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哈佛問學錄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哈佛學人回憶錄,是從民國大家到當代新銳的海外漢學界的集體素描,其中記錄的人物包含了讀者耳熟能詳的學者和大師,如趙如蘭、張光直、杜維明、李歐梵、王德威、孫康宜、葉嘉瑩、夏志清、鹿橋等。作者張鳳曾在哈佛燕京圖書館任職二十五年,是書寫哈佛*權威的學者,本書的記錄極富人情味,除了學者的核心學術思想,更重描畫個人風貌,使得學者和大師的個性與人生躍然紙上。閱讀起來,極富風味,也是近年來難得的哈佛學者的集體亮相。
哈佛問學錄 內容簡介
從民國大家到當代新銳,《哈佛問學錄》記錄了一群保有中國*純粹精神的學者在哈佛大學治學耕耘的人生故事,那些耳熟能詳、如雷貫耳的名字:杜維明、李歐梵、王德威、孫康宜、葉嘉瑩、夏志清、鹿橋、楊聯陞、趙如蘭、張光直等,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精髓的民國學者中西方兼收并蓄的治學理念。在記錄學者的核心學術思想之外,《哈佛問學錄》更注重描畫個人風貌,使得學者和大師的個性與人生躍然紙上,是近年來難得的哈佛學者的集體亮相,可以使讀者于人情事理和學術深思兩方面都能有所借鑒和學習。
《哈佛問學錄》既非扣緊文本的學術批評,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題人物。《哈佛問學錄》每一篇皆是一個思想傳記,講述的是華裔漢學家在異國他鄉的學術和生活上的糾結,精神上的期望與困頓。這些漢學家一方面深入掌握西方的科學工具,另一方面又熱切聚焦中華的文化傳統,積極在統轄世界的西方思維中擴大華人、漢學的聲音。
《哈佛問學錄》的作者張鳳曾在哈佛燕京圖書館任職二十五年,是書寫哈佛*權威的學者
哈佛問學錄 目錄
哈佛問學錄 相關資料
張鳳帶著深情,懷著厚意,用褒而不貶的熱筆替一群在海外為“文化中國”招魂而不知自己魂歸何處的智識分子,繪制了一幅具體圖像。
——哈佛燕京中國歷史及哲學與儒家研究講座教授 杜維明教授
這是本“學術因緣”的結集,每一篇章皆嚴謹呈現學者的面貌風采,深入淺出,鮮活感人。
——哈佛大學東亞系漢德升中國文學講座教授王德威教授
張鳳以史家的冷峻、作家的溫暖,勾勒了百年來哈佛大學華裔學者的研學史。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教授
張鳳為讀者描畫了哈佛令人欽慕的歷史與傳統,以及由哈佛培養熏陶而涌現的人文與自然科學的杰出代表人物。在張鳳筆下,個個顯示了活生生、可觸可摸的鮮活特點,完全不是呆板正經的“僵化”學者。
——復旦大學徐志嘯教授
張鳳的《哈佛問學錄》將文學和學術帶出哈佛課堂,推向“公共領域”,擴大了東方文化和中國文明的影響,也使“哈佛的中國緣”更加豐富和多樣。
——南京大學劉俊教授
哈佛問學錄 作者簡介
張鳳,美籍華人,密歇根州大學歷史碩士,曾任職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目組二十五年,現為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另擔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秘書長、海外女作家協會審核委員、常務理事等職。其作品具有濃厚的歷史感、文化感、民族性,為近年來少有的有創見的作家,著有《哈佛心影錄》《哈佛哈佛》《域外著名華文女作家散文自選集——哈佛采微》《哈佛緣》《一頭栽進哈佛》等。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