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24319
- 條形碼:9787576024319 ; 978-7-5760-2431-9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 本書特色
主題全面,實例豐富,了解教育技術領域的全景式圖書。
1.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認可。本書前幾版多次獲得由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 (AECT)、AECT 設計與開發部以及國際績效改進協會 (ISPI) 等頒發的優秀圖書獎。
2.知名學者撰寫。主編羅伯特·瑞澤是教學設計領域國際知名學者;
各章作者均為各自領域的代表人物。
3.涵蓋主題前沿、全面。不僅包括了新的趨勢,還清楚地描述了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歷史和心理學基礎。通過描述領域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本書極好地闡述了本領域的總體概況,所涉主題包括:社會化媒體、游戲、學習分析、數字化學習、MOOCs、真實的學習、教學設計模式、績效改進、績效支持、移動學習、開放教育資源、非正式學習、問題導向學習,等等。
4.內容編排合理。每一章作者在寫作各章時盡量保證那些剛涉足這一領域的讀者都能容易理解。每章末尾總結了關鍵原則和實踐,以幫助讀者回憶每章中表達的重要觀點。同時,每章末尾還提供了基于案例的應用問題,旨在幫助讀者應用與本領域趨勢相關的關鍵原則和實踐。
5.實用經驗分享。為教育技術專業學生尋找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提供了實踐方面的指導,同時為領域專業人員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建議。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 內容簡介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第四版)》為讀者描述了關于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IDT)的清晰畫面,探索了過去和現在影響該領域的以及那些可能在未來影響它的主題。
本書共分為十個部分。部分著重闡述了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定義和歷史。第二部分對傳統以及新近出現的教學設計模式進行審視。第三部分的主題是作為本領域基礎的學習與教學的理論和模式。第四部分討論了教學方案和項目的評價與管理。第五部分重點討論績效改進。第六部分描述IDT專業人員在不同工作背景下的任務,這些工作背景包括美國工商業、軍隊、衛生保健、K-12學校以及高等教育。第七部分著重于介紹如何謀取一個IDT職位并獲得成功。第八部分關注技術與學習的關系。第九部分審視了一些可改善教和學環境的模式、策略和戰術。后一部分探討了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當前趨勢。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 目錄
前言 部分 領域的定義和歷史
章如何描述你從事的領域:領域的定義和命名
第二章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歷史 第二部分 教學設計模式
第三章 基本教學設計模式的特點
第四章 持續接近模式和波紋環狀模式:ADDIE的備選模式
第五章 持續接近模式(SAM)詳察 第三部分 學習與教學的理論和模式
第六章 教學設計的心理學基礎
第七章 追求主動真實學習的建構主義
第八章 學習科學:由來及其對教學設計的意義
第九章 動機、意志力和績效 第四部分 教學方案和項目的評價與管理
第十章 教學設計中的評價:主要評價模式的對比
第十一章 衡量技術支持學習的投資回報率(ROI)
第十二章 學習分析簡介
第十三章 現場和虛擬項目管理 第五部分 績效改進
第十四章 人類績效改進的發展和演進
第十五章 績效支持
第十六章 非正式學習 第六部分 不同背景下的教學設計和技術
第十七章 工商業中的教學設計
第十八章 軍事教育和培訓環境中的教學設計機會
第十九章 衛生保健教育中的績效、教學和技術
第二十章 把技術整合進中小學及學前教育中
第二十一章 高等教育中的教學設計
第二十二章 歐洲的教學設計:趨勢和問題
第二十三章 亞洲的教學設計和技術:聚焦日本和韓國 第七部分 謀取IDT職位并取得成功
第二十四章 謀取教學設計職位:由個人經歷得出的經驗
第二十五章 績效顧問
第二十六章 投身教學設計和技術:對專業發展的建議 第八部分 技術與學習
第二十七章 數字化學習和教學設計
第二十八章 社交媒體和教學設計
第二十九章 移動學習
第三十章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涌現和設計
第三十一章 明智地使用豐富媒體 第九部分 教學策略
第三十二章 社會互賴理論和高質量學習經驗設計
第三十三章 優化:教學設計師可利用的游戲設計研究和實踐
第三十四章 問題導向學習:基本設計特征
第三十五章 保持真實:當代學習環境中真實性任務的好處 第十部分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當前議題
第三十六章 職業道德:適用于實踐的規則
第三十七章 多樣性與可獲取性
第三十八章 演進中的教育材料經濟學和開放教育資源:緊密結合教育的核心價值觀
第三十九章 變化中的設計概念 跋
作者簡介
索引
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 作者簡介
主編
羅伯特·A·瑞澤(Robert A. Reiser)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心理與學習系統系教學系統學專業負責人,曾獲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高教學獎項——杰出教學獎,2004年榮任教育學院“羅伯特·摩根講席教授”。曾擔任教育技術領域學術刊物《教育技術研究與開發》編委會成員長達17年;還成立了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的設計和開發獎項目,并擔任裁決委員會主席25年。曾擔任國際培訓、績效和教學標準委員會等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和公司的咨詢顧問。因其在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卓越貢獻,曾四度獲得AECT教學開發部頒發的杰出服務主席獎。
約翰·V·鄧普西(John V. Dempsey) 創新學習中心的創辦人和主任,曾是南阿拉巴馬大學教學設計和開發系的教授,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參與了多本著作的撰寫,有著豐富的教學設計經驗。主編
羅伯特·A·瑞澤(Robert A. Reiser)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心理與學習系統系教學系統學專業負責人,曾獲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高教學獎項——杰出教學獎,2004年榮任教育學院“羅伯特·摩根講席教授”。曾擔任教育技術領域學術刊物《教育技術研究與開發》編委會成員長達17年;還成立了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的設計和開發獎項目,并擔任裁決委員會主席25年。曾擔任國際培訓、績效和教學標準委員會等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和公司的咨詢顧問。因其在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卓越貢獻,曾四度獲得AECT教學開發部頒發的杰出服務主席獎。
約翰·V·鄧普西(John V. Dempsey) 創新學習中心的創辦人和主任,曾是南阿拉巴馬大學教學設計和開發系的教授,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參與了多本著作的撰寫,有著豐富的教學設計經驗。
譯者 王為杰,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化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學理論、教育信息化理論與方法。編著有《傳播心理學》、《教育技術學》;譯作有《教學設計與技術的趨勢和問題》(第二版)、“有效教學譯叢”(共五本)、《無限制的學習——下一代遠程教育》等;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內容涉及教育技術理論、遠程教育、教師教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