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資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81969
- 條形碼:9787505881969 ; 978-7-5058-8196-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投入、資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緊緊圍繞著我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這一重大課題,對從教育投入到教育收益的整個過程開展研究,主要集中在這一過程中的四個主要環節上,分別是:教育成本與資源籌措、教育機會與資源配置、教育與人力資源配置、教育和人力資本收益等。本書把理論探討、實證研究和政策實踐緊密結合,圍繞教育與經濟增長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問題,以教育降低收入差距、促進就業增長、有效減少貧困為出發點,以趨向公平的教育發展戰略為重點,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主要內容和結論如下: 1.對教育系統資源的充足性、配置的公平性進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發現有:小學和初中的生均教育經費不均等的程度很高;弱勢群體在獲得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方面處于不利地位;在城鎮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對弱勢群體造成了不利影響;弱勢群體所接受的高等教育質量較低! 2.對勞動力市場上人力資源的配置和人力資本的收益進行了多視角的分析。主要研究發現有:教育顯著促進了工作流動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我國城鎮居民收入代際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傳遞效應;教育能縮短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找尋時間;教育層次越高的群體其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小。
教育投入、資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 目錄
導論**節 我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現狀與面臨的挑戰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框架第三節 研究過程與方法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主要結論**篇 教育成本與資源籌措**章 城鎮居民家庭的義務教育支出**節 已有義務教育財政研究第二節 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義務教育負擔分析第三節 家庭義務教育負擔的影響因素分析第四節 結論與政策性含義第二章 公私立教育選擇與家庭教育支出**節 文獻綜述與理論框架第二節 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學生教育支出比較分析第三節 公辦、民辦高中學生教育支出比較分析第四節 公辦、民辦高校學生教育支出比較分析第五節 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第三章 高教系統的分化與高校資源差異**節 主要分析變量的定義第二節 1978年之后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第三節 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的規模及結構比較第四節 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在其他方面的比較第五節 簡要結論及討論第四章 大眾化時代高校的經費籌措**節 擴招后中國高等教育資金籌措體制的變革第二節 資金籌措機制:多元化虛像背后的單一化格局第三節 中國高教財政面臨的挑戰與壓力第五章 公共教育經費投入的國際比較**節 “十一五”期間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經費供給預測第二節 “十一五”期間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經費需求預測第三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第二篇 教育機會與資源配置第六章 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狀況**節 學校支出分析:方法、以往的研究及數據第二節 200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入支出基本情況第三節 學校生均支出的不均衡第四節 1997~2000年學校收入支出及生均支出不均衡狀況的變化第五節 小結與思考第七章 農村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分析**節 問題的提出與相關研究的不足第二節 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基本分析框架第三節 分析框架的運用:以云南省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為例第八章 擇校行為的影響因素**節 擇校的概念第二節 我國的學校選擇制度第三節 國內外對家庭擇校行為的研究第四節 理論框架及研究假設第五節 數據、變量及模型第六節 發現與分析第七節 結論、政策建議與不足第九章 擇校對弱勢群體的影響**節 問題的提出:關于擇校的不同政策與爭論第二節 擇校就學:普遍的現象與弱勢群體的弱勢第三節 擇校收費:屢禁不止的頑癥和沉重的負擔第四節 就近入學:被誤解的政策和無力的保護傘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擴大弱勢群體的擇校自由第十章 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化研究**節 關于入學規模和機會均等的兩個猜想第二節 中國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研究的實證發現第三節 原因探討第四節 討論及政策性含義第十一章 社會分層與民辦高校入學機會分析**節 社會分層與教育分層第二節 數據與研究方法第三節 