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效率為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73064
- 條形碼:9787521773064 ; 978-7-5217-7306-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效率為王 本書特色
★投資界的“黃金獵手”、阿里巴巴前CEO衛哲*新作品
衛哲兼具互聯網和傳統企業視野,僅用13年,就孵化出30多家獨角獸乃至超級獨角獸企業,其中包括鍋圈食匯、滬上阿姨、思摩爾國際、泡泡瑪特等知名品牌。在如今人人喊著生意難做的情況下,他投出的滬上阿姨,在去年門店達到7000多家。另一家火鍋燒烤食材超市品牌鍋圈食匯,在2020—2023的三年時間里,門店數從3000多家增長至一萬家。成立僅6年時間,就在港交所上市。
★周期轉換,存量時代,企業的生存之道
本書為當前經濟背景下眾多企業面臨的難題和困境提供了解答,旨在幫助企業在存量時代找到經營問題的根源,找到全面提升效率的策略和方法,通過提升個人效率、組織效率、運營效率、資產效率、戰略效率和技術效率,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沒有效率的成長,不是慢性自殺,是加速自殺
本書提供了一套系統的、極簡的效率心法。存量經濟時代,是效率為王的時代。衛哲詳細闡述了在當下效率提升的九大心法,包括個人效率、組織效率、運營效率、資產效率、戰略效率、技術效率、創新效率、出海效率以及成長效率九大效率心法,幫助企業找到在存量時代的生存之道。
★既適合企業管理者,也適合職場打工人
本書脫胎于衛哲數十年的商業實戰經驗。對管理者來說,本書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重新看待效率在組織、資本、運營、創新、技術、出海等方面的作用。同時,本書也提供了個人成長了提供有益指導,包括職業選擇的“五新”理念、人生規劃的“財務報表思維”、創業者的賽道和技術洞察等,深入淺出地闡釋了一個人職業生涯各個階段的重點,幫助每個年輕人成為效率的駕馭者。
效率為王 內容簡介
在經濟形勢更好的時候,企業經營的**要務通常是提高增速、做大規模。然而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周期,消費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此時,企業更重要的著力點是提升效能。在存量市場,企業如果沒有效率的增長,就相當于是在加速自殺。因為商業的本質除了增長,就是效率。本書作者衛哲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前首席執行官,深刻理解頭部互聯網企業“規模大”“增長快”的背后,是從員工個人到組織整體都具備的超級效率。憑借對企業效率的深刻理解和精準判斷,衛哲創辦的嘉御基金在13年間孵化出30多家獨角獸乃至超級獨角獸企業,在人人喊著生意難做的現階段,他投資的泡泡瑪特、滬上阿姨等眾多品牌依然保持強勢增長。本書是衛哲的首部作品,收錄了他在多年企業管理和投資實踐中對效率話題的研究成果。正文開篇立論,在**部分對市場環境和企業面對的挑戰進行分析總結,提出核心觀點:周期切換的時期,是適者生存的時期,此時的企業“效率為王”。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從個人效率、組織效率、運營效率、資產效率、戰略效率、技術效率六大板塊,深刻闡釋“效率提升”話題,通俗易懂,極具實操性與可復制性。
效率為王 目錄
序言 提高效率,穿越周期
**章 存量時代,效率為王
效率是商業成功不變的本質
用可持續的效率,創造可衡量的用戶價值
**核心效率指標
第二章 領導效率:高效領導是科學更是藝術
有了自驅力,效率是*高的
時間管理大于財富管理
領導力 > 領導權:激活內部戰斗力
好領導的“道”“理”“術”
第三章 組織效率:將*高級別的注意力放在“人”上
組織提效三步法
高效組織建設的成果:源源不斷“出干部”
組織頂層如何“搭班子”
企業長久靠的是價值觀
第四章 運營效率:沒到大公司,別先得“大公司病”
兩個“嚴控”,遠離“大公司病”
優化運營流程,避免官僚主義
不會開會,運營效率高不了
設計報告制度的三個核心
以終為始,壓力測試
第五章 資產效率:先做減法,后做加法
提升資產效率:“先關窗,后撿紙”
避免無效資產,破除淡季思維
現金流:從運營資本下手去改善現金流
第六章 戰略效率:戰略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三級規模效益理論
戰略的本質是資源分配
制定戰略的兩套方法論
