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育學院的困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41552
- 條形碼:9787576041552 ; 978-7-5760-4155-2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學院的困擾 本書特色
對教育和教師教育具有深刻的、痛苦的啟發性 教師和教師教育承擔著如此重要的社會期望,但作為專業的教師教育卻又如此卑微。本書(表面)分析是的美國教育學院地位低下的問題,實質上是在談論教育與教育政策的問題與發展走向。
教育學院的困擾 內容簡介
《教育學院的困擾》聚焦于美國教育學院(尤其是精英大學的教育學院)在大學內部的低地位狀況。作者首先追溯了教育學院如何通過師資訓練,獲得其在大學學術等級中的地位,隨后探討了強化這種地位的當代因素,特別是教育學院承擔的主要功能,即教師準備、從事教育研究、訓練教育研究者,這些功能為教育學院獲得高地位和尊重帶來了特殊的困難。*后,作者考察了教育學院在學校教育發展中所發揮的實際作用。這部著作從歷史社會學角度揭示了影響美國教育學院存在與發展的深層次結構性困境,值得所有關心教育學院、教師教育、教育政策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一讀。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言:“任何參與教師準備和教育政策過程的人,尤其是教育學院的教員,將會發現拉巴里的分析具有痛苦的啟發性,至少可以說是發人深省的。他的批判性分析、公正的結論和富有洞察力的評論通過澄清這些被污名化的機構的發展和運作,極大地豐富了教育政策和研究的知識體系。”
教育學院的困擾 目錄
架構論點
本書的組織 第二章 教師教育的過去:地位低下的根源
市場對教師教育的影響
教師工廠:填滿教室
人民學院: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從師范學校到大學:對地位的影響
處理遺產問題:不斷變化的狀況
服務于被污名化的群體 第三章 當前的教師教育:培養教師的特有問題
教學是一項困難的工作
客戶合作問題
強制性客戶的問題
情感管理問題
結構性孤立的問題
關于教學有效性的長期不確定性問題
對教師教育的影響
教學是一項看起來容易的工作
觀察學徒期
普通的技能和知識
屬于他人的內容專長
通俗易懂的和可公開獲得的教學技能 第四章 從事教育研究的特有問題
教育學院生產的知識種類
硬知識與軟知識
純知識與應用型知識
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
組織影響
對教育學院的消極影響
大學中的低下地位
教育和教育決策中脆弱的權威
將教育學轉變為一門硬科學的壓力
將教育學院轉變為純粹研究機構的壓力
這個領域永遠不會有任何進展的感覺
對教育學院的積極影響
追求生產有用的知識并非壞事
不受消費者壓力的影響
不受學科邊界限制的自由
免受等級束縛的自由
生產軟知識正當其時
一種面向普通大眾講話的能力 第五章 培養教育研究者的特有問題
框定問題:機構情境和知識空間
在一個低下地位機構中的訓練
追求一種獨特的知識形式
爭論的焦點與根源
從教師向研究者的過渡:什么使它變得容易
成熟度
專業經驗
獻身于教育
良好的認知技能
從教師向研究者的轉變:什么使它如此之難
教師和研究者沖突的世界觀問題106
處理文化鴻溝
錯配的教育期待問題 第六章 教育學教授的地位困境
低下地位的源頭
說教育學教授的壞話
對教育學教授的研究
對教育學教授的批評都公正嗎?
教育學教授內部的地位差異
解決地位問題的策略
《明日之教師》
《教育學院》 第七章 教育學院與進步主義的浪漫
教與學的兩種愿景
教育學院對進步主義的承諾
進步愿景的本質和根源
作為教與學理論的進步主義
作為一套社會價值觀的進步主義
進步主義如何成為教育學教授的意識形態
杜威是怎么輸的:進步教育簡史
教學進步主義的修辭如何棲息于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與進步主義聯系的其他原因
教育學院對處境不利者的親和力 第八章 教育學院的困擾:沒有什么害處,也沒有什么幫助
好消息:教育學院太弱而不至于會對美國教育造成多大傷害
損害學術內容
差異化獲取知識的途徑
壞消息:教育學院太弱而不能為美國教育提供多大幫助
對當前關于教育政策爭論的貢獻
生產使用價值而非交換價值
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工作
教育學院困擾的再審視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教育學院的困擾 作者簡介
戴維·F.拉巴里(David F. Labaree),美國著名教育學者,曾擔任美國教育史協會主席(2004-2005),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李·L.杰克斯(Lee L. Jacks)教育學教授,兼歷史系教授。1970年,拉巴里在哈佛學院獲得社會關系專業學士學位,并分別于1978、1983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領域的碩士、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拉巴里曾在喬治城大學、威德納大學短暫任教,之后在密歇根州立大學教師教育系工作18年之久(1985-2003),這段經歷對他有關教育學院的研究有重要影響。2003年,他轉任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學教授,現已榮休。拉巴里是位具有社會學導向的教育史學家,專注于探索界定美國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過程和類型,其研究旨在分析主要教育組織(如高中、社區學院、教育學院和大學)演進的制度性特征,以及在民主社會教育的沖突性目的與功能背景下,影響教育的重要群體(如教師、教師教育者)的演進作用。他的主要著作有:《一所美國高中的形成:文憑市場的形成與費城中央高中,1838-1939》(1988,榮獲美國教育研究協會1989年卓越圖書獎,教育史協會1989年度卓越圖書獎)、《沒有真正的學習,如何在學校取得成功:美國教育中的文憑競賽》(1997,榮獲1998年度評論家選擇獎)、《教育學院的困擾》(2004)、《總得有人失敗:公立學校教育的零和游戲》(2010)、《一團糟:美國高等教育難以置信的優勢》(2017)等。戴維·F.拉巴里(David F. Labaree),美國著名教育學者,曾擔任美國教育史協會主席(2004-2005),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李·L.杰克斯(Lee L. Jacks)教育學教授,兼歷史系教授。1970年,拉巴里在哈佛學院獲得社會關系專業學士學位,并分別于1978、1983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領域的碩士、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拉巴里曾在喬治城大學、威德納大學短暫任教,之后在密歇根州立大學教師教育系工作18年之久(1985-2003),這段經歷對他有關教育學院的研究有重要影響。2003年,他轉任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學教授,現已榮休。拉巴里是位具有社會學導向的教育史學家,專注于探索界定美國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過程和類型,其研究旨在分析主要教育組織(如高中、社區學院、教育學院和大學)演進的制度性特征,以及在民主社會教育的沖突性目的與功能背景下,影響教育的重要群體(如教師、教師教育者)的演進作用。他的主要著作有:《一所美國高中的形成:文憑市場的形成與費城中央高中,1838-1939》(1988,榮獲美國教育研究協會1989年卓越圖書獎,教育史協會1989年度卓越圖書獎)、《沒有真正的學習,如何在學校取得成功:美國教育中的文憑競賽》(1997,榮獲1998年度評論家選擇獎)、《教育學院的困擾》(2004)、《總得有人失敗:公立學校教育的零和游戲》(2010)、《一團糟:美國高等教育難以置信的優勢》(2017)等。
譯者簡介:
張建國,教育學博士,現為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青年委員,河南師范大學杜威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教育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研究。個人專著《教育學的地位問題:一種馬克思主義解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發表相關論文若干篇,如《教育學地位問題評析》、《馬克思的教育之思:嵌入工人階級解放的構想》、《馬克思與杜威教育思想比較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