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歷史上的教師教育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5762
- 條形碼:9787520395762 ; 978-7-5203-957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上的教師教育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梳理中國歷史上的教師教育思想,完全是從個體出發,而不是從整體考量,即從教育思想家個體的教師教育思想出發,而不是事先規劃出一個整體的寫作邏輯框架,以彰顯某種邏輯的完滿性。這樣做,感覺似乎會使整本書陷于片段和缺乏整體的邏輯性。
中國歷史上的教師教育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薈萃了中國歷史上十二位有名教育思想家,即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韓愈、柳宗元、朱熹、王夫之、蔡元培、梁啟超、陶行知和楊賢江的教師教育思想,呈現了他們對成為很好教師的基本觀點、基本思想,系統展示了他們對成為好教師的深刻思考和智慧。如孔子提倡仁智之師,孟子提倡行善之師,荀子提倡起偽之師,老子提倡無為之師,韓愈提倡道存之師,柳宗元提倡交以為師,朱熹提倡學問之師,王夫之提倡自明之師,蔡元培提倡研究之師,梁啟超提倡趣味之師,陶行知提倡行知之師,楊賢江提倡人生之師。
中國歷史上的教師教育思想研究 目錄
**節 孔子生平
第二節 為師之基:溫故知新
第三節 為師之道:學誨不厭
第四節 為師之要:身正正人
第五節 師生關系:無隱乎爾
第二章 孟子:性善之師
**節 孟子生平
第二節 為師之樂:育之英才
第三節 為師之患:好為人師
第四節 為師之教:不屑之教
第三章 荀子:起偽之師
**節 荀子生平
第二節 教師之用:隆禮起偽
第三節 教師之教:以善先人
第四節 教師修養:師術有四
第五節 師生關系:非師無師
第六節 教師語言:穆穆皇皇
第四章 老子:無為之師
**節 老子生平
第二節 師德修養:上善若水
第三節 師者之道:無為而為
第四節 師者之教:不言之教
第五章 韓愈:道存之師
**節 韓愈生平
第二節 教師作用:學必有師
第三節 教師任務:傳授解也
第四節 擇師標準:道存師存
第五節 師生關系:人無常師
第六章 柳宗元:交以為師
**節 柳宗元生平
第二節 尊師敬師:不師何成
第三節 為師之道:去名求實
第四節 師生關系:交以為師
第五節 教師修養:中焉可師
第七章 朱熹:學問之師
**節 朱熹生平
第二節 教師之教:不易之法
第三節 教師發展:格物窮理
第四節 教師之功:示始正終
第五節 師生關系:尊師重情
第八章 王夫之:自明之師
**節 王夫之生平
第二節 教師道德:恒其教事
第三節 教師素養:明人自明
第四節 教師之教:教不俯從
第九章 蔡元培:研究之師
**節 蔡元培生平
第二節 教師道德:崇高品格
第三節 教師培養:抱定宗旨
第四節 教師素養:研究求知
第十章 梁啟超:趣味之師
**節 梁啟超生平
第二節 為師之責:教人做人
第三節 為師之能:教育趣味
第四節 為師之教:道術之導
第五節 師生關系:生命合一
第十一章 陶行知:行知之師
**節 陶行知生平
第二節 教師道德:自重奉獻
第三節 教師培養:立人興邦
第四節 教師職責:教人變活
第五節 教師素養:創造學習
第六節 師生關系:共同生活
第十二章 楊賢江:人生之師
**節 楊賢江生平
第二節 教師屬性:被支配者
第三節 教師責任:改造人心
第四節 教師素養:準備自己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歷史上的教師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謝延龍,1973年生,教育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現供職于寧夏大學教育學院,主要從事教師教育和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先后出版學術著作4部,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頌。專著《在通往語言途中的教育:語言論教育論綱》獲寧夏第十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專著《教育質量論:一種原理性探尋》獲寧夏第二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