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顏值時代的工匠精神-從微觀視角看供給側改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48044
- 條形碼:9787302448044 ; 978-7-302-44804-4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顏值時代的工匠精神-從微觀視角看供給側改革 本書特色
《顏值時代的工匠精神:從微觀視角看供給側改革》:“顏值”意味著從時尚到美的深化與升華,“工匠精神”代表從數量到品質的敬業與專業,而“微觀供給側改革”是從企業到個人的自我完善與自我提高。 這并不是一本趕時髦的喧囂之作,而是一本嚴肅、認真的行業書、商業書、管理書、哲理書。本書從微觀視角系統地解析了中國顏值經濟的新常態,重點從當下的顏值經濟及其需求側變化、供給側變革、高端品牌建設、供給側新平臺建設等方面,闡述了顏值市場的領導哲學、品牌建設、管理、營銷、組織發展和變革、品牌附加值、產業優化升級等內容。 自2015年12月“供給側改革”議題提出之后,談供給側改革的書很快就出了很多,但是所有這方面的書都是從宏觀層面來談各種問題的,而本書則是到目前為止**本從微觀(組織、企業、品牌和個人)視角來看供給側改革的書,旨在通過弘揚工匠精神來提升我們的顏值時代、推進中國顏值經濟乃至整個經濟的供給側改革。
顏值時代的工匠精神-從微觀視角看供給側改革 內容簡介
偶像劇泛濫的時代,談工匠精神,怎么可以不匹配顏值?!而單純地考慮顏值,讓注重品質的精英唯恐避之不及。 而對于企業,從來不缺乏員工,卻永遠缺乏工匠!對于職場人士,不缺驕人的業績,缺的是匠心!工匠精神的缺失意味著企業或管理者的思想能力的貧瘠、創造力的匱乏和執行力的缺失。在當下的顏值經濟時代,希望大有作為的企業或管理者,如何突破?工匠精神、需求側、供給側、改革、建設,這些關鍵詞如何真正起到關鍵作用?! 本書是作者多年親歷征戰時尚商海的寶貴經驗總集,里面既有他對時尚產業現狀的分析,也有他針對顏值經濟的發展而提出的一系列別具一格的、獨具視角和非凡思考的戰略新思想、管理新觀點和營銷新論斷,而且這些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都是基于實踐和思考,從戰略角度出發,同樣適合其他產業的情況,值得各行各業的人員反復玩味和借鑒。
顏值時代的工匠精神-從微觀視角看供給側改革 目錄
顏值時代的工匠精神-從微觀視角看供給側改革 相關資料
“書生”王茁:這場挫折來的正是時候 宦艷紅 再見到王茁(上海家化原總經理、董事),是上海家化股東大會的四天后,我們聊了近三個小時,與其是說在聊家化,不如是說在聊讀書。雖然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用他的話說是“被扔出”工作了二十四年的地方,但是在他的言談舉止中,我并未感知到一點憤怒。離被罷免董事職位只有四天,但是他好像在聊一件已經過去很久的事情,說起自己被罷免時的一些場景時,他甚至用戲謔的口吻來描述過往。 6月17日,我們約好在浦東的一個咖啡館見面。筆者問他不開車嗎?他說很少開。作為總經理,公司給他配了公車和司機,但是從2010年到現在公車累計才開了兩萬公里。“上下班呢?”“走過去,三十五分鐘,有時也會乘公交車,47路。”提起乘47路,王茁說12號股東大會那天,投票結果宣布后,他便拿著自己的黑包從大樓的邊門走到保定路上,坐上47路回家。“路過公司大門口時,就看到門口聚集著很多人,還有長槍短炮。”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好像在談一件關于別人的八卦。 王茁要了杯中式綠茶。他說他近些年脫西脫得比較厲害。