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汪暉對話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08171343
- 條形碼:9787208171343 ; 978-7-208-17134-3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汪暉對話集 本書特色
★一份走進汪暉思想世界的邀請,沿著十數(shù)年重要對話的線索,點亮復雜、廣博的思想地圖 ★一種在運動中探索運動的思想方法,開啟多重空間的觀察視角 ★一種直面峻急社會政治議題的理論新視野,揭示平等的多重面向 ★一種理解過去的超越性范式,重識中國的歷史位置 ★一門將觀察對象作為視野的方法論,摸索現(xiàn)實矛盾中的未來要素
汪暉對話集 內(nèi)容簡介
汪暉,1959年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于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xiàn)為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思想史、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社會理論等。有名思想家汪暉教授2000年后的演講、訪談、活動對談實錄合編。
汪暉對話集 目錄
巨變中的世界
序言 作為時空體的區(qū)域
**部分 運動中的視角
01 在21世紀之初進行全球性的思考
02 歷史的見證者
03 尋找理解中國和世界的新角度
04 如今沒人再提社會民主
05 埃及的運動
06 非洲政治危機與中國責任
第二部分 文明及其跨體系性
01 兩洋之間的文明
02 “亞洲”作為新的世界歷史問題
03 跨體系的文明交匯與歷史敘述
04 “大陸—海洋”與亞洲的區(qū)域化
第三部分 探索東北亞和平
01 東亞需要目標清晰的協(xié)調(diào)架構(gòu)
02 和平體制建構(gòu)失敗的原因
03 暗夜行路
04 打破雙戰(zhàn)結(jié)構(gòu)
第四部分 平等的多重面向
01 再問“什么的平等”序言
02 中國、新的平等觀與當今世界
03 平等問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04 城市何以安頓我們?
05 繪制思想知識的新圖景
第五部分 藝術(shù)作為反媒體的媒體
01 故里、變遷與賈樟柯的現(xiàn)實主義
02 司馬遷及其時代
03 消失的是人
04 關(guān)于紀錄片《15 小時》
05 反媒體撕開了媒體那厚重的窗簾
06 經(jīng)驗中國與書寫中國
07 互為前史的世紀與當代藝術(shù)史的分期問題
08 當代中國媒體狀況分析與公共空間的缺失
索引 第二冊
為未來而辯論
序言 “2020 ”:危機連鎖與正在降臨的未來
**部分 現(xiàn)代中國的歷史位置
01 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xiàn)代
02 公理、時勢與越界的知識
03 世紀的誕生:20世紀中國的歷史位置
04 20世紀充滿悲劇,也留下遺產(chǎn)
第二部分 新文化的政治
01 什么是五四文化運動的政治?
02 再談五四:以文化運動為方法
03 回到“五四時刻”
04 何以五四
05 歷史、革命與當代青年的思想構(gòu)成
06 民族形式與革命的“文明”論
第三部分 在矛盾中探索未來
01 為未來而辯論
02 上升期的矛盾、體系性危機與變革方向
03 中國的開放與自主
04 中國道路的獨特性與普遍性
05 “中國模式”之爭
06 回不去的老家
07 環(huán)保是未來的“大政治”
索引
汪暉對話集 作者簡介
清華大學首批資深文科教授,中文系、歷史系雙聘教授,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思想史、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社會理論等。主要著作包括《世紀的誕生》、《現(xiàn)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四卷本)、《去政治化的政治》、《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短二十世紀》等。
- >
經(jīng)典常談
- >
山海經(jīng)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