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智創(chuàng)融合——跨學科活動設計與體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12679
- 條形碼:9787572012679 ; 978-7-5720-126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創(chuàng)融合——跨學科活動設計與體驗 本書特色
燃料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火箭是為了夢想拋棄自己。“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是我國航天科技的重大突破,從“大航海時代”到“大航天時代”,人類對未知空間的探索從未停止。 通過本書的閱讀,讓航天夢成為激發(fā)青少年奮進的力量,傳承我國老一輩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chuàng)新探索的精神,讓“中國紅”屹立星辰大海。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史的重大突破,然而深空探測依然存在著諸多未知與挑戰(zhàn),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攻克難關。同學們,中國航天的未來屬于你們!今日你們的一小步將成就明日航天一大步!——葉凱 從”大航海時代“到”大航天時代”,人類對于未知空間的探索從未停止。望能通過太空教育,讓航天夢成為激發(fā)青少年奮進的力量,傳承我國老一輩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chuàng)新探索的精神,讓中國紅屹立星辰大海!——董藍蔓
智創(chuàng)融合——跨學科活動設計與體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跨學科綜合性創(chuàng)智融合課程讀本,內容主要以中小學生生活中以"火星探測"為學習專題為案例,通過分析和思考,提高學生的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的能力,火星探測,目前是一個引起全人類關注的熱點。它指人類通過向火星發(fā)射空間探測器,對火星進行的科學探測活動。本書以"探索深空的人類視角""沖破大氣層的裝備競爭""留在火星上的地球印記"和"未來火星生活的展望"為題,為學生們設計了情境式跨學科活動,聚焦創(chuàng)新人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與探索、溝通與合作、付出與收獲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智創(chuàng)融合——跨學科活動設計與體驗 目錄
項目1 古人是怎樣解釋宇宙星空的
項目2 我們如何記錄星空
項目3 宇宙的邊界在哪里
項目4 “天眼”的前身是什么
項目5 宇宙在不斷“膨脹”嗎
項目6 地外“文明”會存在嗎
模塊二 沖破大氣層的裝備挑戰(zhàn)
項目7 你知道紙飛機中的空氣動力學原理嗎
項目8 離開動力裝置,飛行器仍能升空嗎
項目9 如何設計穿越大氣層的交通工具
項目10 飛行器的降落傘有什么用
項目11 怎樣用智能方法模擬環(huán)繞路線
項目12 神奇的透視眼
模塊三 留在太空上和地球印記
項目13 怎樣接收來自太空的中國之聲
項目14 中國北斗如何為人類導航
項目15 如何設計一座空間站
項目16 讓我們一起尋找外星生命吧
項目17 跨越星際的微生物
項目18 如何讓“祝融號”行穩(wěn)致遠呢
模塊四 未來火星上的生活暢想
項目19 預防“天外來客”的保護傘
項目20 怎樣建立火星“空調”的智能開關
項目21 如何為“火星運河”送去生命之源
項目22 “太空栽培”有何不同
項目23 點亮“火星之夜”的設想
項目24 讓我們建一座“地球村”吧
智創(chuàng)融合——跨學科活動設計與體驗 作者簡介
鄭思晨,中學特級教師,現(xiàn)任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副主任、上海市青少年科學教育協(xié)會理事長、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評審委員會特邀專家。曾榮獲全國優(yōu)秀科技輔導員、中國少兒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園丁獎、華東校外教育創(chuàng)新活動家、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園丁獎、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進獎、上海市科普教育創(chuàng)新獎等榮譽稱號。她領銜輔導的學生項目多次在全國乃至國際青少年科技大賽中獲獎,個人教科研成果在全國科技教師科研成果評比中獲獎10多項。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