實證研究結果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第十二章 財政政策與高校入學機會公平性研究**節 高等教育財政改革和發展趨勢第二節 不同社會經濟背景學生的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第三節 不同學術聲望高校就讀機會的影響因素分析第四節 公共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第五節 結論與政策含義第十三章 工資結構的壓縮與培訓參與**節 研究問題的提出第二節 研究的理論基礎第三節 文獻綜述第四節 研究設計第五節 計量研究過程、結果及解釋第六節 結論與思考第三篇 教育與人力資源配置第十四章 待業時間與受教育程度的生存分析**節 研究方法與數據第二節 樣本數據的統計描述第三節 生存分析結果第十五章 教育與工作自主性**節 教育、人力資源開發與國家技術進步第二節 教育與工作滿意度第三節 工作自主性與工作滿意度第四節 教育與工作自主性第五節 數據和研究設計第六節 主要發現和結論第十六章 教育、工作流動與收入**節 國內外已有的關于教育與工作流動關系的研究第二節 理論框架、變量、研究假設和分析模型第三節 數據、樣本和工作流動的描述統計第四節 工作流動的影響因素分析第五節 工作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第六節 本章主要結論第十七章 教育與區域流動**節 遷移者與未遷移者的特征比較第二節 研究方法第三節 研究過程及結果第四節 政策建議第四篇 教育和人力資本收益第十八章 城鎮居民教育收益率研究**節 不同文化程度的勞動者的工薪收入第二節 中國各級教育的明瑟收益率第三節 中國各級教育明瑟收益率的時間變化趨勢第四節 關于明瑟收益率時間趨勢的分析第五節 中國各級教育成本及各級教育內部收益率第十九章 教育促進勞動生產率的作用**節 研究假設第二節 實證檢驗結果第三節 對方法的討論第四節 結論第二十章 企業在職培訓的私人投資收益**節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第二節 研究設計第三節 實證分析結果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第二十一章 性別工資差異研究**節 文獻綜述第二節 研究設計第三節 統計描述與變量處理第四節 性別工資差異的實證研究第五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性別歧視的變化情況及分析第六節 結論與思考第二十二章 教育對不同群體收入的影響**節 數據說明第二節 中國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第三節 不同群體的教育收益率比較第四節 結論及政策含義第二十三章 城鎮居民教育與收入的代際流動**節 已有收入代際流動研究第二節 數據說明第三節 研究方法第四節 中國城鎮居民收入代際流動的特點第五節 中國城鎮居民教育促進收入代際流動的功能第六節 中國城鎮居民教育促進收入代際流動功能的變化趨勢第七節 結論及啟示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教育投入、資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 節選
《教育投入、資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緊緊圍繞著我國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這一重大課題,對從教育投入到教育收益的整個過程開展研究,主要集中在這一過程中的四個主要環節上,分別是:教育成本與資源籌措、教育機會與資源配置、教育與人力資源配置、教育和人力資本收益等!督逃度搿①Y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把理論探討、實證研究和政策實踐緊密結合,圍繞教育與經濟增長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問題,以教育降低收入差距、促進就業增長、有效減少貧困為出發點,以趨向公平的教育發展戰略為重點,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主要內容和結論如下:1.對教育系統資源的充足性、配置的公平性進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發現有:小學和初中的生均教育經費不均等的程度很高;弱勢群體在獲得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方面處于不利地位;在城鎮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對弱勢群體造成了不利影響;弱勢群體所接受的高等教育質量較低。2.對勞動力市場上人力資源的配置和人力資本的收益進行了多視角的分析。主要研究發現有:教育顯著促進了工作流動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我國城鎮居民收入代際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傳遞效應;教育能縮短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找尋時間;教育層次越高的群體其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小。
教育投入、資源配置與人力資本收益--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閔維方,男,1950年10月生,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責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共管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教育經濟與管理組組長崳國教育財政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教育經濟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等。 閔維方教授先后獲得“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美國IET教育基金會首屆“IET大學校長獎”、國際比較教育學會頒發的“奈勒獎”、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教育學一等獎等十多項重要稱號和成果獎。代表作有《高等教育運行機制》、《探索教育變革:經濟學和管理政策的視角》、《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