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財富道義:大學籌款的倫理考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5194
- 條形碼:9787520725194 ; 978-7-5207-251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富道義:大學籌款的倫理考量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校學生和老師,以及關注教育的大眾讀者1.耶魯大學奉還2000萬美元; 2.LES捐贈風波; 3.清華大學“真維斯”樓事件; 4.“功利論”還是“道義論”? 在倫理與利益的沖突中,如何維護大學精神和規避風險?
財富道義:大學籌款的倫理考量 內容簡介
高等教育是一項典型的資源依賴型事業,隨著高等教育系統及其功能的日趨復雜以及大學發展戰略的日益恢弘,現代大學對辦學經費和其他外部資源依賴程度顯著增加,吸納和利用社會資助已成為各國高等院校的常態做法。但高校管理者必須清晰地認識到社會籌資是一把“雙刃劍”,符合倫理的籌資行為自然能為大學拓展更為廣闊的資源渠道,但忽視倫理道德規范也必然為大學帶來威脅和損失,將大學陷于倫理沖突和治理風險乃至輿情危機。 本作基于倫理學和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大學籌資實踐必須在相應倫理規范的指導下進行。在倫理與利益的沖突中,做出理性抉擇從而趨利避害,維護大學精神和規避風險。通過構建大學籌資應當遵循的價值體系,為促進大學籌資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德性基礎。
財富道義:大學籌款的倫理考量 目錄
目 錄
前言
**章 緒 論
(一)經費不足制約大學可持續發展
(二)經費渠道多元化是應對挑戰的趨勢
(三)我國大學社會籌資發展迅猛
(四)倫理問題困擾大學籌資者
第二章 大學籌資的倫理訴求
(一)倫理及倫理學的起源
(二)倫理學應用的發展
(三)倫理在大學籌資中的功用
(四)相關理論
(五)大學籌資中外研究動態
(六)中外大學籌資現實倫理實例
案例1:耶魯大學奉還2000萬美元
案例2:LES捐贈風波
案例3:清華大學“真維斯”樓事件
第三章 大學籌資的倫理標準
(一)大學籌資倫理標準的哲學基礎
?? 一元道德論的局限性
?? 道德相對論——對一元道德論的超越
(二)大學籌資倫理標準產生的社會背景
(三)大學籌資倫理標準的一般內容
(四)大學籌資倫理標準的價值追求
?? 守望大學精神
?? 規范籌資人和資助人行為
?? 協調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
?? 擴大籌資效益
(五)大學籌資倫理標準確立的原則
?? 平衡原則
?? 大學自治原則
?? 超越邊界原則
?? 發展原則
第四章 大學籌資倫理的建構與路徑選擇
(一)大學籌資倫建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大學籌資的倫理使命
?? 大學籌資的目的正當
?? 大學籌資的程序正當
?? 大學籌資用途的正當
?? 大學籌資的管理正當
?? 大學籌資的致謝方式正當
(三)大學籌資倫理建構的路徑選擇
?? 理論層面的路徑選擇
?? 實踐層面的路徑選擇
(四)大學籌資倫理的技術保障
?? 對籌資主體的倫理保障
?? 對籌資客體的倫理保障
?? 對直接受益人的倫理保障
?? 對間接受益人的倫理保障
第五章 國際視野下大學籌資倫理探究
(一)美國大學的籌資倫理
?? 美國大學的籌資歷程
?? 美國大學的籌資倫理
?? 美國大學籌資倫理的成因
(二)英國大學的籌資倫理
?? 英國慈善治理之路
?? 英國大學籌資之路
?? 英國大學的籌資客體
?? 英國大學籌資的倫理問題
?? 英國大學籌資倫理的成因
(三)澳大利亞大學籌資倫理
?? 澳大利亞的慈善歷程
?? 澳大利亞的籌資管理
?? 澳大利亞大學經費來源的變化
?? 澳大利亞大學籌資倫理現狀
第六章 籌資倫理對我國大學基金會治理的啟示
(一)我國大學經費多元化的趨勢
(二)我國大學基金會治理現狀
(三)影響我國大學籌資的倫理因素
(四)我國大學籌資倫理建設的緊迫性
(五)我國大學基金會籌資倫理建設方向
(六)對我國大學基金會籌資實踐的啟示
第七章 反思與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
結束語
附錄:國外大學籌資倫理規范
美國大學的籌資倫理規范
英國大學的籌資倫理規范
澳大利亞大學的籌資倫理規范
參考文獻
后記
財富道義:大學籌款的倫理考量 節選
高等教育是一項典型的資源依賴型事業,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經費充足與否不僅直接關系到大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能否順利實現,決定著大學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甚至已成為關乎大學某些學科生死存亡的核心要素。隨著高等教育系統及其功能的日趨復雜以及大學發展戰略的日益恢弘,現代大學對辦學經費和其他外部資源依賴程度顯著增加。故此,可以說財政問題已成為當今大學運行首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否則就無增效可言。就全球范圍來看,由于高等教育成本的上升、高等教育大眾化浪潮以及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激烈競逐的現實,致使目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情形是經費處于短缺乃至危機之中。 在此背景下,如何獲取充裕的財政維持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各國大學共同面臨的挑戰。當前,世界公立大學大部分經費來自政府的建設和專項撥款。但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國家財政政策調整和高等教育改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性撥款已很難適應日益膨脹的高等教育規模與大學自身的深刻變革。為此,吸納和利用社會資助已成為美國、歐洲乃至日本等國家公、私立大學的常態做法。比相較而言,我國高等院校社會籌資起步較晚,水平也較低,但依托社會各方力量促進高等教育發展已寫進我國教育規劃綱要并在高校管理者和學術界達成了共識。年度大學捐贈的統計數據也顯示我國高等教育社會捐贈額度屢創新高,突顯了高校籌資潛藏的巨大潛力。 倫理關系是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關系,對人們各類社會活動發揮著德性調節作用。在高等教育領域,由于大學的學術性和公共性特征,需要在資源拓展中對不當利益和不當行為加以限制,以維護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與崇善精神。高校管理者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大學社會籌資是一把“雙刃劍”,符合倫理的籌資行為自然能為大學拓展更為廣闊的資源渠道,但忽視倫理道德規范也必然為大學帶來威脅和損失,將大學陷于倫理沖突和治理風險乃至輿情危機,在國內外大學籌資實踐中,因違背倫理規范、侵害大學精神的案例時而見于媒體報端。大學籌資是遵循“功利論”的倫理理念還是以“道義論”作為實踐指導?如何恰當維持與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有效化解倫理沖突和規避倫理風險都是大學籌資難以回避的現實挑戰。畢竟,大學籌資只有建立在倫理和規范的基石之上才能產生正當價值。 本作基于倫理學和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大學籌資實踐必須在相應倫理規范的指導下進行。在倫理與利益的沖突中,做出理性抉擇從而趨利避害,維護大學精神和規避風險。通過構建大學籌資應當遵循的價值體系,為促進大學籌資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德性基礎。
財富道義:大學籌款的倫理考量 作者簡介
李慶成 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墨爾本大學馬丁高等教育領導與管理研究院訪問博士,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就職于青島科技大學發展規劃處(高教研究所),現任教于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安徽省哲社項目各一項,參與國家社科一項,在國內學術刊物上圍繞高等教育社會籌資發表論文多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