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二十四節氣 極簡輕蔬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583026
- 條形碼:9787564583026 ; 978-7-5645-8302-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二十四節氣 極簡輕蔬食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養生人群★ 素食養生 揭開素食慈濟醫院20年素食養生經的奧秘,集中醫師+營養師+廚師3大專業團隊的智慧,化作這一位“極簡”的家庭食療顧問! ★ 節氣精華 我國的節氣文化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并列入我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是受到全世界認可的、科學的傳統文化精髓。四時節氣不僅是農業生產的規律,也是植物、動物的生長作息規律,所以是適宜人們飲食起居和能量蘊化的節律! ★ 五色食材 春養肝吃綠,夏養心吃紅,秋養肺吃白,冬養腎吃黑,四季養脾吃黃,書末特贈“五色食材速查表”! ★ 創意做法 花樣百般的素食創意,讓粗糧不再“難吃”,讓蔬菜不再“乏味”,讓水果大“變身”,簡易上手,分分鐘學會! ★ 風雅菜圖 清新風雅的高清菜圖,銅版彩印,唯美入骨,入眼是畫,入口成詩!素食的優雅就在于內外靜心、靈臺清明,表里如一才是終極高端的生活格調。 ★ 貼心標注 每道菜的營養和養生原理——方便讀者邊吃邊懂 每道菜的營養成分表——供有糖尿病、高血壓、減重等特殊飲食需求的人群參考 每道菜的制作時長——方便根據時間充裕情況來選擇菜式 適讀群體:素食人群、養生人群、慢性病人群、美食愛好者
二十四節氣 極簡輕蔬食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團隊是一群在臺灣地區地區花蓮慈濟醫院工作了多年的專業醫療人員。花蓮慈濟醫院是一所佛教慈善團體經營的醫院,自成立二十余年來,從醫護員工餐到病人餐一直都采用素食,對于素食營養與健康有著十分精深的研究。本書便是將其多年來的素食心得匯集、打磨而成,通過中醫師、營養師和廚師的通力合作,從中、西醫理論的多元角度來探討節氣養生之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活動都與節氣密切相關,人體生長規律、五臟六腑的運作同樣收到節氣變化的影響,只有順時、借勢,才能獲得生生不息的自然能量。全書共分春季篇、夏季篇、秋季篇、冬季篇四個篇章,內容按照二十四節氣分類,仔細剖析了每個節氣的中醫養生經和營養需求,精辟解說應時的蔬果食材,并通過食療食譜讓養生從日常生活著手。食譜設計遵循特色的素食理念,以谷、蔬、果為主,加上些許調味,烹調不必大費周章,讓讀者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完成一道營養養生、色味俱佳的日常家庭料理。本書通用于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期冀全年四季常伴于讀者身邊,幫助讀者養成健康、靜心而從容的飲食習慣。
二十四節氣 極簡輕蔬食 目錄
春季篇...................................................001
春季是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季節,凜冽的寒冬之后,所有生物就像種子一般,準備萌發。但是萌發需要能量,適時增加飲食營養和應時食物,對于身體是大有裨益的。春季的飲食宜選用清淡溫和、扶助正氣、補益元氣、養益脾胃的食物。
{ 立春 } 公歷 2 月 3 日 ~5 日............................004
大地回暖,飲食宜清淡,少吃過于辛辣的食物
立春食材1 花椰菜/梅烤雙花...............................006
立春食材2 杏鮑菇/杏鮑菇雪菜寶盒 ........................008
立春食材3 花生/花生咖喱香蔬 ............................010
{ 雨水 } 公歷2月18日~20日..............................012
萬物生長的時機,宜多吃綠色食物,能有益肝氣
雨水食材1 春菜/春菜豆腐三明治 .........................014
雨水食材2 油菜花/油菜豆包海苔卷 .......................016
雨水食材3 豆干/香椿醬夾餅 .............................018
{ 驚蟄 } 公歷3月5日~7日................................020
應助益脾胃之氣,多吃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
驚蟄食材1 胡蘿卜/胡蘿卜豆香貝果 .......................022
驚蟄食材2 生菜/生菜腐皮卷 .............................024
驚蟄食材3 豆腐/香菜豆腐餛飩 ...........................026
{ 春分 } 公歷3月20日~22日..............................028
