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造型非遺衍生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1887
- 條形碼:9787568081887 ; 978-7-5680-818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造型非遺衍生設計 本書特色
本書是文化遺產學和藝術設計學交叉領域的研究成果。在藝術設計范疇內,深入觀察和優選了近年國內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和空間設計領域中成功借鑒造型文化遺產的有意味元素衍生設計的優秀案例,并且進行了背景介紹和賞析。
造型非遺衍生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視覺傳達設計部分、產品設計部分和空間設計部分。視覺傳達設計(選取近年先鋒設計師和產業代表性設計師的成功作品,突出介紹造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象元素和視覺元素在借鑒衍生設計中的升華效果。集中介紹包裝設計、標志設計、招貼海報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廣告設計和書籍裝幀設計等諸多品類的設計經典。)產品設計(重點介紹服裝設計、纖維設計、家具設計、器皿設計、裝飾材料設計品類中近年比較成功的實際案例。特別是在產品升級和“雙循環”背景下,造型“非遺”要素衍生設計的助力作用。)空間設計(近年來它是國家城市形象的窗口。在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環藝設計、室內設計和園林設計領域涌現了一批優秀設計師及代表性優秀作品,本書將甄選其中的優秀作品進行介紹與賞析。)
造型非遺衍生設計 目錄
**章傳達設計類/1
**節標志設計/2
第二節包裝設計/6
第三節海報設計/10
第四節書籍設計/14
第五節圖形圖案/23
第六節影像設計/30
第七節廣告設計/35
第二章產品設計類/43
**節家具設計/44
第二節器皿設計/48
第三節服飾服裝/54
第三章空間設計類/61
參考文獻/100
后記/104
造型非遺衍生設計 節選
造型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泛世界的人類文化記憶和視覺藝術載體,它們厚植于多元化的文化土壤之上,承載了各民族傳統文化的民間技藝和時代審美,具備著鮮明的文化特征。從“非遺”形式、工藝、材料,到其呈現的文化內涵,都具有可再生的視覺屬性,也是極具識別性的文化符號。 現代設計有著兼顧工藝與科學的審美特征,工業技術的發展使設計產品得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融入“非遺”元素的產品無疑是活化傳統文化的*佳傳承渠道。本書從視覺傳達設計、家用產品設計和空間設計等領域,對造型“非遺”衍生設計展開案例分析,闡述如何轉化“非遺”的表現形式和文化內涵,并應用到現代生活中。
造型非遺衍生設計 作者簡介
張昕,男,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湖北省政府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專項津貼獲得者。曾經擔任湖北美術學院美術學系主任,現任學校圖書館館長。長期擔任設計藝術學理論,中國工藝美術史論和文化遺產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兼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藝術家協會視覺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與設計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視覺藝術信息中心主任,湖北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教育廳高校美術與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造型藝術委員會主任,長江流域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和江漢大學客座教授等職務。近年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長江流域造型文化遺產審美形態研究》,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湖北造型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湖北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湖北美術學院院藏美術作品數據庫建設研究》;湖北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研究項目《湖北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及活化工程設計研究》和《漢口頭道街區穆斯林文化遺產研究》等科研項目。參與2015年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工藝美術全集?湖北卷》編撰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