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公司化的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34852
- 條形碼:9787508634852 ; 978-7-5086-348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司化的生活 本書特色
1、經典作者:作者洛西科夫為紐約大學教授,對大眾文化的研究與反思劍走偏鋒卻直指人心,是美國重量級的大家,也很有爭議。他著書頗豐,其紀錄片《說服者》轟動一時。他在互聯網、大眾心理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 2、強烈話題性和現代感:今日社會無不處于公司、集團影響下的日常生活,本書思考歐洲古代各種職業行會演變至壟斷及跨國集團的進程。企業在漸漸強大的同時,卻也與人們生活的真義越走越遠。我們的生活已經被公司所掌握。這是對組織結構運行的反思,也是對個體生活的一次思考。 3、前瞻性的提出解決方案:作者指出打破公司、商品及廣告將我們與真實社會隔絕,要躲避這個企業化的世界的唯一方法,即集體的行動。人們需要重新建立起彼此之間的聯系,再一次創造真實的價值。 4、生動的案例、生活經驗分享,真實有趣。
公司化的生活 內容簡介
在所有人的生活背后,都有許多間有限公司。這是面對全球化和自由資本主義的現實下,對人生*貼切不過的描述。本書回顧了500年以來商業社會的發展,幾個世紀以來企業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把我沒得世界轉變成為一個個人之間彼此較量的世界。企業已經讓人們與生活的真實意義漸行漸遠。 書中追溯商團主義(corporatism )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萌芽,回看今日社會無不處于公司、集團影響下的日常生活,思考歐洲古代各種職業行會演變至壟斷及跨國集團的進程。 面對公司對我們生活的掌控,作者認為解決之道其實也很簡單,讓我們在全球化時代中保持頭腦清醒。
公司化的生活 目錄
**章 起源:公司生命形式
——特許經營及其與商業的脫離
第二章 誤會:地圖所至即領土
——殖民主義和本土脫節
第三章 所有權社會
——房地產與家園脫節
第四章 獨立包裝
——公共關系和彼此疏離
第五章 你,就是你
——權力下放消費者和脫離選擇
第六章 致信貸到期者
——自身利益和脫離貨幣
第七章 從生態到經濟
——大型企業和價值剝離
公司化的生活 相關資料
讓現代充斥著企業的社會退回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洛西克夫的觀點有些保守,甚至被譏為老土。洛西可夫的新書《生活不是一間公司(life inc.)》回顧500年以來的商業社會發展,企業已經讓人們與生活的真實意義漸行漸遠。一起和這個怪胎碰撞思維的火花吧! ——英國衛報 這本書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在所有人的生活背后,都有許多間有限公司。在古希臘等古代社會,生產是個人或一群傭工之間的關系,人與外界的關系存在于家庭、城邦、民族中,根本不存在公司或者商團主義這回事。然而到了文藝復興時代,不單古代文化及藝術科技在復興,代表近世的資本主義制度也在萌芽,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漸漸瓦解了,伴隨而生的是遠赴海外做生意的商人。地中海商貿往來的頻繁,催生了金本位制度和貨幣單位,而在佛羅倫薩這塊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也出現“有限責任合伙人”公司和相應的核算方式。 ——讀者
公司化的生活 作者簡介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紐約大學教授,是當前研究與評論虛擬文化的重量級人物(也是爭議性人物),被評論界譽為“麥克盧漢接班人”。他同時也為《紐約時報》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撰稿。除教學、研究、寫作外,還應邀在世界各地演講。已經出版六本書籍,包括《網絡空間》和《媒體病毒》等。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