應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避寒性食物損脾胃
春分食材1 香菜/茄汁香菜卷 .............................030
春分食材2 春筍/涼拌春筍綜合沙拉 .......................032
春分食材3 黃豆芽/香絲如意 .............................034
{ 清明 } 公歷4月4日~6日................................036
隨著春天愈發旺盛,養生重點在于疏肝與調暢情志
清明食材1 菠菜/菠菜香菇湯 ..............................038
清明食材2 蘑菇/蘑菇豌豆炊飯 ............................040
清明食材3 桑葚/桑葚餅干 ................................042
{ 谷雨 } 公歷4月19日~21日..............................044
氣候普遍多潮濕,養生的重點是祛濕邪、保護脾胃
谷雨食材1 香椿芽/香椿佛手白菜 .........................046
谷雨食材2 薏米/薏芍養生糙米粥 .........................048
谷雨食材3 佛手瓜/佛手瓜蘿卜糕 .........................050
夏季篇....................................................053
夏季是萬物生長繁盛的季節,作息應作適量的戶外活動,心情保持愉悅少生氣,飲水補充流失的水分。利用清晨或傍晚適度運動流汗,能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代謝的廢物和暑氣。
{ 立夏 } 公歷5月5日~7日.................................056
天氣逐漸炎熱,肝氣漸弱心氣增加,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立夏食材1 蘆筍/豆腐團蘆筍 ..............................058
立夏食材2 魚香菜/魚香花式煎餅...........................060
立夏食材3 彩椒/彩椒姜黃鑲飯 ............................062
{ 小滿 } 公歷5月20日~22日...............................064
容易因濕熱交雜而煩躁不安,常吃清熱利濕的食物
小滿食材1 紅豆/紅豆奇亞籽凝凍 ..........................066
小滿食材2 冬瓜/姜黃冬瓜燒素火腿 ........................068
小滿食材3 大黃瓜/韓式大黃瓜泡菜 ........................070
{ 芒種 } 公歷6月5日~7日.................................072
宜攝取清熱、祛濕的食材,減緩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
芒種食材1 瓠瓜/百福起酥咸派 ............................074
芒種食材2 菠蘿/菠蘿素松 ................................076
芒種食材3 小黃瓜/黃金飛盤 ..............................078
{ 夏至 } 公歷6月20日~22日...............................080
冷食不可多食,應補足水分,養生著重于清熱袪火
夏至食材1 絲瓜/絲瓜鑲豆腐 ..............................082
夏至食材2 蓮子/蓮子紅藜磯邊燒 ..........................084
夏至食材3 紫菜/夏日米線佐紫菜酥 ........................086
{ 小暑 } 公歷 7 月 6 日 ~8 日..............................088
避免曝曬在高溫環境,養生宜開胃、除濕、助消化
小暑食材1 四季豆/川味四季豆拌醬 ........................090
小暑食材2 苦瓜/冰鎮味噌苦瓜豆腐 ........................092
小暑食材3 杧果/杧果水蜜桃豆奶 ..........................094
{ 大暑 } 公歷7月22日~24日...............................096
高溫的午后雷陣雨,適合吃降火氣、排濕氣的食材
大暑食材1 綠豆/綠豆寒天豆花 ............................098
大暑食材2 蓮藕/蓮藕蘋果汁...............................100
大暑食材3 西瓜/芝麻西瓜皮 ..............................102
秋季篇.....................................................105
秋季從生意盎然轉變為落葉蕭瑟,早睡早起可以保持神志的安寧,以緩和秋天肅殺氣氛對人體的影響。秋季的飲食應該要“收斂肺氣”,不適合吃太多辛辣、容易發散的食材,要吃酸味的蔬果幫助收斂肺氣,或多吃養陰生津的食物,以緩解秋燥。
{ 立秋 } 公歷 8 月 7 日 ~9 日..............................108
