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因你而亦-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00587
- 條形碼:9787519600587 ; 978-7-5196-005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因你而亦-2 本書特色
在一個全球創新創業的時代,眾多杰出代表潮起云涌,中國式開發區無疑是國人創新創業的“硅谷”。
作為北京市*同時享受*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亦莊開發區,BDA)無疑具有標桿意義,是中國優秀開發區發展的代表,它成功打造了若干高端產業集群:以*方為龍頭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以中芯國際為龍頭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以北京奔馳為龍頭的高端汽車產業集群;以拜耳為代表的生物制藥產業集群;以SMC、ABB為代表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GE為龍頭的醫療設備產業集群;以國富安為代表的信息安全產業集群……而這些產業集群背后集聚的則是各式各樣的創新創業人才。
本書圍繞“千人計劃”、“海聚工程”、“新創工程”等經認定在亦莊投身創新創業發展的“亦麒麟”領軍人物,講述他們的故事,展示他們的風采,傳播他們的經驗,展現他們的智慧,呈現他們的成功之道,揭示了亦莊產業蓬勃發展背后的人才孵化秘密。
本書契合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創業環境,企業家為創業者講述創業路上發生的故事,亦激勵創業者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因你而亦-2 內容簡介
1、*套*經濟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數百位產業領袖首次集體亮相,全面系統親授成功之道;
2、走進神秘的亦莊產業集群;
3、亦麒麟為什么行?
4、世界500強的故事;
5、不為人知的創業艱辛;
6、亦莊人才集群戰略效應顯現;
因你而亦-2 目錄
序 麒麟人才,綻放精彩 ………………曹鳳岐 \ 1
前言 “因你而亦”——亦莊因你而不同 \ 5
王陽:陽光產業里的陽光人生 \ 1
??
作為經歷過上山下鄉、經歷過改革開放后的**批大學生和 苦讀奮進留學生涯的人,王陽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幸運兒,并且幸 運的由來和祖國的培育、改革和飛速發展密切相關,回報祖國是 理所應當。回國后,他的目標很簡單,希望能為國內生物創新藥 做貢獻,至少做出一個能治病救人的、在全球銷售的、中國公司 生產的生物創新藥,不管是蛋白、抗體還是疫苗。
胡邵京:在抗癌新藥研發路上勇往直前 \ 13
??
病人對科研人員哀求的目光,讓胡邵京深深體會到了人對 生命的渴望,他經常跟身邊的研究人員感慨:得到病人的認可, 讓病人的生命盡可能延長,使他們獲益,是對科研人員*至高無上的褒獎。
張興民:讓“中國版”創新藥造福人類 \ 23
??
作為一名創業者,張興民志向遠大。他想創辦的是一個真 正的創新藥制藥企業,為老百姓提供廉價又高效的創新藥物。 創新藥物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藥物。創新藥從項目設立 到被藥監部門批準上市是一個漫長、高風險、高投入的過程, 在國外,一般需要 8~10 年研發周期和約 10 億美元的研發經費。
章華始:樂章*華彩的部分已開始 \ 35
??
回國創業,讓他發現更新了自我。在國外,他只做技術; 在國內,除了做技術,還要做公司高管,還要和投資人談融資, 這不僅鍛煉了他的管理能力,而且讓他成為一個企業家,企業 家就是這樣煉成的。
劉國旭:在中國點亮*美“芯光” \ 47
??
時光荏苒,一晃就在異國他鄉漂泊了 20 年。雖然工作順利、 家庭和睦、子女雙全,劉國旭卻始終心有缺憾。“那時我在美 國知名企業做到中高層,年薪不菲,經濟寬裕,孩子能進私立 中學;但自己內心還是中國人,在那邊再舒服還是客人。”
馬寧寧:為細胞制藥產業開山辟路 \ 59
??
廣泛的知識面、強大的自學能力,讓馬寧寧在日后爆發了 強大的創新力。與此同時,他對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有了思考: 國內的教育相對封閉,所有的考試都有正確答案,但是現實社 會是開放的,所有要學的東西不再是課本上呈現過的東西,所 有的問題都不知道答案,開放的世界有著開放的問題,需要總 體解決問題的能力。
白先宏:創抗體新藥“亮劍”癌癥 \ 71
??
