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叔本華靜心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091538
- 條形碼:9787229091538 ; 978-7-229-0915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叔本華靜心課 本書特色
哲學大師的人生智慧!權威經典譯本! 幸福的兩大敵人是痛苦和無聊,避免二者的*好方法,莫過于增長你的心靈財富。 讓叔本華為你按下心靈的靜音鍵。 本書是準確、迅速了解叔本華思想,輕松讀懂叔本華思想的首選權威讀本,曾獲得李敖的強烈推薦。 譯者都是知名叔本華翻譯及研究專家。劉大悲有英倫留學經歷,陳曉南是非常活躍的翻譯家,張尚德師從南懷瑾,是南懷瑾的得意弟子,譯本權威可靠。在書中,譯者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語言優勢,以飽含熱情、優美典雅又簡練明白的文字,將叔本華的思想精髓準確地翻譯出來,使令人望而卻步的哲學觀點以一種通俗簡白卻不失深刻透徹的形式呈現出來。 叔本華超越了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等種種界限,總能將自己清醒的思考以*優美的方式呈現,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地點出事物的本質,一語道破這個世界的秘密。 人類的快樂和幸福狀況,往往可以和樹林相比:從遠處看去,覺得美麗。可是,如果你走進里面,美感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為什么我們時常羨慕別人,這就是原因。 ——摘自本書第25頁適當的憂患、痛苦、煩惱,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上航行的船,若不載重以鎮平衡,就會顛簸不定,偏離方向。 ——摘自本書第38頁命運從來都是、也都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埋怨,是懦弱者的面具;勉力有為,才是當有的態度。 ——摘自本書第97頁一個人唯有當他拋棄一切虛偽自負并且求之于非文飾的、赤裸裸的生存樣式,方可達到心靈的寧靜,而這種心靈的寧靜正是人類幸福的根基。 ——摘自本書第108頁時日漸遠,當回望時,你會發現,曾經以為不可以放手的東西,只是生命里的一塊跳板,讓你磨礪,讓你成長。 ——摘自本書260頁
叔本華靜心課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具代表性言論的結集,從叔本華的不同著作中選摘了兩百余條格言式語句,用來闡述十個不同的主題:認識自己、清醒、冷靜力、生死、讀書與思考、出世與入世、修煉心靈、孤獨、理智與情感、悲憫等。叔本華超越了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等種種界限,總能將自己清醒的思考以*優美的方式呈現,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地點出事物的本質,一語道破這個世界的秘密。本書的譯者是享譽兩岸三地的叔本華翻譯和研究專家。
叔本華靜心課 目錄
叔本華靜心課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德語: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1788年出生于德意志但澤一個富商家庭。1809年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興趣卻在哲學方面。1813年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818年,年僅30歲的叔本華完成其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書第三版引起轟動,掀起西方世界對“生命哲學”探討的新思潮。叔本華的哲學是柏拉圖的理念論、康德的認識論、吠陀的泛神論和厭世主義思想的結合,其學說影響了一大批文學和哲學巨子,托爾斯泰、克爾凱郭爾、托馬斯·曼、王國維等都對其備加推崇。 劉大悲,原名劉崎,湖南攸縣人。畢業于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曾留學英國倫敦大學。先后執教于臺灣多所高校,并從事譯述工作。有譯著《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即《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選集》等。 陳曉南,臺灣臺中縣人,畢業于臺中師范學院,專事譯述,譯作有:《叔本華論文集》《愛與生的苦惱》《鄉愁》《海涅抒情詩選》等。 張尚德,湖南湘潭人,南懷瑾高足。畢業于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是臺灣屈指可數的國學和佛學專家。專著有《唯識新引》《到禪之路》《中國人是真的》等;譯著有《自由的哲學》《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人生的智慧》《到奴役之路》等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