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非遺傳承研究(2022.3)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9936
- 條形碼:9787547519936 ; 978-7-5475-199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遺傳承研究(2022.3) 本書特色
注重傳承、聯接基層、面向知音;影響生活、促成興趣、變為實用
非遺傳承研究(2022.3) 內容簡介
《非遺傳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創辦,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馮驥才為集刊名譽主編。原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為顧問。主要收錄法律法規、理論研究、調查與報告、非遺項目、傳承人風采、非遺進校園、非遺在社區、史料與掌故、軼聞口述等與非遺相關的學術論文。目前,已成為上海市乃至全國非遺保護傳承理論探索與實踐交流的前沿陣地,非遺保護理念在都市傳播的重要載體。
非遺傳承研究(2022.3) 目錄
卷首語
非遺在地化傳承的新破點 向云駒
法律法規
山東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現狀與思考 ——解讀《山東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 楚國帥
特稿
為思想而立 ——在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求學的日子 馮 莉
調查與報告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列入機制額外議題研究綜述 沈 策
理論研究
一項刻不容緩的記錄工作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程回顧與展望 張慶善
傳承人記錄工作的現狀與未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反思李東曄
淺談文物修復與非遺傳統技藝的關系 馮向偉
歐洲高校文化遺產學設置分布原因與學科保護經驗研究 李曉東 劉蓓蓓
傳承項目
作為身體延伸的筷子及其文化隱喻 熊承霞
飲食之道與文化認同:新加坡非遺“小販文化”的啟思 凌周飛
傳承人風采
影戲人生,苦苦求索 ——湖南寧鄉縣影戲傳人楊升偉采訪錄 李躍忠 李 娜
非遺進校園
基于學校勞動教育的手工藝類“非遺”課程開發與實施 ——以上海市清華中學“上海燈彩”課程為例 彭紅艷
校企合作培養“徽雕藝術”非遺傳承人的研究與實踐 曹雄威 胡紅沐
非遺在社區
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的相互作用 ——以上海市青浦區為例 楊麗琴
軼聞口述
萬語千言總是真 ——十集紀錄片《百年越劇》導演日記選 鐘冶平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館 封二
上海舉辦首期非遺社區傳習師資培訓班 封三
展開全部
非遺傳承研究(2022.3) 作者簡介
陸建非,上海師范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的學術研究方向為現代英語語法、跨文化交際學。出版著作或作為主編的著述、辭書、教材9本,代表作有《跨文化交際隨筆》、《新編英語語法詞典》、《當代大學英語實用語法》、《當代研究生英語教程》等。參與編寫并出版其他辭書和教材等9本。發表論文50余篇,隨筆、散文等100余篇。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