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們為何無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9585
- 條形碼:9787544789585 ; 978-7-5447-8958-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為何無聊 本書特色
1、先鋒心理學家15年研究心血之作,中文版還未面世就已得到高度關注。詹姆斯·丹克特實驗室專研無聊心理學已15年,是該領域Z活躍的研究者之一。本書英文版出版后即得到國內關注,《三聯生活周刊》、果殼、利維坦等都進行了專題報道或介紹。2021年9月,詹姆斯·丹克特還登上一席講臺,成為第869位講者,講述無聊的秘密。 2、怪趣心理學實驗,聞所未聞的數據,顛覆認知的發現。一名工人的無聊時刻,帶來了蒸汽機的重大進步?更容易無聊的人也更容易自戀?無聊,并不是徹頭徹尾的壞事?各種Z新的心理學實驗與統計數據,揭開無聊的真相與本質,打破我們關于無聊的陳舊認知。 3、一部集成之作,一場科學發現與人文思想的自由對話。橫跨心理學各個分支,兼論哲學、文學與藝術,通俗易懂,簡明易讀。 4、既是輕松的科學讀本,又是深刻的生活指南。解決無聊,從認識無聊開始,以權威的科學數據,再加哲學思索與心理學方法,本書教給我們應對無聊的組合方案。每個被手機圍困、被科技催生出信息焦慮的現代人,都有必要讀一讀這本書,傾聽無聊背后的聲音,與無聊斷舍離。
我們為何無聊 內容簡介
《我們為何無聊》是一部突破之作,它開創性地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解剖無聊這種定義模糊的感覺。無聊是什么?怠惰、茫然,還是焦躁、不安?是哪些外部和內部因素讓我們感到無聊?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無聊?無聊已變成新時代的流行病了嗎?無聊傾向和體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間有沒有關系?如果說無聊是一個信號,那么它在提醒我們什么?而我們,又應該如何反應,才能不掉進惡性循環?從無聊的歷史和含義,到無聊在不同年齡層、不同環境中的不同表現,再到無聊的成因與機制、無聊的反義詞和流行化,本書為我們提供關于無聊的科學認知,然后給出無聊的解法。在漸趨短平快的時代,社交媒體的信息流與短視頻并非驅散無聊的解藥,相反,它們更容易讓我們困在一個永不停歇、沒有目的的倉鼠輪中。無聊是對意義、投入感和能動性的召喚,如何回應這一召喚,才是良方所在。從正確認識外部環境與內部動機,到如何在信息過載的時代里,創造意義、建立心流,本書給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溫和而不說教,帶領我們科學應對無聊。
我們為何無聊 目錄
第①章 無聊的別名
第二章 “剛剛好”原則
第三章 改變的動力
第四章 人生階段
第五章 間接經驗
第六章 極端環境中的無聊
第七章 找尋意義
第八章 正在形成的流行病
第九章 順其自然
結 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致謝
索引
我們為何無聊 作者簡介
詹姆斯·丹克特(James Danckert),心理學家,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曾獲選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首席科學家、加拿大滑鐵盧地區“四十歲以下四十人”。在大學攻讀臨床神經心理學時,丹克特觀察到,自己的兄長在發生車禍導致腦損傷后,相比之前更容易感到無聊,這激發了他對無聊的研究興趣。此后,他創辦了丹克特實驗室,專研無聊及心智模型,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有重大突破。 約翰·D. 伊斯特伍德(John D. Eastwood),臨床心理學家,約克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臨床心理學以及情緒與認知科學方面的研究,曾獲加拿大安大略心理學協會哈維·布魯克獎、加拿大總理卓越研究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