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新疆滋味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47519
- 條形碼:9787010247519 ; 978-7-01-02475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疆滋味 本書特色
于你而言,新疆是什么?是充滿神秘色彩的遠方、一碧萬頃的草原、飛沙揚礫的沙漠,還是魂牽夢繞卻相隔萬里的家鄉? “新疆滋味”又是什么?是隱匿于山間的美味、奔跑在草原上的牛羊、天山雪水灌溉的萬畝良田、街邊小店,還是巴扎夜市? 新疆,遠比你想象的更加豐富多彩。她是高山湖泊、魚羊成群的遼闊富饒,也是晝夜溫差賦予的甜蜜恩賜;是大漠孤煙、碧水草原的壯美瑰麗,也是西域與中原文化的完美交融。當然,讓新疆變得更加豐富的,是各民族的堅守與傳承,這才造就了真正的“新疆滋味”。 新疆滋味,跨越天山,穿過沙漠,潛進湖底,飛躍蒼穹,又藏匿于山林。 新疆滋味,誕生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流傳于文化之間的相互交融。 深邃奧妙的自然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是如何造就新疆滋味的呢?跟隨本書,探秘食材風物,溯源自然地理,品味生活百態,聚焦文化交融,體會新疆情誼!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是人類社會互動的基本特征之一。飲食是人類生存的保障,是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飲食文化是文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滋味》以飲食文化活動作為切入點,反映不同文化區域間的通融性,折射新疆社會發展狀況,非常貼切和真實。在久遠歷史中,多種文化互動與融合的存在是常態。新疆各民族一直處在文化互動、交融的生活環境中,頻繁交流、互相影響、互相接受。隨著飲食文化的商業化發展,許多美食融合發展,成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亮點。美食的融合發展體現出來的是飲食文化的碰撞、交匯、互動、交融。同時作為物質和文化符號的美食,表達著人們的感知和人際關系,驅使民族之間的差異與邊界變得模糊。透析同一背景下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通過美食交往、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相互學習,能夠促進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民族關系的和諧發展。
新疆滋味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大盤小膳”“面面俱到”“有米之炊”“魚羊為鮮”“秀色可餐”“流光溢彩”六章,以講述新疆各族人民“有滋有味”的生活故事的形式,全面且細致地介紹了新疆的特色美食,生動展現了新疆的民俗、美食文化,客觀反映出新疆各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以及新疆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與民族團結,有助于國內外讀者真實地了解新疆。
新疆滋味 目錄
前言
歡迎你到新疆來
**章
大盤小膳
大盤雞
椒麻雞
千變萬化的土豆
不變的辣椒
寬寬扁扁的皮帶面
第二章 面面俱到
拉條子
巴里坤蒸餅
炒小麥
塔巴馕
庫車馕
庫麥其
第三章 有米之炊
抓飯
酸奶粽子
古拜底埃和拜列西
米腸子和面肺子
新疆米粉
第四章 魚羊為鮮
柯爾克孜手抓羊肉
托克遜蒸羊肉
馕坑烤全羊
蘆草溝爆炒羊雜
羅布烤魚
第五章 秀色可餐
巴楚留香瓜
阿圖什無花果
英吉沙色買提杏
伊犁野蘋果
木納格葡萄
第六章 流光溢彩
奶茶
沙棘汁
格瓦斯
孢孜酒
烏蘇啤酒
附錄一
紀錄片《新疆滋味》導演筆記
附錄二
17道在家就能做的新疆菜
后記
新疆滋味,人生滋味
新疆滋味 作者簡介
庫爾班江·賽買提,維吾爾族,新疆和田人,中國傳媒大學影視攝影專業畢業,資深紀實攝影師,獨立制片人,導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一屆政協委員,北京“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2014年中國“年度優秀青年攝影師”,新疆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美國威廉·帕特森大學訪問學者;參與拍攝了《舌尖上的中國2》《自然的力量》《森林之歌》《絲路:重新開始的旅程》《時尚圈》《牦牛》等多部紀錄片。出版圖書《我從新疆來》《我到新疆去》《我從中國來:海外新疆人》。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