戰略羅盤:取舍、排序、里程碑與復盤
戰略落地三部曲:三年戰略,兩年計劃,一年預算
第七章 技術效率:數字化轉型和打法
四個“在線”:用技術提升組織效率
四個“起來”: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
數字化建設的三個階段
數字化運營:“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
第八章 創新效率:創新離不開創業環境與精神
企業創新效率為什么越來越低
創新以提升效率為**要務
還原創業環境,提高創新成功率
第九章 出海效率:國內越紅海,國外越藍海
以終為始,構建財務模型與選擇產品品類
從四個“單一”到四個“拓”
獨立站:為企業成為出海品牌“增效”
第十章 個人成長效率:趁年輕,去打造一只屬于自己的“股票”
選擇比努力重要
職場30年:管理好人生的財務報表
定期做好規劃與復盤
效率為王 相關資料
效率是商業成功不變的本質
在經濟增量時代,如果說企業之間比的是誰的蛋糕做得大,那么進入存量時代后,比的就是誰切蛋糕的能力強。這種能力就是效率。沒有一個企業會從頭至尾忽略效率問題,但怎樣才能讓你的效率更高,切蛋糕能力比別人更強呢?就是要不斷提升效率,努力做到“效率為王”。
過去大家最喜歡的企業標準有兩個:增長和規模。我做投資多年,其間我收到過成千上萬份的商業計劃書,主題思想都是“我未來可以做到多大”“我可以增長多快”,很少有人會提到“我的企業運營效率有多高”——現在的效率有多高;未來隨著企業做大、增長加速后,效率又將達到多高。我在跟創始人見面溝通時,一旦問到他們有關效率的問題時,很多人就答不上來。比如,給我的理由是:“我們不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才講效率,我們是互聯網行業!”似乎互聯網行業不需要追求效率,只追求快速發展、規模做大,其實互聯網企業“快”和“大”的背后,體現的更是效率。
存量經濟時代,是“效率為王”的時代,而“效率為王”就意味著效率要壓倒一切,尤其是要壓倒“增長”和“規模”兩大標準。企業必須把原來可能排在第三位的“效率”,上升到企業創始人、企業經營者思維的第一位,要讓它成為壓倒企業對增長、對規模的渴望的關鍵要素,才能讓企業更好地在新的經濟周期中生存下來。
新周期不是一個兩三年的窗口期,或暫時的低谷,我們要做好10年以上的準備。在這期間,企業發展更應該關注以下兩組重要的關系。
企業經營就像開車,不僅你在開,同行也在開。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大家都比誰開車速度更快,根本不用看油耗多少,只要你開得足夠快,比同行先到達下一個加油站,你就能加滿油繼續往前開。
油是什么?對企業而言,油就是VCPE的資本,像嘉御資本這樣的機構提供的資金就是“油”。
在增量經濟時代,油多且便宜,大家都在拼速度,都想快點到達下一個加油站,加滿油后繼續領先,甚至還可以把加油站里的油都加完,讓其他同行加不到油。
進入存量經濟時代,油變得少且貴。“油”是資本,資本貴就意味著企業估值變低。我們投資過一家企業,其估值達60億元,后續融資3億元,股權僅稀釋了5%,創始人覺得很便宜,認為股權還可以再稀釋5%,這樣就能再融資3億元,甚至未來不止融資3億元。但如果企業只有10億元估值,你就不能這樣做,因為融資3億元意味著會稀釋掉30%的股權,融資三次后創始人企業的股份可能就沒了。
效率是商業成功不變的本質
在經濟增量時代,如果說企業之間比的是誰的蛋糕做得大,那么進入存量時代后,比的就是誰切蛋糕的能力強。這種能力就是效率。沒有一個企業會從頭至尾忽略效率問題,但怎樣才能讓你的效率更高,切蛋糕能力比別人更強呢?就是要不斷提升效率,努力做到“效率為王”。
過去大家最喜歡的企業標準有兩個:增長和規模。我做投資多年,其間我收到過成千上萬份的商業計劃書,主題思想都是“我未來可以做到多大”“我可以增長多快”,很少有人會提到“我的企業運營效率有多高”——現在的效率有多高;未來隨著企業做大、增長加速后,效率又將達到多高。我在跟創始人見面溝通時,一旦問到他們有關效率的問題時,很多人就答不上來。比如,給我的理由是:“我們不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才講效率,我們是互聯網行業!”似乎互聯網行業不需要追求效率,只追求快速發展、規模做大,其實互聯網企業“快”和“大”的背后,體現的更是效率。
存量經濟時代,是“效率為王”的時代,而“效率為王”就意味著效率要壓倒一切,尤其是要壓倒“增長”和“規模”兩大標準。企業必須把原來可能排在第三位的“效率”,上升到企業創始人、企業經營者思維的第一位,要讓它成為壓倒企業對增長、對規模的渴望的關鍵要素,才能讓企業更好地在新的經濟周期中生存下來。
新周期不是一個兩三年的窗口期,或暫時的低谷,我們要做好10年以上的準備。在這期間,企業發展更應該關注以下兩組重要的關系。
