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道修養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09688
- 條形碼:9787516409688 ; 978-7-5164-0968-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修養性 本書特色
“道”是老子哲學體系的*高范疇。本書從八個方面闡述老子的“道”修養性思想。剛柔相濟的生存智慧;忍一時退一步,海闊天空;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示人以弱,將鋒芒隱藏起來;給別人留點空間;為人處事必須具備“大”的胸懷;以德報怨是*大的寬容。 順逆從容的人生選擇:老子說道是簡單的,快樂也是很簡單的東道西;無“患”即無憂;世俗的看法不一定就是對的;生時不留遺憾;順其自然事事順;不必煩惱,辦法總比困難多。 榮辱不驚的名利取舍:超然曠達,寵辱不驚;視富貴為浮云,視憂辱為輕風;用超然的心態看待眼前的榮華富貴;名利乃身外事;知足才會逍遙。 去欲忘我,內省自勝的智者心態:“德”是修身養性的甘霖;智者都明白成人達己的道理;天道公平,作惡必受懲;少私寡欲,心無憂;活在當下,以求心安;處亂不驚,變弱為強;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做事的“大道”取法于自然;于無形處發掘“有形物”。 進退自如的處世策略;不要隨意傷害人;不顯山不露水,真君子也;事盛則衰,物極必反;施予者有福;禍福相倚的因果效應;取長補短天之道;空杯子才能用來盛水;魚再得勢也不能離開水;福兮禍之所伏;“無為”實則無不為;“糊涂”是真正的智慧人生;有時候規矩太多并不是件好事。
道修養性 內容簡介
世界上有許多人都覺得自己不快樂,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尋找著快樂,然而這些人卻越來越不快樂。這究竟為什么?老子認為,生活是簡單的,快樂也是簡單的,然而這簡單的快樂卻不容易得到。唯有我們用心做自己,才能觸及這些簡單的快樂。
道修養性 目錄
一、守柔不爭 剛柔相濟的生存智慧
至柔治剛 (2)
忍一時退一步,海闊天空 (5)
做人不要太執著 (9)
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 (12)
示人以弱,將鋒芒隱藏起來 (16)
剛柔并濟,進退有道 (20)
給別人留點空間 (24)
善于隱藏,不露崢嶸 (28)
為人處事必須具備“大”的胸懷 (32)
不爭則無禍害之憂 (35)
以德報怨是*大的寬容 (39)
二、崇儉能廣 順逆從容的人生選擇
道是簡單的,快樂也是很簡單的 (44)
得失都是“道” (46)
無“患”即無憂 (50)
迎難而上,不畏風雨 (54)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7)
關鍵時刻不要走錯路 (60)
世俗的看法不一定就是對的 (64)
生時不留遺憾 (67)
順其自然事事順 (71)
不必煩惱,辦法總比困難多 (74)
三、知止常足 榮辱不驚的名利取舍
超然曠達,寵辱不驚 (78)
少一點私心雜念就會活得更好 (81)
知道“止”就沒有那么累了 (85)
無拘無束,給心靈一片廣闊的天地 (89)
視富貴為浮云,視憂辱為輕風 (93)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97)
用超然的心態看待眼前的榮華富貴 (101)
刻意求私,必不得果 (104)
名利乃身外事 (108)
知足才會逍遙 (112)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 (115)
四、去欲忘我 內省自勝的智者心態
自我感覺不要太好 (120)
時時提醒自己做個正直的人 (123)
“德”是修身養性的甘霖 (126)
智者都明白成人達己的道理 (129)
用平等之心看天下 (132)
天道公平,作惡必受懲 (135)
被利益蒙住眼睛就只能任人宰割 (138)
少私寡欲,心無憂 (142)
隱形“殺手” (145)
五、靜篤安久 靜動合一的生活狀態
當于靜處品人生 (148)
“止”是內心的修養 (152)
活在當下,以求心安 (156)
處亂不驚,變弱為強 (158)
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 (161)
做事的“大道”取法于自然 (164)
于無形處發掘“有形物” (167)
六、希言守中 進退自如的處世策略
妄言自損,守中多做 (172)
用心鑒別美言和忠言 (175)
不要隨意傷害人 (178)
功成身退也是不錯的選擇 (182)
不顯山不露水,真君子也 (185)
能屈者即能伸者 (188)
管住舌頭,做個智者 (193)
有了功勞要保持低調 (196)
事盛則衰,物極必反 (199)
施予者有福 (203)
做人要“厚道” (206)
七、戒驕戒矜 禍福相倚的因果效應
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氣 (210)
懂得內斂才會免遭嫉妒 (213)
取長補短天之道 (216)
待人接物要以“和”為本 (218)
空杯子才能用來盛水 (221)
魚再得勢也不能離開水 (224)
福兮禍之所伏 (227)
不自夸,而人敬之 (231)
八、返璞歸真 無為而治的思想境界
“無為”實則無不為 (236)
讓心回到*初的澄澈 (240)
改邪歸正只在一念之間 (244)
為上者要有不爭無為之德 (247)
“糊涂”是真正的智慧人生 (250)
聞道而笑 (254)
有時候規矩太多并不是件好事 (257)
道修養性 作者簡介
李世化,陜西榆林人 畢業于陜西科技大學 資深文化出版創意人,曾在國企及多家文化公司擔任管理工作, 策劃、撰寫多部圖書,代表作有《管理越簡單越好》、《管理學和你想的不一樣》、《經濟學和你想的不一樣》等。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