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西西弗神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6335
- 條形碼:9787100126335 ; 978-7-100-12633-5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西弗神話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中專院校師生《西西弗神話》是法國著名作家加繆的成名之作,自出版以來,一直發生著重要的影響。在這本語言簡樸的著作中,作者提出了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論題,即人生存在的荒謬感 。但加繆認為,荒謬并不會引出以自殺來結束在世生活的結果,相反,我們要像西西弗那樣,勇敢地面對這種荒謬。
西西弗神話 內容簡介
《西西弗神話》是法國著名作家加繆的一部重要的哲學論集,被人稱作是存在主義的封篇之作,它以如詩的語言,提出了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一個個命題,即人生存在的荒謬感。加繆在書中一層一層地剝離人生虛幻的外衣,將其荒謬的本質赤裸裸地揭露出來。然而荒謬不是絕望,因為看穿幸福的同時也就看穿了痛苦。對于西西弗來說,地獄死神都算不了什么,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類的激情和斗志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回到幾千年前的奧林匹斯山巔,你會見到滾石上山的西西弗正愉快地唱著歌兒,不知憂煩,不問明天。因此,加繆曾在獲獎演說中說他不信神,但他仍然崇拜一個圣徒,仍然要跪在一個圣徒面前祈禱,這個圣徒就是加繆筆下的西西弗。
西西弗神話 目錄
荒謬的推理
荒謬與自殺
荒謬的墻
哲學性的自殺
荒謬的自由
荒謬的人
唐璜主義
戲劇
征服
荒謬的創造
哲學的小說
基里洛夫
沒有未來的創造
西西弗神話
西西弗神話 節選
《西西弗神話/當代法國思想文化譯叢》: 世人也散發出非人的因素。在某些清醒的時刻,他們機械的動作,他們毫無意義的手勢使得他們周圍的一切變得荒謬起來。在玻璃隔板內有個人在打電話,我們聽不見他的聲音,但卻看見他毫無意義的動作:我們不禁會問他為什么活著。這種面對人本身的非人性所感到的不適,這種面對我們所是的形象感到的巨大失敗,這種被我們時代的某個作家①稱作“厭惡”的感情,同樣也是荒謬。我們某些時刻在鏡子里看到的陌生人,我們在自己拍的相片上看到的熟悉而又令人厭煩的兄弟,同樣還是荒謬。 *后,我轉到死亡以及我們對之的態度上來。對于這一點該說的都已說了,所以應該不再悲傷。然而,人們對如下一點永遠不會過于奇怪的:每個人都像無人“知道”死亡那樣生活。這是因為,在實際中并不存在死亡的經驗。從確切意義上講,只有被經歷的東西,只有被意識到的東西,才能成為被經驗的。我們只勉強能夠談論其他人的死亡經驗。這是一種替代,一種思想觀點,我們永遠不能過于相信它。這種通常的傷感是沒有感染力的。恐懼實際上來自事件的確定無疑的方面。如果時間使我們畏懼,那是因為它帶出了問題,結果隨之而來。在這里,至少在某一段時間內,有關靈魂的所有美好詞句都將要再次接受對立的考驗。靈魂從惰性的、拍擊已不再對之起作用的身體那里消失而去。遭遇的這種根本而又確定的一面就成為了荒謬感的內涵。在這命運的死亡之下,無用性顯現出來。在支配我的環境條件的殘酷的數學面前,任何一種道德、任何一種努力都不能先驗地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我再重復一遍:所有這一切都有人說過和不止一次地說過。我在此只不過是作一簡要的概括并且指出這些明顯的論題。這些論題幾乎出現在所有文學和哲學的著作中,它們也是日常談話必不可少的話題。根本不需再創造它們。然而,為了隨之能提出*重要的問題,我們應該確定這些事實。我再重復一遍,我感興趣的不是荒謬已發現的,而是荒謬的結果。如果人們確信這些事實,應該得出什么結論呢?應該走至何處以囊括全部應有的結論呢?是應該自愿去死,還是不顧一切地去希望?在此有必要預先在“理智”層面做同樣簡要的清理工作。 思想*初的活動就是區分真偽。然而,思想只要對自己進行反思,首先發現的就是矛盾。在這里想要有說服力是徒勞的。多少世紀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亞里士多德對此揭示得更清楚、更雄辯了:“可笑的是,這些意見的論斷往往是不攻自破的。因為斷定一切都是真的,我們就斷定了相反的論斷也是真的,因此,也就斷定了我們的論題的假(因為相反的論斷不允許它是真的)。如果有人說,一切都是假的,那這個論斷也是假的。如果有人宣稱,只有與我們的論斷相反的論斷是假的,或者只有我們的論斷才不是假的,那我們似乎就應該被迫承認有無窮多的真的或假的判斷。因為,做出一個真論斷的人同時在宣稱這個論斷是真的,以此類推直至無限。” 這個惡性循環是這樣一系列的**步,在這個系列中,關注自身的精神在一種令人眩暈的旋轉之中迷失了。這些悖論的簡單明了使得它們自己成為不可還原的。不管運用什么文字游戲和邏輯的技巧,理解首先就是去進行統一。精神*深刻的欲望,即使在其*復雜的活動中,也會與面對自己環境的人的潛意識感情相匯合:它是對親密友愛的要求,是對光明的渴求。對一個人來說,理解世界就是把它歸約到人類那里,給它打上人的烙印。貓的世界不是螞蟻的世界。“任何思想都是人格化的”,這個顯明的道理沒有其他含義。同樣,努力要理解世界的精神,只有當它把實在用思想的語言表達出來時,它才能夠感到滿意。如果人們承認世界自身也能夠去愛、去忍受痛苦的話,那就與世界和解了。如果思想在諸種現象的變化的鏡子中發現一些永恒的關系——這些關系能夠用同一原則概括這些現象并且能夠概括自我——我們就能夠談論精神的一種幸福,享受幸福的人們的神話只不過是對這的一種可笑的模仿。這種對統一的思念,這種對絕對的渴望表明著人類悲劇的重要運動。但這種思念是一個事實這一點并不意味著,思念應該立刻被滿足。如果通過越過欲望與成功的鴻溝,我們與巴門尼德一起斷定“一”的實在(不論是什么樣的“一”),我們就會陷入一種可笑的精神矛盾中去,這種精神斷定存在著總的統一并且是通過斷定自身的差別和多樣性來證明。而這種差別和多樣性是它聲稱要去解決的。這另一個惡性循環足以扼殺我們的希望。 ……
西西弗神話 作者簡介
阿爾貝??加繆,法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存在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話》、《反抗者》等。 譯者簡介: 杜小真,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法國哲學。主要著作:《薩特引論——一個絕望者的希望》、《自由與存在的重負》、《遙遠的目光》,主要譯作:《存在與虛無》(合譯)、《在期待中》等。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