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初中信息科技新課程實踐指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881304
- 條形碼:9787542881304 ; 978-7-5428-8130-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初中信息科技新課程實踐指導 本書特色
針對《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書深入分析信息科技課程標準中的“變”與“不變”,剖析新學習內容,精準把握“教什么”;探討信息科技課程學科實踐的基本模式,針對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精選典型教學設計案例,理論結合實踐,條分縷析“怎么教”。
初中信息科技新課程實踐指導 內容簡介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標志著在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國家課程。在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科技課程一邊沐浴在教育強國建設和科學教育加法的春風里,一邊還擁有著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強大助力。對信息科技一線教師來說,教授新課程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了解新課程、研究新課程,是擔起新課程實施重任的**步。
作者集二十余年扎根上海市信息科技學科教研的經驗,深入分析新課程標準中的“變”與“不變”,針對新課程實施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信息科技課程學科實踐的基本模式。本書旨在解答信息科技教師面對新課程實施的疑惑,促進新課程的有效實施,助力教研員和一線教師專業發展。
初中信息科技新課程實踐指導 目錄
**節認識“變化”/2
一、使用者到理解者/2
二、適合兒童的課程/5
三、建立邏輯主線/9
四、倡導真實性學習/16
第二節理解“不變”/20
一、穩定的核心內容/21
二、不變的認知規律/22
三、“變化”中的“不變”/23
第三節常見問題探討/25
一、科學與技術/25
二、技術本質的探尋/28
三、計算與計算機/32
四、技術中立的爭論/35
第二章新內容——“科”與“技”并重的課程內容/39
**節 拓寬科技視野/41
一、原理的啟蒙/42
二、方法的啟迪/48
第二節探索科技奧秘/55
一、復雜與簡潔/55
二、統一與多樣/61
第三節培養科學精神/64
一、自主可控意識/65
二、理性務實精神/68
三、創新實踐精神/71
第四節常見問題探討/77
一、難度與深度/77
二、概念定義困境/82
三、學科思想方法/90
四、課程內容結構化/94
第三章 新教學——學科實踐的挑戰/100
**節學科實踐的基本要求/101
一、“科”與“技”并重/101
二、注重問題解決/105
三、創設真實情境/114
第二節學科實踐的基本模式/122
一、設計作品/123
二、實驗探究/126
三、搭建原型/138
第三節跨學科主題學習/143
一、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基本概述/143
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問題列舉/145
三、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建議/146
第四節常見問題探討/151
一、創中學/151
二、直觀原理/157
三、科技敘事/165
四、計算思維/168
五、編程教學/176
六、學科德育/183
七、評價設計/193
后記/199
參考文獻/200
初中信息科技新課程實踐指導 作者簡介
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中學信息科技學科教研員,特級教師,上海市教育學會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專家組成員。參與《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試行稿)》(2004版)制定,擔任《中學信息科技單元教學設計指南》《上海市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基本要求》《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學科德育教學指導意見》等多部教育教學實踐類圖書主編,擔任《從改善到改變——美國教育信息化案例分析與思考》副主編,發表多篇教育實踐論文。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