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9138970
- 條形碼:9787209138970 ; 978-7-209-1389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 本書特色
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中公版·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具有以下特色: 1.質量可靠 這本《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是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圖書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全國各地教師招聘考試考題的基礎上,從近幾年的各地考題中精選而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常考、易錯的近6000道典型考題的合集。 2.編排合理 本書按照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考試考查內容的章節邏輯順序組合而成,幫助廣大考生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完成對相關知識點的夯實和鞏固。本書采用全新編排方式——題本、答案分冊裝訂,方便考生查閱。 3.量大點全 本書包含各種類型題目近6000道,真正做到了重要考點不遺漏,常考考點反復練。本書配有詳細的答案解析,幫助考生迅速核對答案,復習答錯考點,節約時間。
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 內容簡介
《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是由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教師在潛心研究、分析總結各省、市、地區歷年考試試題命題特點,結合考試整體發展變化情況的基礎,從全國多個省、市、地區考題精選而成。本書由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新課程改革、教學技能、教育寫作等八個部分組成,適合考生刷題備考。本書還配有106課時的視頻課,同步精講,針對性更強
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 目錄
部分?教育學
章?教育與教育學/2
節?教育概述/2
第二節?教育的歷史發展/9
第三節?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15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規律/27
節?教育與社會發展/27
第二節?教育與人的發展/36
第三章?教育目的/48
節?教育目的的基本問題/48
第二節?我國教育目的概述/57
第四章?學校教育制度/66
節?學校概述/66
第二節?教育制度與學校教育制度/69
第三節?我國的學校教育制度/74
第五章?教師與學生/78
節?教師/78
第二節?學生/91
第三節?師生關系/95
第六章?課程/100
節?課程概述/100
第二節?課程開發/110
第三節?課程資源/121
第七章?教學/125
節?教學概述/125
第二節?教學過程/128
第三節?教學原則/137
第四節?教學方法/147
第五節?教學模式/158
第六節?教學組織形式/163
第七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70
第八節?教學評價/175
第八章?德育/183
節?德育概述/183
第二節?德育過程/190
第三節?德育原則/199
第四節?德育的途徑與方法/207
第五節?德育模式/214
第九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217
節?班級組織/217
第二節?班級管理/220
第三節?良好班集體的培養/227
第四節?班主任工作/234
第十章?課外、校外教育與三結合教育/243
節?課外、校外教育/243
第二節?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249
第十一章?教育科學研究/253
節?教育科學研究概述/253
第二節?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256
第三節?教育科學研究方法/259
第二部分?心理學
章?心理與心理學/270
節?心理學概述/270
第二節?心理的實質/273
第二章?認知/275
節?注意/275
第二節?感覺/282
第三節?知覺/287
第四節?記憶/294
第五節?表象與想象/304
第六節?思維/308
第七節?言語/314
第三章?情緒、情感和意志/315
節?情緒和情感/315
第二節?意志/322
第四章?個性心理/328
節?需要、動機與興趣/328
第二節?能力/330
第三節?人格/334
第五章?社會心理/342
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 節選
部分 教育學 章?教育與教育學 節?教育概述 基礎題答案及解析見答案上冊P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早將“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這句話出自(??)。 A.《說文解字》 B.《孟子·盡心上》 C.《論語》 D.《學記》 3.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教育現象的是(??)。 A.媽媽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嬰兒吸奶 C.成人學開車 D.木匠教徒弟手藝 4.狹義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職業教育 C.社會教育 D.學校教育 5.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B.培養優秀教師 C.促進社會的發展 D.培養人的生存能力 6.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 A.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B.有意識的活動 C.傳遞生存本能的活動 D.適應環境的活動 7.教育相對于社會發展具有相對獨立性。下列關于教育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論述正確的是(??)。 A.教育的思想和內容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無關 B.教育具有自身規律,不會受政治制度的影響 C.教育不受生產關系的制約 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當前經濟發展水平 8.原始社會時期的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生產勞動和生活方式等的教育,現當代的教育內容則體現為“五育并舉”。這表明了教育具有(??)。 A.歷史性 B.永恒性 C.社會性 D.相對獨立性 9.古代學生學習儒家的“四書”“五經”,現代學生也會學習《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篇目。這體現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歷史性 C.繼承性 D.相對獨立性 10.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任何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都離不開教育。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時代性 D.獨立性 1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這種論斷指出了教育具有(??)。 A.歷史性 B.生產性 C.民族性 D.繼承性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教育將隨國家的消亡而消亡 B.學校教育早出現于奴隸社會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滯后于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 D.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體現出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13.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教育影響 B.教育手段 C.教育物資 D.教育內容 14.(??)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體。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內容 15.(??)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響 D.教育規律 16.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作用于學習者的全部信息是指(??)。 A.教育形態 B.教育影響 C.教育系統 D.教育規律 17.課程、教科書、教學參考書等屬于教育基本要素的(??)。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媒介 D.教育媒體 18.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促進社會政治的發展 B.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C.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 D.促進人的發展 19.從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為(??)。 A.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 B.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 C.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 D.本體功能和衍生功能 20.董仲舒曾向漢武帝建議:“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從作用對象看,這體現了教育的(??)