣·停止自尋煩惱》《不要感情用事》等眾多暢銷書
首次在大陸出版發行
深入研究無處不在的孤獨內心
揭秘獲得幸福和價值的恰當方法
與孤獨為友-如何獲得內心世界的輕松和愉悅 目錄
第 1 章
停止從眾
002/ 回歸“我本位”
002/ 我是誰
003/ 我因何來到世上
004/ “他本位”是內心不安的源頭
006/ 換位思考能帶來自信
008/ 為何要從眾
008/ 孤獨引起的三種應激反應
009/ “溫和的叛逆青年”VS“X 世代”
011/ 提倡從眾的九十年代美國郊區型社會
013/ 過分從眾會喪失個性
016/ 不要逃避孤獨
016/ 對孤獨的應激反應反而加劇了孤獨感
017/ 三十多歲獨身男子的內心世界
018/ 除去“假面”一無所有的人
021/ 由假想和諧演變為脫離正軌
021/ “中產階級之夢”幻滅的三個瞬間
023/ 從貧困的角度來解讀孤獨
024/ 擺脫從眾心理的人
025/ 不要輕言放棄
第 2 章
交友要寧缺毋濫
028/ 了解孤獨的優勢
028/ 孤獨的天才們
029/ 孤獨與思考的相容性
030/ 孤獨是培養獨創性的良機
032/ 交友眾多≠個人魅力
032/ 孤獨與“疏離感”的區別
034/ “孤獨無益”不過是定式思維
035/ 學習“御宅”范兒
037/ “無友不歡”的想法限制了個體的潛能
第 3 章
走進書的世界
040/ 唯有讀書高
040/ 用知識武裝自己
041/ 知者自謙
043/ 知者方能談笑定乾坤
045/ 了解自己
045/ *熟悉的陌生人
046/ 榜樣就在書里
049/ 鍛煉批判性思維
049/ 用語言構筑思維
050/ 通過“律師式思維訓練”提升創造力
第 4 章
尋找同道中人
054/ 得一知己足矣
054/ 他人能幫你更好地認識自己
056/ 被接納感會讓內心更強大
057/ 偉大的愛迪生,偉大的母親
059/ 眾人拾柴火焰高
061/ 如何增加被接納感
061/ 自我意識較強的童年
064/ 不以“不能”為恥
066/ 不懼怕被排斥
066/ “另類”比“泛類”更強大
067/ 無須在意他人的目光
069/ 如何打破常規
070/ 承認批評的合理性
第 5 章
學會依仗他人
074/ 他人的存在至關重要
074/ 依賴癥源于“獨樂樂”
075/ 正常思維模式被替換后的惡果
078/ 要把人當成依賴對象
080/ 依仗他人不等于任性妄為
080/ 依賴龐雜事物是人類生存的前提
081/ 善于與孤獨為友者多有數個依賴對象
082/ 關鍵詞為“互相支撐”
第 6 章
構筑避風港
086/ 為何有的人很難交到朋友
086/ “成年人無好友”純屬無稽之談
088/ “獨樂者”的獨處時光是否充實
089/ 吧臺式酒館的妙處
091/ 趨附他人之人
091/ “附和壓”敏感者的特征
092/ 做個“有趣的怪人”會更輕松
094/ 逃離原有環境能有效避免被欺負
094/ 先要改變環境
095/ 不要奢望能互相理解
097/ 網絡能成為避風港嗎
097/ SNS(社交網絡)只是臨時避難所
098/ 網癮正悄然走近當代青少年
101/ 什么!日本竟是依賴癥大國
102/ 嚴把關,對依賴癥說“不”
第 7 章
不要太較真
106/ 舍棄表面功夫
106/ 每個人的思想都是自由的
108/ “表面化”教育模式的巨大陷阱
110/ 輕視他人原無可厚非
111/ 在家里更要敞開心扉
113/ 你在為誰當好人
113/ 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114/ 好人更易受惡性壓力的影響
116/ 凡事都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第 8 章
勇于暴露弱點
118/ 無須太在意他人的想法
118/ 得眾人相助者究竟有何魅力
119/ 越自信的人越不怕暴露弱點
121/ 無須做到長袖善舞
121/ 朋友越多越了不起?
123/ 坦誠與率真是法寶
125/ 不善言辭者的交際秘訣
127/ 功利主義者的悲哀
127/ 搞垮日本的拜金主義
128/ 女性改變世界
130/ 男性改變家庭
第 9 章
借助專業人士的力量
134/ 精神醫學離我們并不遙遠
134/ 日本人對心理咨詢的關注度普遍較低
136/ 為數不少的咨詢平臺
138/ 試著講出心聲
138/ “說出來”與“想明白”
140/ 善于借助他人之力者多事半功倍
142/ 增加選項
142/ 專業人士能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143/ 選項越多越有底氣
145/ 后 記
展開全部
與孤獨為友-如何獲得內心世界的輕松和愉悅 作者簡介
和田秀樹,1960年出生于大阪。1985年東京大學醫學部畢業。歷經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精神神經科助手、美國卡爾門寧格精神醫學校國際研究員、浴風會醫院精神科,成為國際醫療福祉大學大學院教授(臨床心理學專攻)、川崎幸醫院精神科顧問、一橋大學經濟學部非常勤講師、和田秀樹內心與身體的醫院院長。作為電影導演的處女作《考試灰姑娘》獲得摩納哥國際電影節*秀作品獎,2012年的《我的人生》也獲得了摩納哥國際電影節的4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