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上海大學(1922-1927)全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44903
- 條形碼:9787567144903 ; 978-7-5671-449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大學(1922-1927)全史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一個新的時代催生了上海大學:介紹上海大學誕生的時代背景;上海大學是一所正規的大學:介紹上海大學的辦學理念、規章制度、師資隊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
上海大學(1922-1927)全史 目錄
**編 上海大學是一所正規的大學
**章 上海大學是在國共醞釀合作的背景下,由國共兩黨共同創辦的一所大學
**節 國共合作的醞釀為上海大學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孫中山的憤怒與無奈
中國共產黨的“西湖會議”
李大釗和孫中山在上海會晤
第二節 在東南高等專科師范學校“學潮”中誕生的上海大學
學店:東南高等專科師范學校
嵇直結識的兩位共產黨員
一頓“夾生飯”成為鬧學潮的導火線
為什么新校長是于右任
共產黨參與了新校長的遴選并給出了建議
邵力子的促駕與說項
上海大學成立
圍繞著上海大學的成立引起的爭紛訴訟得到了結
第三節 上海大學辦學開始步入正軌
于右任對上海大學的初步整頓
鄧中夏來了
上海大學的“大管家”
從《上海大學暫行校則》到《上海大學章程》
附:上海大學章程
第二章 上海大學辦學面面觀
**節 上海大學的定名、宗旨、校徽、校旗
上海大學的定名
上海大學的宗旨
上海大學的校徽
上海大學的校旗
第二節 上海大學議事、決策機制和董事會
從教務會議到全體教職員會議再到評議會
上海大學行政委員會
上海大學董事會
第三節 上海大學的行政架構
校級層面
系部層面
第四節 上海大學的辦學經費
學費收入
對困難學生提供各種幫助
堅持私立大學的收費標準
教職員的薪水支出
國民黨中央的撥款收入
經費短缺是辦學的常態
第五節 上海大學辦學條件的逐步改善
創設圖書館
擬在宋園建筑新校舍
校舍的幾經搬遷
第六節 上海大學的學科和專業
原有之學科和專業
實際辦的學科和專業
辦過一陣又取消的學科和專業
規劃辦而實際上并沒有辦的學科和專業
第七節 上海大學的教師聘任和師資隊伍建設
成立初期的教授聘任
國民黨要員受邀任教授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和黨員成為教授的中堅力量
**流的學者、專家云集
選課教授、外籍教師和其他教職員
……
第二編 上海大學是一所愛國的大學
第三編 上海大學是一所革命的大學
第四編 上海大學人物志
余緒 追認學籍,籌劃復校
參考文獻
后記
上海大學(1922-1927)全史 作者簡介
胡申生,北京市人,1949年3月出生于上海。上海大學退休教師,社會與文化學者。 著有《中華民族的根》(與何凌云合著,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社1992年版,香港山邊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重版),《人生的趣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婚俗》(與鄧偉志合著,文匯出版社2007年版),《上海名人家訓》(文匯出版社2010年版),《從上海大學(1922-1927)走出來的英雄烈士》(上海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他們從上海大學(1922-1927)走進新中國》(上海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上海大學(1922-1927)編年事輯》(上海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等。 編有《上海大學(1922-1927)師生詩文書信選》(上海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上海大學(1922-1927)研究文選(1980-2020)》(上海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等。 主編有《社會風俗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臺灣建宏出版社1994年出繁體字版),《社區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等。 著文有《企業文化與社區文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上昆的新面貌》(《中國戲劇》1990年第12期),《上海城市社區變遷與社區問題》(《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5期),《是引導還是誤導——對京劇唱段引入中小學音樂課堂的幾點質疑》(《探索與爭鳴》2008年第4期),《莫將“變體”作“正格”》(《上海戲劇》2008年第4期),《中國古代公共藝術舉隅》(《公共藝術》2013年第6期),《田漢的戲曲作品是當代京劇藝術發展的鏡鑒》(《戲劇的巨擘——紀念田漢誕辰115周年學術研泔會論文集》,《文匯出版社》2014年版),《中國家洲家風中的文化傳承》(《解放日報》2014年4月19日《思想者》專版,《新華文摘》2014年第13期轉載),《不隨俗、不迎合、不降格——“張火丁現象”之我見》(《中國戲劇》2016年第1期)等。 從2017年開始,應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邀請,連續擔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玉璞、馬科、李薔華、李炳淑、張善元、陳少云的藝術記錄工程項目的學術專員。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