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危機決策的直覺優勢效應: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的作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09629
- 條形碼:9787302609629 ; 978-7-302-60962-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危機決策的直覺優勢效應: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的作用 本書特色
本書以內隱記憶和無注意視盲為切入點,探討它們是如何在危機決策中幫助直覺發揮其優勢作用的。主要的研究問題為:人們是否在危機感知下更傾向于直覺決策;危機感知是如何激活直覺決策過程的;無注意視盲和內隱記憶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它們在直覺決策過程中又是如何相互關聯的;通過多種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終構建危機感知下更具解釋效力的直覺決策模型。直覺為什么能夠在危機情境下發揮優勢效應,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在這個崇尚理性的時代,任何非理性的東西(包括非理性決策)都是難以讓人信服的。想讓人們信服的**途徑就是回答“為什么”的問題。本書通過將危機情境與危機感知相剝離,對危機情境下人們的心理反應過程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為人們如何在危機情境中做出有效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回答了為什么直覺作為一種典型的非理性決策能夠在危機情境下產生穩定的優勢效應——這個已經引起理論界的關注但尚未回答的問題。
危機決策的直覺優勢效應: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的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內隱記憶和無注意視盲為切入點,探討它們是如何在危機決策中幫助直覺發揮其優勢作用的。主要的研究問題為:人們是否在危機感知下更傾向于直覺決策;危機感知是如何激活直覺決策過程的;無注意視盲和內隱記憶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它們在直覺決策過程中又是如何相互關聯的;通過多種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終構建危機感知下更具解釋效力的直覺決策模型。直覺為什么能夠在危機情境下發揮優勢效應,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在這個崇尚理性的時代,任何非理性的東西(包括非理性決策)都是難以讓人信服的。想讓人們信服的**途徑就是回答“為什么”的問題。本書通過將危機情境與危機感知相剝離,對危機情境下人們的心理反應過程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為人們如何在危機情境中做出有效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回答了為什么直覺作為一種典型的非理性決策能夠在危機情境下產生穩定的優勢效應——這個已經引起理論界的關注但尚未回答的問題。
危機決策的直覺優勢效應: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的作用 目錄
第2章文獻綜述 2.1危機感知 2.1.1概念界定 2.1.2理論模型與相關研究 2.1.3研究范式 2.2直覺 2.2.1概念界定 2.2.2理論模型與相關研究 2.2.3測量方法 2.3無注意視盲 2.3.1概念界定 2.3.2研究范式 2.3.3影響因素 2.4內隱記憶 2.4.1概念界定 2.4.2認知模型與相關研究 2.4.3研究范式 2.5小結
第3章問題提出 3.1研究問題 3.2研究意義 3.2.1理論意義 3.2.2現實意義
第4章理論框架 4.1危機感知與直覺決策策略的關系 4.2危機感知下無注意視盲與直覺決策的關系 4.3危機感知下內隱記憶與直覺決策的關系 4.4危機感知下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的關系 4.5危機感知下直覺決策的內在過程 4.6研究的整體框架
第5章研究一: 危機感知與直覺決策的關系 5.1問題提出 5.2實驗1: 危機感知下的直覺決策傾向(問卷) 5.2.1實驗目的 5.2.2實驗方法 5.2.3實驗結果與討論 5.3實驗2: 危機感知下的直覺決策傾向(過程分離范式) 5.3.1實驗目的 5.3.2實驗方法 5.3.3實驗結果 5.4實驗3: 危機感知下的直覺決策傾向(反應時) 5.4.1實驗目的 5.4.2實驗方法 5.4.3實驗結果 5.5討論
第6章研究二: 危機感知下無注意視盲與直覺決策的關系 6.1問題提出 6.2預備實驗1: 危機詞與普通詞的選取 6.2.1實驗目的 6.2.2實驗方法 6.2.3實驗結果 6.3實驗4: 危機感知下的無注意視盲 6.3.1實驗目的與假設 6.3.2實驗方法 6.3.3實驗結果 6.3.4討論 6.4實驗5: 危機感知下無注意視盲對直覺的影響 6.4.1實驗目的與假設 6.4.2實驗方法 6.4.3實驗結果 6.4.4討論 6.5實驗6: 危機感知下無注意視盲與直覺的聯結 6.5.1實驗目的與假設 6.5.2實驗方法 6.5.3實驗結果 6.5.4討論
第7章研究三: 危機感知下內隱記憶與直覺決策的關系 7.1問題提出 7.2實驗7: 危機感知下的內隱記憶 7.2.1實驗目的與假設 7.2.2實驗方法 7.2.3實驗結果 7.3實驗8: 危機感知下的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 7.3.1實驗目的與假設 7.3.2實驗方法 7.3.3實驗結果與討論 7.4預備實驗2: 內隱詞的選取 7.4.1實驗目的 7.4.2實驗方法 7.4.3實驗結果 7.5實驗9A: 危機感知下內隱記憶對直覺的影響(問卷) 7.5.1實驗目的與假設 7.5.2實驗方法 7.5.3實驗結果 7.6實驗9B: 危機感知下內隱記憶對直覺的影響
(過程分離范式) 7.6.1實驗目的與假設 7.6.2實驗方法 7.6.3實驗結果 7.6.4討論
第8章研究四: 危機感知下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的關系 8.1問題提出 8.2實驗10: 危機感知對注意轉換代價的影響 8.2.1實驗目的與假設 8.2.2實驗方法 8.2.3實驗結果 8.2.4討論 8.3實驗11A: 危險刺激在危機與無危機感知下的
注意轉換代價 8.3.1實驗目的與假設 8.3.2實驗方法 8.3.3實驗結果 8.3.4討論 8.4實驗11B: 復雜刺激在危機與無危機感知下的
注意轉換代價 8.4.1實驗目的與假設 8.4.2實驗方法 8.4.3實驗結果 8.4.4討論 8.5實驗12: 危機感知下注意轉換代價與內隱記憶的關系 8.5.1實驗目的與假設 8.5.2實驗方法 8.5.3實驗結果 8.5.4討論
第9章研究五: 危機感知下直覺決策的內在過程 9.1問題提出 9.2實驗13: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模型驗證 9.2.1實驗目的與假設 9.2.2實驗設計 9.2.3實驗材料 9.2.4實驗流程 9.2.5實驗結果 9.2.6討論 9.3實驗14: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模型驗證(眼動) 9.3.1實驗目的與假設 9.3.2實驗設計 9.3.3實驗材料 9.3.4實驗流程 9.3.5實驗結果 9.3.6討論
第10章討論與總結 10.1總討論 10.1.1引發直覺優勢效應的究竟是危機本身還是
對危機的感知? 10.1.2無注意視盲在危機感知激活直覺決策
過程中的作用 10.1.3內隱記憶在危機感知激活直覺決策
過程中的作用 10.1.4注意轉換代價的指標作用 10.2研究貢獻 10.2.1理論貢獻 10.2.2實踐貢獻 10.3研究局限 10.4研究展望 10.5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情緒量表
附錄B詞語代表性與熟悉度
附錄C模擬器不適感量表(SSQ)
附錄D圣巴巴拉方向感量表(SBSOD)
附錄E身臨其境感量表(PQ)
附錄F勞頓空間焦慮量表(LSAS)
后記
危機決策的直覺優勢效應:無注意視盲與內隱記憶的作用 作者簡介
石垠,女,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講師,教育學部雙肩挑輔導員。2016年于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21年于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危機決策,注意與記憶,管理決策與判斷,近期研究關注點為教育決策與管理。曾在Psychological Research、Safety Science、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等國際決策領域著名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