養生以保養及收藏為主,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宜
立秋食材1 糯米/肉桂蘋果糯米布丁 ........................110
立秋食材2 檸檬/檸檬黃瓜湯 ..............................112
立秋食材3 茄子/茄子寶盒 ................................114
{ 處暑 } 公歷 8 月 22 日 ~24 日............................116
暑熱如秋老虎,養生應防秋燥、祛濕、保陰氣
處暑食材1 黃花菜/黃花菜燴豆腐 ..........................118
處暑食材2 水梨/梨花似雪 ................................120
處暑食材3 荔枝/荔枝松餅糕 ..............................122
{ 白露 } 公歷 9 月 7 日 ~9 日..............................124
夜間由熱轉涼,日夜溫差變大,宜滋補養陰,忌進食過飽
白露食材1 秋葵/什錦豆腐燴秋葵...........................126
白露食材2 芋頭/芋香貝殼面...............................128
白露食材3 青木瓜/青木瓜煎餅.............................130
{ 秋分 } 公歷9月22日~24日...............................132
依循陰陽平衡的規律,宜攝取溫潤的食材
秋分食材1 扁豆/扁豆芝士脆餅.............................134
秋分食材2 南瓜/百葉南瓜燒...............................136
秋分食材3 柚子/冰皮柚香月餅.............................138
{ 寒露 } 公歷10月7日~9日................................140
深秋的調養以滋陰潤燥及增強免疫力食材為宜
寒露食材1 海帶/海絲意大利面.............................142
寒露食材2 核桃/核桃玉米花營養棒.........................144
寒露食材3 香蕉/香蕉鍋餅.................................146
{ 霜降 } 公歷10月23日~24日..............................148
露水凝結成霜,保養著重儲精氣,宜平補、忌暴食
霜降食材1 玉米/韓式玉米面疙瘩...........................150
霜降食材2 荸薺/脆炒三鮮 ................................152
霜降食材3 蘋果/果香炒飯.................................154
冬季篇.....................................................157
冬天宜早睡晚起,確保充足睡眠,讓體內的陽氣得以潛藏,才能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冬令進補仍以適當為原則,過與不及都不符合自然的規律,多聽些喜歡的音樂、適當運動,讓身心處于健康平穩的狀態,就能平安地度過冬天。
{ 立冬 } 公歷11月7日~8日................................160
溫差大,寒邪容易入侵,補冬補嘴空,宜滋補養生
立冬食材1 山藥/豆豉尖椒山藥.............................162
立冬食材2 銀耳/紫心銀耳露...............................164
立冬食材3 草莓/麻薏莓糯卷...............................166
{ 小雪 } 公歷11月21日~23日..............................168
晝短夜長,需減少精氣神的消耗,吃清火降氣的食物
小雪食材1 栗子/栗子松糕 ................................170
小雪食材2 芹菜/芹香烤蛇餅 ..............................172
小雪食材3 洛神花/洛神豆奶糕.............................174
{ 大雪 } 公歷12月6日~8日................................176
氣溫下降,宜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力,多吃蔬菜清血管
大雪食材1 猴頭菇/麻油猴頭菇粉絲.........................178
大雪食材2 白蘿卜/大根煮佐芥末...........................180
大雪食材3 大白菜/焗烤白菜意大利面.......................182
{ 冬至 } 公歷 12 月 21 日 ~23 日...........................184
陽氣弱陰氣盛,是調養體質的好時機,適補腎、強心
冬至食材1 老姜/老姜黑糖年糕.............................186
冬至食材2 香菇/鮮菇蛋...................................188
冬至食材3 黑木耳/桂圓黑白木耳飲.........................190