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整整 8 年。在資金上,常 常今天的開支應付走了,明天的工資又不知道從哪里來。資金 以外,土地、設備和人力資源,都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創 業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白先宏每天還要面對從人人稱羨到人 人拒絕的角色轉換。
吳小兵:行走在學術與產業間的先行者 \ 83
??
每個個體都有他的價值追求,很多女性是通過培養孩子去 實現個人價值,但是吳小兵覺得女性要通過自己去實現個人價 值,在一生中應該自己親自體驗這種追求價值的過程。她喜歡 研究病毒載體,這一生就是想追求智慧的極限,即使達不到這種極限也要去試著理解,到更高深的領域去。
吳漢明:芯片雖小乾坤大 “老吳”伏櫪志千里 \ 95
??
“好面子”的吳漢明備受打擊,深切體會到自己與同學的 差距,暗下決心奮發圖強:學校要求兼修英語課程,他就把每 篇英文課文都背下;課后題不管老師要不要求做,他都一道不 落的做完;在其他人忙于政治活動時,他是班里唯一點著蠟燭 學習的……吳漢明還特別感謝他的老師,“要不是老師幫著開 小灶補基礎,我也不可能這么快就趕上大部隊。”
魏世峰:助中國藥劑登世界高峰 \ 107
??
“改變中國藥品出口主要依靠原料藥和中間體的局面,爭 取中國藥物制劑產品出口。”30 年前,在北醫課堂里,誠靜容 教授和魏樹禮教授的話一直縈繞著在魏世峰的心里。這個痛點, 激起了魏世峰的斗志,使他確立了奮斗方向,踏上了藥物制劑 研究的漫漫征程。
孫 樂:生死時速“智造”生命抗體 \ 119
??
幾經波折,勇于嘗試的孫樂終于找到了他日后為之奮斗終 生的事業——單克隆抗體藥。“人這一輩子,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你的潛力有多大!” 回憶往事,孫樂感慨頗多:“如果當年穩穩當當在城里找份工作, 我現在很可能已經下崗。”
楊啟成:醫藥質量國際標準的國內領航者 \ 131
??
雖然*初建立公司的時候,楊啟成就做好了 3 年不開張 5 年不盈利的打算,但是真實的情況比他預計的還要困難,整整 8 年的時間,公司投了 300 多萬美元建立國際質量體系,一直沒 有達到既定的盈利目標。
陳重建:讓基因科技綻放生命之花 \ 143
??
在外留學時,陳重建感到法國是發達的福利國家,整個社 會的節奏都比較慢、比較悠閑,如果留在國外,會有很安逸和 優越的生活,但是一輩子就看到了頭,這不是他想過的生活, 陳重建想趁年輕去闖一闖,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回來澎湃幾年。
段潤潤:天生我“材”必有用 \ 155
??
作為一家初創企業,要在這個領域存活卻并不容易。首先 是融資的難度。用段潤潤的話說,“我們才剛開始融資,而其 他做同期創業的互聯網企業都成功融資幾輪了”。資金的困難只是一個方面,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研發管理、產品生產管理 等等,每一項任務都不輕松。
趙 郁:讓三叉星徽“耀閃”匠心之光 \ 167
??
也許裝 100 次和 10000 次做出來的汽車,對消費者來說并 無區別,但對一個技師來說事關技術是否過硬,對北京奔馳來 說事關汽車質量和品牌。趙郁的師傅有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在 你所負責的領域,你可以會干不干,但不能出了問題解決不了。” 這也成了他對自己的要求。
劉 泳:嘔心瀝血“孵”得花滿園 \ 179
??
從三亞天涯實業公司的失敗,劉泳既積累了一些經驗,也 得到了不少教訓。經歷了創業的實踐,他意識到了在一個團隊里, 核心人物是關鍵,而團隊協調配合、齊心協力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曹志剛:“大國工匠”御“風”而行 \ 191
??
在風電行業重新迎來高增長之際,曹志剛提出,應該貫徹 落實“工匠精神”,營造精細化和重質量的大環境。在曹志剛看來, 在互聯互通的大工業時代,行業內部每個企業不可能單獨存在,產業鏈大環境下使所有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必須 各企業都把“工匠精神”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張大光:央企大電商的先行者 \ 203
??
