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國學會心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80574
- 條形碼:9787807680574 ; 978-7-80768-05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會心錄 本書特色
楊義先生對國學的研究,對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當代意義的闡釋,曾在國內外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本書是作者近二十年來關于國學和文化的短文、答問和講演。 “大國學術風范”為首輯,是全書的頭腦,講的是一個現代大國如何把握國學的方向、流程,及胸襟、魄力。 “游弋子海”一輯居其次,對中國文化的源頭水域進行巡閱,這是深入國學研究的根本,離開群經諸子,不足以言國學。因而這一輯是全書的心臟所在。 “經典論要”一輯,是考察國學的流脈,由漢到清,綿延不絕,所輯包括漢、唐、宋、清,可窺豹一斑。 再到“現代大國學”這屬于丹田之氣的一輯,已是氣脈打通,因而再來“精神譜系學”一輯,就進入文化血脈源流的考究了。 “治學路徑”一輯殿后,自省是如何進入國學天地的,其中尤為強調“眼學、耳學、手學、腳學、心學”五學并用,探討了國學與自我的個性化問題。 《國學會心錄》既對中國文化的源頭水域進行了巡閱,又揭示了一個現代大國如何把握國學的方向、流程,及應具有的胸襟、魄力。
國學會心錄 內容簡介
這二十年是作者的學術大跨度轉移的時期,在古今貫通,探究敘事學、詩學的基礎上,兼及少數民族文學,并落腳于諸子學。因此作者涉及的國學,是投入現代創新意識的,是“中學”,卻又是“新學”,同時它又是大視野的,是“現代大國學”,國學是它的根基,現代是它的屬性,大是它的模樣。 本書觸及現代中國學術的許多重要而有趣的命題,深入國學研究的根本; 楊義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優秀的文學史家之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授夏志清稱作者為“新一代治小說史、文學史的**人”。
國學會心錄 目錄
小序
**輯 大國學術風范
現代大國應對自己的文化深入還原
我是如何還原諸子的?
先秦諸子發生學
第二輯 游弋子海
《論語還原》的方法論效應
回到本來的孔子
莊子的魚和老子的牙
借問莊子您是誰?
還原孫武子
第三輯 經典論要
《史記》論要
李杜論要
陸游:詩魂與越中山水魂
桐城派與“文章的清朝”
第四輯 現代大國學
國學熱與建立“現代大國學”
“現代大國學”的內涵和魄力
《格薩爾》千年紀念
五四:一種新文化哲學的考察
魯迅與孔子溝通說
錢鍾書與現代中國學術
第五輯 精神譜系學
建造“中國心靈”
文學史研究與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
以大文學觀重開現代文學史的新格局
元氣:來自文化根脈的深處
第六輯 治學路徑
給中國的文化或文學發一張現代身份證
聊以充數的治學經驗談
治學的五條路徑
國學會心錄 相關資料
光明日報——
唐弢生前特稱贊門生楊義在學術上所下“硬功”;而楊義的文字又常帶魔力。學人代有傳承,而學問之道一以貫之。
學者 陸建德
楊義先生這么多年來耕耘不斷,他像一頭青壯年的牛,帶著強有力的犁鏵,在中華文明肥沃的土地翻卷出沉睡的泥土,播下學術的種子,多年后回顧匯集在一起,是非常可觀的一片果園。
楊義先生所研究的范圍是中國文學,但是他對當下文化有深沉的關切,興趣之廣、鉆研之深之精,是多方面齊頭并進的。他既有中國傳統學者的氣象,又有對域外學術創作理念的興趣,他把這種興趣貫穿到學術生涯中,使治學呈現出貫穿古今的特點,在學術界成為開路先鋒。
學者 吳曉都
他具有世界眼光,作為一個學者要有主體性,而不是一味跟著潮流走,這更能體現一個學者辯證的眼光。
楊義先生曾講到,如果文學創作只是搞笑,那就會缺鈣,雖然做學術研究,但是要把愛國情懷和學者的道義責任結合在一起。
讀楊義先生的著作,會感覺到那是詩與散文、雜文結合的形態,內里充滿情趣。
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會長 鄧駿捷
我曾在澳門大學與楊義先生一起從事研究工作。那時候楊先生比大家來得早、走得晚,是最勤奮的人,研究文獻學的人會有固定的思維,不自覺的按照“編年”方式處理文獻,但楊先生卻具有通觀的視野。
國學會心錄 作者簡介
楊義,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講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 1998—2009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講學,或任客座研究員、客座教授。 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史》、《20世紀中國文學圖志》、《老子還原》、《魯迅文化血脈還原》等著作50多種,發表論文500余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