。 A.個體功能 B.社會功能 C.正向功能 D.負向功能 21.教育本來應該是促進民主、平等的重要途徑,但實際上復制了原有的社會關系,再現了社會的不平等。這屬于教育的(??)。 A.正向功能 B.負向功能 C.顯性功能 D.隱性功能 22.考試作為一種評價方式能夠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強化學生學習的欲望。但僅憑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可能會使學生變成“書呆子”。上述事實表明(??)。 A.教育既有正向顯性功能,又有正向隱性功能 B.教育既有負向顯性功能,又有負向隱性功能 C.教育既有負向顯性功能,又有正向隱性功能 D.教育既有正向顯性功能,又有負向隱性功能 23.沛西·能認為:“教育既無需周密的考慮使它產生,也無需科學予以指導,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該觀點屬于(??)。 A.生物起源說 B.心理起源說 C.勞動起源說 D.交往起源說 24.孟祿認為“全部教育都歸之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這種觀點是教育起源說中的(??)。 A.生物起源說 B.交往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25.教育的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認了(??)。 A.教育的科學屬性 B.教育的生產屬性 C.教育的社會屬性 D.教育的藝術屬性 26.(??)是教育學史上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 A.神話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27.“動物,尤其是略微高等的動物,完全同人一樣,生來就有一種由遺傳而得到的潛在的教育,其效果見諸個體的發展過程。”這句話是說教育的產生與(??)相關。 A.心理起源說 B.勞動起源說 C.生物起源說 D.神話起源說 28.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起源于人類特有的(??)。 A.心理活動 B.生產勞動 C.神話 D.生物特征 29.認為教育起源于生產過程中經驗的傳遞,這種觀點屬于教育的(??)。 A.勞動起源說 B.神話起源說 C.生物起源說 D.心理起源說 30.利托爾諾在《各人種的教育演化》中指出,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教育的繼承、改善和發展。這種觀點屬于(??)。 A.神話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二、多項選擇題 1.“生活中的磨難教育了我們”中的“教育”指的是(??)。 A.正規教育 B.非正規教育 C.廣義教育 D.狹義教育 2.關于教育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B.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獨有的活動 C.教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 D.教育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 3.教育的本質屬性有(??)。 A.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 B.教育是人類社會有意識的實踐活動 C.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D.教育是塑造人的手段 4.教育的相對獨立性表現在(??)。 A.教育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實踐活動 B.教育是具有歷史繼承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C.教育有跟社會發展進程不相適應的一面 D.教育總是具有階級性 5.教育的生物起源說代表人物是(??)。 A.利托爾諾 B.孟祿 C.沛西·能 D.杜威 6.下列教育起源論和倡導者匹配不正確的是(??)。 A.教育的模仿說——斯賓塞 B.教育的本能起源說——孟祿 C.教育的需要起源說——楊賢江 D.教育的勞動起源說——沛西·能 7.下列關于教育者的說法正確的有(??)。 A.教育者是從事教育活動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及參與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 B.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C.教育者是教育過程中“教”的主體 D.教師是直接的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8.教育對個體發展的作用表現為(??)。 A.教育促進個體現代化 B.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 C.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 D.教育促進個體差異化 9.學校中的表揚制度及晨會之類的儀式性活動的本來目的只在于幫助學生區分正誤,但也可能會產生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意識、促進群體整合等預料之外的副產品。這些副產品表明了教育的(??)。 A.隱性功能 B.顯性功能 C.正向功能 D.負向功能 三、判斷題 1.“教育”一詞在中國早見于《論語》。(??) 2.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標是有意識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 3.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4.廣義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5.只有當社會發展處于負向時,教育才會發揮負向功能。(??) 6.教育中基本的矛盾是教育者與教學手段的矛盾。(??) 7.學校教育是指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活動。(??) 8.有人類社會就有教育,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9.人類的教育活動與所謂的動物的教育活動存在本質區別,這主要表現為人類的教育具有永恒性。(??) 提升題答案及解析見答案上冊P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教育要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教育均包括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三個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動中以教為職責的人,有知識的人都可以成為教育者 C.學習者的學習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活動 D.教育形態的多樣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變化及其結合而造成的 2.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改造。該觀點屬于(??)。 A.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B.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C.教育的生活起源說 D.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3.關于教育的起源,下列觀點表述不正確的是(??)。 A.神話起源說是一種唯心論觀點 B.生物起源說沒有體現出人類的教育具有目的性和社會性 C.勞動起源說也稱教育的社會起源說 D.生活起源說以美國教育家孟祿的理論為基礎 4.下列關于教育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 A.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來劃分的 B.隱性功能是不能轉化成顯性功能的 C.教育的社會功能屬于教育的派生功能 D.隱性功能不見得都是負向功能 5.真實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生成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閃現的知識火花、提出的觀點可能是教師不知道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躬下身來“不恥下問”。這說明(??)。 A.狹義的教育反映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要求,培養社會需要的人 B.任何一項人類活動的內容都可以構成教育的內容 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不是絕對的、固定不變的,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D.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承擔的是“學”的任務 6.下列不屬于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的功能的是(??)。 A.教育促進人的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能力的發展 B.教育培養個體的職業意識和角色 C.教育促進個體差異的充分發展,形成人的獨特性 D.教育開發人的創造性,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 7.下列表述中,將教育視作一種過程的是(??)。 A.教育是振興經濟的基礎 B.我從這個報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D.我今
202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必刷題庫 作者簡介
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師招聘考試研究與輔導的部門,多年來始終堅持“學員第一”的理念,匯聚了數十位兢兢業業的輔導與研究者,堅持緊扣考試自主研發。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