{ 小寒 } 公歷1月5日~7日.................................192
陰邪*盛的時期,心腎陽氣容易不足,宜食溫熱食物
小寒食材1 茼蒿/堅果醬拌茼蒿.............................194
小寒食材2 番茄/番茄年糕湯...............................196
小寒食材3 馬鈴薯/輕松可樂餅.............................198
{ 大寒 } 公歷1月19日~21日...............................200
宜早睡晚起,著重固腎氣養心氣,避免過度進補
大寒食材1 芥菜/綠野仙蹤 ................................202
大寒食材2 甘薯/甘薯布蕾 ................................204
大寒食材3 黑芝麻/黑芝麻醬炒面 ..........................206
二十四節氣 極簡輕蔬食 節選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個節氣,所謂“立春為啟,立冬為開”,代表一年之初始于立春,大地開始回暖,萬物生機蓬勃。南方亞熱帶地區氣溫回升,水汽豐沛,正是適合春耕的時節。 農民更會依據立春的天氣來預測這一年農作物的收成,“立春天氣晴,百物好收成”,意即立春當日若是晴天,便是一整年豐收的好兆頭。由此可見立春對于農業的重要意義。 《黃帝內經》中提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春天氣候轉暖和,天地間陽氣升發,萬物生長之際。中醫認為“春應在肝”,此時養生應以“肝氣升發舒暢得宜”為要務。 春季養生,首重養肝,而青色入肝經。春天飲食宜多吃綠色食物,例如花椰菜、芹菜、菠菜等。此外,配合當季食材如杏鮑菇、花生等辛溫甘潤之物,可滋補陽氣、養肝及脾胃。整體而言,立春飲食宜清淡,少吃過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燒烤的食物。 中醫師推薦養生食材 □ 花椰菜:味甘,性平。生食易脹氣。易腹瀉、腹脹、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建議烹煮后溫熱食用。 □ 菇類:屬于高嘌呤的食物,尿酸高或痛風患者建議限制或分量使用。 □ 花生:炒熟性溫,補益脾胃氣。但花生易受潮氧化變質,產生黃曲霉素而有致癌的風險,建議食用當季盛產的新鮮花生。 立春①花椰菜 花椰菜 超級食物之一的花椰菜,每100克熱量僅23大卡,維生素B族含量中上,維生素C有75毫克。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多酚及硫苷,宣稱是抗癌蔬菜之一。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蔬菜,須煮熟享用,烹煮過程可破壞致甲狀腺腫素。 梅烤雙花 準備時間 / 5 min 烹調時間 / 18 min 白花菜100 g 西藍花100 g 紫蘇梅果肉30 g 紫蘇梅汁20 mL 醬油膏10 g 砂糖10 g 1 白花菜、西藍花洗凈,放入滾水汆燙3 min后,撈起,擺盤,備用。 2 紫蘇梅果肉切碎,放入容器中,加入紫蘇梅汁、醬油膏、砂糖拌勻。 3 將做法2淋在混合花椰菜上面,外面包上一層鋁箔紙,移入烤箱以200 ℃烤約15 min,即可取出食用。 ﹝營養成分分析﹞ 每1份量100 g,本食譜含2份。 熱量(kcal) 148 脂肪(g) 0.3 反式脂肪(g) 0 糖(g) 10 蛋白質(g) 3.8 飽和脂肪(g) 0 碳水化合物(g) 40 鈉(mg) 683 ﹝營養師叮嚀﹞ 立春節氣,春回大地,乍暖還寒,飲食中的調理更顯重要,多吃當令蔬菜是養生的基本,花椰菜含較多的植物蛋白及植物性化學成分,可抗氧化而使癌細胞不易形成。 ﹝主廚叮嚀﹞ 烤花椰菜時,可先在上面包覆一層鋁箔紙,除了可以保留蔬菜水分之外,還可避免表面烤焦而產生致癌物。
二十四節氣 極簡輕蔬食 作者簡介
柯建新 曾任臺灣省佛教慈濟綜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慈濟大學學士后中醫學系助理教授,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兼任講師,中國醫藥大學(臺灣地區)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主要擅長針灸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 陳怡真 臺灣省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慈濟大學部定講師,東華大學咨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臺灣地區)學士后中醫學系醫學士,主要擅長中醫針灸科、中醫內科、中醫婦科。 童麗霞 臺灣省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慈濟科技大學五專部營養學實驗課程講師,花蓮縣營養師公會理事,中山醫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碩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