上世紀末,他曾因為崇拜西方的管理模式而遠赴美國研讀mba,并在那工作生活近七年,他覺得自己在美國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商務智能(他為此還寫了一本近六百頁的專著),也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大數據。重回家化后,他一手搭建起所有的信息系統。但論及西式生活,他覺得并沒有在自己身上留下什么痕跡。他這一轉變倒是和他最崇拜的偶像馬一浮相似。近代國學大師馬一浮也曾經長久游歷西洋,但最終又轉向中國文化。在12日的股東大會上,王茁吟了一首馬一浮的《贈國士》以表達心跡,成為次日眾多媒介報道的標題。 王茁說自己喜歡馬一浮不僅因為他是近代最偉大的學問家,還有他的品行最為醇正。梁漱溟贊美馬是“千年國粹,一代儒宗”。 “2009年我讀到一首馬一浮的詩,從此開始喜歡上他。”那首詩的名字叫《擬告別諸親友》,是馬一浮臨終前的絕筆,其中最著名的兩句“漚滅全歸海,花開正滿枝”,將生與死化成圓滿。“如果你參透了生死,那么生命中發生的一切你都可以參透。”王茁說,這些年他也一直在尋找信仰,從耶穌基督到禪宗到道教,最終成了儒學的信奉者,而在這其中馬一浮的詩對他的影響很大。 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王茁會背五首馬一浮的詩。讀書、寫詩、和妻子共同譯書,幾乎是他工作外的全部生活。這也使得他經常可以出口成章。早在葛文耀先生離開家化之初,有分析師前往家化調研詢問王茁家化情況,王茁便以一首蘇東坡的《定風波》(他還自己把它翻譯成了英文)作為回答。 他覺得,讀書不僅使得他可以坦然面對一切的變化,也使得他在面對變化時可以從容地作出選擇。 很多人說他選擇放棄價值三百余萬元的股權激勵是一種無謂的抗爭,而且用“完敗”來形容王茁在這場紛爭中的最終境況。但是他認為自己從開始就沒有認為這是一種抗爭,而是遵循內心“契理不契機”的守則作出的自然反應,即不迎合現實,只追求自己認為對的事。“我并不是不看重錢,我其實很看重錢。”他說,5月12日早上獲悉自己被解聘后,便隨即乘47路回家找妻子商量,但在到家的前一站下了車,為的是到郵局去取八十元的退刊費。講完這個小插曲后,我們都大笑起來。關于要不要接受辭職的要求,王茁和妻子只用了三句話便作出了決定,“我太太問我,‘你心里怎么想?’我說‘我不接受’,‘那就不接受’,于是我們就作出了決定,沒有糾結,也沒有后悔。” 這一個月中發生的事情,他此前并沒有預料得到。“董事會召開前幾天,已經有報道說我要離開,公司董秘發短信給我,‘有媒體說你要走?’我回復說,‘我在走市場’。”雖然一切都不在意料之中,但他覺得自己都接受了。“從葛總(葛文耀)離開家化后,就有不少人跟我說,‘你在家化做不久了’,我的回答是‘只求正命,不求定命’。” 他并不擔心未來的路,反倒覺得這個挫折來得正是時候,“我才四十多歲,至少還可以再干十幾二十年。” (本文載于2014年6月19日《東方早報》,作者系東方早報記者)
顏值時代的工匠精神-從微觀視角看供給側改革 作者簡介
王茁,產業資深經營者和戰略投資人,顏值經濟價值提升與跨境整合領域的新型投資平臺——磐締資本(Paideia Capital)創始合伙人,擅長通過品牌建設(“磐”)來創造商業價值(“締”);曾任中國化妝品行業翹楚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佰草集化妝品公司董事長;在過去十多年里主導了上海家化基于中國文化自覺和自信的差異化大品牌、大發展戰略,讓旗下佰草集和六神等品牌在與強勢國際品牌的競爭中獲得了主動權、領導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曾在美國工作多年,擁有豐富的全球市場經驗;曾多次作為中國企業的唯一代表在化妝品行業國際峰會上發表演講;是多家權威報刊的專欄作者和多家頂級商學院的客座教授;出版過十多本專著和譯著;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是美國圣約翰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