2003 年,張大光加入德國西門子交通運輸集團任項目經理,年薪 10 萬歐元。盡管有著不錯的崗位和薪水,但剛剛工作一年 的張大光很快就有了回國的想法。在張大光看來,在大公司工 作雖然工資高,卻也容易遇到職業發展的天花板,一眼就可以 看到 30 年后的自己:*多做個項目經理,很難獲得職業發展的 提升,無法實現自身價值的*大化。
張學智:與顯示屏結緣的“理工少帥” \ 213
??
鼓勵研發,需要有相應的創新機制,使其激發出人們身上 無窮的創造力。在張學智看來,創新就是公司的新鮮血液,必 須鼓勵年輕人創新搞新專利。公司專門設置了專利指標和激勵 機制兩部分。
后 記 \ 223
因你而亦-2 相關資料
“因你而亦”——亦莊因你而不同 墨子說:“尚賢者,政之本也。”古中國如此,現中國如此, 北京和北京亦莊更是如此。亦莊賢者云集,亦莊將這些賢者稱之為 “亦麒麟”人才,是因為這里的人才土壤特別,亦莊也因此而不同。 為了讓這個不同固化成文化,于是,這套《因你而亦》的系列叢書 問世了。
成功的人和鮮活的事一旦躍然紙上,也就成了可以千古流傳的 文化,文化不僅可以激勵人、鼓舞人,還可以鞭策那些創造奇跡的 人才創造出更大、更令人激動的奇跡,這就是文化的魅力,也是亦 莊的魅力。
回想起來,很感慨。短短 25 個年頭,在北*南一隅已然聚集起 25.8 萬名的人才隊伍,光高端人才就有 9000 人,其中留學海歸人員 3300 人、院士 20 人、“亦麒麟”人才 530 名(包括 63 名中央“千人計劃”入選者和 117 名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選者)。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了不起的人才,這些管理者和經營者,合力打造出了四大主導產業群——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 汽車制造,也助力了亦莊制造向亦莊創造的轉變,支撐了亦莊技術 創新主陣地的建設。
北京亦莊始終重視創新,始終重視并愛惜人才,“亦者,大也”, 體現北京亦莊以博大的胸懷和海納百川的姿態召喚各類人才到亦莊 創新創業。所以亦莊開發區才聚集了北京市三分之一的“千人計劃”人才和七分之一的“海聚工程人才”。正走在建設高端產業領軍人 才發展示范區(市級人才特區)的路上。
在這條路上,我們可以看到以*方為龍頭的新型顯示產業集 群、以中芯國際為龍頭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以北京奔馳為龍頭的 高端汽車產業集群、以拜耳為代表的生物制藥產業集群、以 SMC、 ABB 為代表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和以 GE 為龍頭的醫療設備產業 集群。
在每一個產業集群的背后,都有一個優秀的人才群;在每一個 人才群的背后,都有為人才盡心服務的一幫人。始終秉持著真誠、 熱情、積極的態度充分尊重、誠摯對待每一位優秀人才,在生活上 關懷,在事業上支持,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唱響了“亦麒麟” 品牌,這就是亦莊。
在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大局下,北京亦莊具有獨特的區 位優勢,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節點,若要在亦莊這片熱土上創造 更大的奇跡、鑄就新的輝煌,必須再聚八方人才,牢記“環境好, 則人才聚;人才興,則事業旺”。
《因你而亦》就是亦莊因你而不同,每一個在亦莊打拼的人才 都是功臣,每一個要來亦莊的人才都是未來的功臣。這套叢書不僅 會記錄一批批建設亦莊的高端人才,而且會記錄一代代延展亦莊內 涵、改變亦莊面貌的各界精英,才會把亦莊的獨特文化傳承下去。
人才總是把夢想變成現實!
2017年2月 15日
因你而亦-2 作者簡介
杜 芳
山西鄉寧人,畢業于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1年進入經濟日報社工作至今,現為科技新聞部記者。作品曾多次榮獲全國人大環資委、農業部、水利部、中科院、中國氣象局等相關部門新聞獎,個人獲評經濟日報社記者崗位能手。
佘惠敏
湖北鄂州人,清華大學新聞學碩士,2003年進入經濟日報社工作至今,現為科技新聞部主任記者。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人大新聞獎、科技好新聞等獎項,曾獲“2013年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多次獲評經濟日報年度十佳記者。
林火燦
福建安溪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08年進入經濟日報社工作至今,現為主任記者。長期從事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報道,連續多年獲評經濟日報社十佳記者,第24屆、25屆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