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多視角的產教融合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97391
- 條形碼:9787030797391 ; 978-7-03-07973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視角的產教融合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產教融合是當前中國的政策焦點、改革熱點和實踐難點。本書運用實證研究方法,按照“基層組織—科技創新服務—區域空間”的邏輯線索,依次研究具體實施和推進產教融合的產業學院、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力爭多視角地厘清產教融合的組織支撐、科技支撐、空間支撐。
多視角的產教融合實證研究 目錄
目錄緒論 1**節 產教融合的政策動向 1一、國家的政策推動與倡議 1二、產教融合作為政府工作焦點 2第二節 產教融合的理論動向 5一、產教融合的本體論研究 7二、產教融合模式、路徑研究 10三、產教融合機制、動力研究 12四、產教融合困境與出路研究 15五、產教融合作為學校改革發展契機的研究 16六、基于特定區域、學校或專業的產教融合實踐研究 20七、產教融合的歷史發展、政策變遷研究 23八、產教融合的比較研究 25九、產教融合的多維研究設計 28**章 產業學院:產教融合的基層組織視角 29**節 產業學院視角的產教融合研究設計 31一、研究設計的理論前提:文獻綜述 32二、總體研究設計 46第二節 作為共生系統的產業學院 47一、產業學院的共生要素 47二、產業學院的共生特征 53三、產業學院的共生系統 58第三節 產業學院的共生—演化邏輯 70一、產業學院的“共生—演化”分析框架 71二、要素-結構-功能:產業學院的共生邏輯 72三、組織-管理-運行:產業學院的演化邏輯 81第二章 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產教融合的科技創新服務視角 88**節 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理論探索 89一、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本體研究 91二、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運行研究 94三、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建設研究 96四、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評價研究 98五、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產學研合作研究 100第二節 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政策發展分析 103一、科學技術體系建設階段(1956—1985年) 103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階段(1986—2005年) 104三、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階段(2006年至今) 105第三節 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省域政策梳理 107一、長三角地區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政策分析 107二、京津冀地區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政策分析 112三、兩湖地區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政策分析 113四、川陜渝地區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政策分析 115五、廣東省公共科技服務
展開全部
多視角的產教融合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陳偉, 湖南邵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2004年師從王承緒先生,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4-2020年就職于華南師范大學,先后擔任華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職業教育學院首任院長,且為高等教育學專業的博士生導師。2016年開始兼任澳門城市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2020年開始任職于惠州學院。2024年受聘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薛亞濤,惠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博士,主要從事教育發展研究。2007-2011年就讀于商丘師范學院,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11-2014年、2017-2021年就讀于華南師范大學,先后獲教育學碩士學位、教育學博士學位。 韓娟, 廣州中醫藥大學輔導員,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2013-2017年就讀于太原師范學院,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17-2020年就讀于華南師范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