增長與效率的關系
企業經營就像開車,不僅你在開,同行也在開。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大家都比誰開車速度更快,根本不用看油耗多少,只要你開得足夠快,比同行先到達下一個加油站,你就能加滿油繼續往前開。
油是什么?對企業而言,油就是VCPE的資本,像嘉御資本這樣的機構提供的資金就是“油”。
在增量經濟時代,油多且便宜,大家都在拼速度,都想快點到達下一個加油站,加滿油后繼續領先,甚至還可以把加油站里的油都加完,讓其他同行加不到油。
進入存量經濟時代,油變得少且貴。“油”是資本,資本貴就意味著企業估值變低。我們投資過一家企業,其估值達60億元,后續融資3億元,股權僅稀釋了5%,創始人覺得很便宜,認為股權還可以再稀釋5%,這樣就能再融資3億元,甚至未來不止融資3億元。但如果企業只有10億元估值,你就不能這樣做,因為融資3億元意味著會稀釋掉30%的股權,融資三次后創始人企業的股份可能就沒了。
當油多且便宜的時代結束時,開車就不能只比速度,而是要開始比油耗。同樣一箱油,誰的車油耗低,誰就能開得遠。當然,在保持低油耗的同時,你還要盡可能開得比別人快,這就要考量你的開車技術和車的性能。如果還能找到省油的捷徑,你就會更領先,比別人更快地到達終點。
創業和投資都是如此,都要看“賽車手”、“賽車”的性能和“賽道”選擇。賽車手就是企業經營者,企業經營者水平高,企業油耗就低;賽車的性能就是企業的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你善于將賽車調整到低油耗、低功率模式,你的企業就能走得更長久;賽道也很重要,有的路費油,有的路是捷徑,就能更省油,選對了路,油耗也能降低。
車速與油耗的關系,就相當于企業中增長與效率的關系,這也是我們要關注的第一組關系。
規模與效率的關系
我們仍然用開車來比喻,規模與效率的關系更像是用貨車拉貨。假如你有一臺載有超大集裝箱的大貨車,我則有一輛小面包車,你的載貨量是我的10倍,那意味著你拉一趟貨的收益相當于我拉10趟的收益。
在增量時代,大家肯定都喜歡大貨車,甚至覺得越大越好,因為集裝箱總能裝滿,規模大也就意味著產能大、效益高。而進入存量時代,你的大貨車不一定能裝滿了,拉一趟貨不但賺不到很多錢,還可能出現虧損。相比之下,我的小面包車多跑幾趟反而更有優勢。
現在,許多企業仍然在盲目擴大產能,盲目建設銷售網絡、搭建大銷售團隊,企業規模也搞得很大,看似沖高了GMV(商品交易總額)和營收,但最后利潤卻不見增加,甚至還減少了。這就是只知道追求規模,忽略了效率的結果。
商業的本質不僅僅是增長、擴大規模,更要有效率。即使是在存量時代,提高效率的企業照樣可以脫穎而出。反之,企業如果沒有效率的增長,那么不是在慢性自殺,而是在加速自殺。企業要擺脫唯速度論和唯規模率,不要總把關注點盯著自己比去年翻了幾番,而要關注翻幾番后人效有沒有降低、坪效有沒有降低、毛利率有沒有降低、市場營銷費用投入產出比有沒有惡化、庫存周轉有沒有變糟……
最近幾年,我在各種媒體上看到當年的一些超級“獨角獸”不斷倒下。它們是因為缺錢嗎?并不是。恰恰相反,它們都是當年加滿了油,并且加了很多油,拿到很多次融資的企業。這么多有優勢的企業倒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只看增長不看效率、只看車速不看油耗。有好幾位“獨角獸”企業創始人在媒體上反思,稱如果自己當年沒有拿到那么多錢,可能就會更重視省錢,更加謹慎地控制支出,而不是沒有效率地追求增長,消耗了加好的油,加速了企業的自殺。
效率為王 作者簡介
阿里巴巴集團前首席執行官,嘉御基金合伙創始人兼董事長。他創立的嘉御基金僅用13年,就孵化出30多家獨角獸乃至超級獨角獸企業,其中包括鍋圈食匯、滬上阿姨、思摩爾國際、泡泡瑪特等知名品牌。個人經歷:1970年生于上海,1993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曾任萬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普華永道”(PWC)高級經理,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曾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和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現任嘉御資本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香港電訊盈科與匯豐銀行(中國)非執行董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