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大數據-戰略與管理-2014 11/1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58477
- 條形碼:9787544358477 ; 978-7-5443-584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數據-戰略與管理-2014 11/12 本書特色
《戰略與管理2014 11/12大數據》匯集了我國經濟、國際關系、文化、哲學、軍事、歷史等方面的一線專家學者,對國家政治經濟外交歷史多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論述和剖析,由享有“中國民間智庫”之稱的戰略與管理研究會統稿,代表了國內高水準的學術成果,是讀者了解國家戰略與學術動態的*佳選擇。 書中在經濟方面有李稻葵教授分析“新開發銀行”新在何處;陳久霖教授提出針對我國能源問題的對策;制度方面有竹立家教授探討開放社會及理論創新;文化方面有胡澎介紹日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的一些措施,進步之處以資國人借鑒;管理科學方面有穆勝先生的新作《大數據推動商業變革》等等。
大數據-戰略與管理-2014 11/12 內容簡介
本叢書是在國際社會享有“中國的戰略智囊庫”之稱的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在14年末的精心之作。2014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以反腐敗行動為先導,以“依法治國”為繼往開來的里程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即將掀開新篇章。值此轉型關鍵期、矛盾凸顯期和戰略機遇期,背負前期積累的一系列重大難題,面對近來國際形勢的復雜深刻變化,秉承先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中戰會攜手學界,希望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建設一個影響久遠的實證戰略學派。這是一本胸懷國家放眼天下的書,值得讀者細讀。
大數據-戰略與管理-2014 11/12 目錄
——論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成立的背景、意義與挑戰1
(潘慶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常務副主任;李稻葵,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主任;馮明,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伍旭川中國經濟新常態和調控新思維27
(伍旭川,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科研組織部主任)陳九霖針對我國能源問題的八項對策39
(陳九霖,原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
法治論衡馬嶺憲法視角下的人民民主專政之三要素56
(馬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教授)許章潤一種平順過日子的人類心智
——對于法律理性的情理維度的中國語境解釋101
(許章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政制之道竹立家開放社會及理論創新122
(竹立家,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燕繼榮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基礎制度建設127
(燕繼榮,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教授,北京大學
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楊暉《中國鄉村》與中國現代政治研究133
(楊暉,外交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國際關系馬加力印度國家戰略的走向評估142
(馬加力,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李亞強甲午雙甲子祭158
(李亞強,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歷史研究袁剛鄧博宇人權論爭與國民黨的訓政、憲政193
(袁剛,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導;鄧博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文化與哲學單許昌楊百寅文明化的路徑:
儒家的治理社會邏輯及其貢獻210
(單許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楊百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胡澎日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的措施218
(胡澎,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龔為綱禮失求諸野:兼論復興儒學的當代意義230
(龔為綱,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
國家治理崔曉黎列寧“新經濟政策”思想及其現代意義256
(崔曉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管理科學魏鋼論自然災害風險、巨災保險制度與政府責任266
(魏鋼,瑞士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總)穆勝婁珺大數據推動商業變革290
(穆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資深互聯網商業模式觀察者;婁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
大數據-戰略與管理-2014 11/12 作者簡介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是1989年6月1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注冊的國家一級學術團體,是全國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薈萃了全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等各界專業學者及大批富有成果的業余理論研究者,旨在為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提供戰略性決策咨詢和政策建議。十余位海內外資深的著名政治活動家、外交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實業家擔任高級顧問。中戰會與國內外有關政府機構、學術團體、非政府組織等建立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國際社會享有“中國的戰略智囊庫”之稱,在民間外交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戰會通過活躍的學術實踐、立法提案、民間外交活動,推動了社會的改革與進步,產生的影響遍及海內外。目前,中戰會在職及聯絡的研究人員400余人,累計重大課題130余個。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